訪客留言
choushenan@gmail.com

2010年8月15日 星期日

李天祿百年展 見證布袋戲興衰
(國語日報2010/8/15)
 
報導/趙瑜婷

布袋戲臺上,小旦對鏡梳髮,眼神隨手勢而流轉,不言不語中盡是婉約;另一角落的景像,更讓人驚奇,老生抽著菸筒在乘涼,不一會兒,從它沒牙的嘴巴裡哈出白煙,一副愜意享受的模樣。戲演完,一個法國小男孩立刻衝到後臺,好奇的問:「小老人在哪兒?為什麼會變出煙來?」

這是李天祿當年率領「亦宛然」劇團到國外演出的情景,隨行的「弘宛然」團長吳榮昌回憶,這個小朋友以為老生像西方戲偶一樣,身體藏有複雜機關,拚命的想找出來。實際上,戲偶喉嚨只接了一根管子,由工作人員幫忙抽菸而已。

六○年代末,李天祿封箱,結束職業演出,卻展開國際文化交流的新里程。他教外國學生布袋戲,並到各國巡演,細膩、傳神的偶戲造成轟動,讓布袋戲從國外紅回國內,臺灣人更驚醒,「連外國人都這麼重視,我們不能坐視它消失。」

在這之前,由於電視興起,布袋戲沒落,但社會沒有警覺心。傳藝學者江武昌認為,李天祿偶戲在國際曝光,讓民眾反思並積極保存這項本土劇種,開始了解偶戲口白、操演及雕刻等藝術價值。

李天祿後來跨界電影表演,促使大家注意這位布袋戲演師的群眾魅力,來自於他豐富的生活經驗。吳榮昌最愛聽李天祿講戲班故事,他年少在北部山區巡演,因地勢崎嶇交通艱辛,有次為趕場,只能走鐵軌抄捷徑,沒想到火車出現,但鐵軌下是河流無法跳脫,只得拚命跑給火車追。

李天祿講話風趣,他曾說戲班道具多,有時要用火車托運,當時沒有箱子,用棉被捆一捆就丟上火車,卻發生戲臺上座運到瑞芳,下座跑到雙溪的糗事。山路彎窄,有時還會有兩個戲班卡車會車,差點翻落山谷的驚險畫面。

江武昌說,李天祿年少在山區巡演磨鍊技藝;日治時期,為生存演皇民戲;戰後引進北管和京劇豐富布袋戲。他的一生投射出臺灣近代史變遷,但這些文化內蘊有如他瘦弱的身軀正一點一點消失,不過,他的獨特氣質,讓大家重新尋找臺灣的本土價值。

「李天祿是心胸開放,充滿藝術涵養的人。」江武昌說,李天祿不局限布袋戲專業,一直有學習的心,他會帶學生看歌仔戲、京劇,甚至現代舞臺劇,讓藝術養分融入技藝中。他也首度在偶戲中加入北管和京劇等鏗鏘有力的音樂,讓偶戲節奏加快,變得更精采好看。

李天祿不斷創新,以往戲臺由外的單一打光,容易造成戲偶留下陰影,看不清楚,於是他將戲臺內挖洞再加頂光,讓戲偶更立體。有次看完法國默劇大師馬歇馬叟的演出後,他創作默劇布袋戲《巧遇姻緣》,讓聽不懂閩南語的觀眾,也能透過唯妙唯肖的戲偶神韻,了解布袋戲藝術。

李天祿也積極投入傳承,他在臺北縣莒光國小成立全國第一個兒童布袋戲團,「山宛然」團長黃武山回憶當初看到李天祿的震撼:「師祖空手示範,沒有拿戲偶,每根手指卻都像角色一樣在說話。」從前學偶戲都是師徒制,師傅不主動教,而是弟子在旁默默學習,如今教學生,教法勢必要改變。「亦宛然」團隊將偶戲口白和動作系統化,且趣味化,才能吸引兒童學習,例如,把戲偶內裡透明化,讓學生明瞭手指和動作的對應。

現代兒童被認為不耐磨鍊,但臺北縣三芝國中學生張家銘卻顛覆這個印象。他是李天祿的外曾孫,從小耳濡目染愛上布袋戲,他看錄影帶自學,加上外祖父李傳燦指導,小小年紀頗有架式,有許多外場演出經驗。特別的是,即使時間不夠,他仍堅持演完整齣戲,有時媒體要求擺幾個戲偶動作拍照,也堅持要打完整套拳路才結束,從他對傳統的堅持中,彷彿也看到李天祿的奮鬥身影。

圖說:《少林寺》是李天祿最受歡迎的劇碼,戲偶被劇團珍藏。攝影/陳壁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