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客留言
choushenan@gmail.com

2010年8月9日 星期一

流行文化的挑戰~范恩惠(音契樂訊第43期2007年1-2月)



蒙召去改變流行文化,絕對是今天基督徒所面對最困難的挑戰之一。
現代的傳播科技,流行文化無所不在。透過廣告、錄音帶、CD、廿四小時在無數的電視頻道上、收音機、電影、雜誌、電腦遊戲、電玩遊樂場、網路、捷運公車的電視、計程車的音響入侵到每個人的生活中,沒有人可以逃脫它的魔掌。充斥的流行文化【塑造我們的品味、語言和價值觀】。將自己暴露在不道德的內容中,是一件危險的事。卻只有極少數的人了解流行文化的形式同樣影響了我們。--不僅是它說了什麼【What】,同時也包括了它怎麼說【How】。這就是教育家麥克魯漢的名言【媒介即信息】。
什麼是【媒介即信息】? 了解這句話最好的方式就是將流行文化與高等文化做比較:
高等文化:例如交響樂、十四行詩都有複雜的結構。它挑戰我們,必需花力氣才能了解,必需先學習才懂得怎麼欣賞。因此課堂上我們要唸莎士比亞的作品,要聽莫札特的作品的原因。
流行文化:有誰需要上課了解瑪丹娜?有誰研讀連續劇入門?或是愛情小說?
.流行文化不需要任何智力訓練或努力,他們竭力避免觀眾花力氣。
.流行文化刻意簡單、具娛樂效果、容易了解、提供立時的滿足。
.它用易記的台詞、強行闖入的音樂、煽動的視覺效果抓住我們的注意力,全部的設計都是為了跳過心智,直接訴諸我們的感覺和情緒。
.流行文化鼓勵一種對生活不加反省的情緒性反應,不是有紀律的思考和分析。
.暢銷書和電視節目經常以某種公式寫成,其中是可預測的情節、刻板人物,我們全知道將發生什麼事,隨著劇情前進,不用想太多,這是心靈的棉花糖。
.如果飲食均衡,吃一點棉花糖沒問題;若是一直吃垃圾食物,不但會失去對健康食物的胃口,健康上就危險了。吃心理上的棉花糖,更加危險。
.不但容易上癮,也摧毀我們對豐富文化的品味。 流行音樂破壞了我們的能力,讓我們無法處理更具【挑戰性的精神任務】。
.將焦點放在【立即的經驗】上,它腐蝕了需要【持久專注力】的技巧。藉由提供輕鬆消費和情緒滿足,它使我們不再分析所看、所聽的一切。
.尼爾.波斯曼(Nei Postman)在《娛樂致死》說:我們必須了解,不同的媒體形式,會促進不同的心智發展。例如讀一本書,其敘述方式是一行一行的伸展出去,這訓練我們一致的、線性的、理性的思考過程。
.電視媒體卻是將複雜的事件簡化為快速移動的影像,塑造了我們短暫的注意力、支離破碎的思緒,以及情緒性的反應。
.流行文化像麻醉劑:長期下來,會實際傷害到大腦的思考能力。
流行文化對靈性的衝擊:
專注於靈性領域,所需要的技巧和靈敏度,與流行文化的輕易分心完全不同。研讀神的話語,需要精神的專注和訓練。禱告和默想需要記憶力,並把日常生活的噪音關在心門之外。因為流行文化(甚至是基督教的流行版本)可能都會侵蝕健壯靈性生活所需的技巧和訓練。
十誡的第二條:不可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做什麼形象。波斯曼說【在倫理的規範中,為何包含這一條命令?】【除非它的作者假設,在人類溝通的形式和文化的實質之間,具有某種關連】換句話說,文化的溝通形式是塑造人們思考方式的主要影響力--包括了他們思考神的方式。
它會帶來簡化的靈性生活,林前十章23節說的【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處】我們可以享受文化的【垃圾食物】,只要我們訓練自己懂得如何選擇、不落入逃避主義、不分心,並設下限制,免得被流行文化的感性塑造了我們的品格。
檢視流行文化背後的世界觀,首先要找出流行文化的定義。
˙流行文化是大量製造和標準化的產品,是根據市場調查打造出來的,而不是出於人們經驗的即興表達。
˙流行文化沒有任何民俗、民族的根源。
邁爾斯用烹調來比擬文化:
民俗文化好像俄國的羅宋湯、德國香腸、挪威的雪魚膠。
流行文化則像速食:加了很多鹽巴、糖、人工色素和調味料,看起來很吸引人、口味很重,但沒有真正的營養。
流行文化的形式是從哪裡來的?
當科學被膏抹成為唯一通往真理的途徑時,藝術被降級為主觀的幻想。藝術家的防衛態度就創造出一種哲學,把藝術最終便成了顛覆的工具,對傳統社會嗤之以鼻的方法。這種新哲學取得了優勢,因著向主流價值觀持續的攻擊,他們逐漸發展出對褻瀆和乖張的狂熱喜好,進而催生了歌頌死亡和暴力的歌曲。
這種世界觀改變的結果,藝術開始擁護每樣反對文明和科學的東西:
1.置情感於理性之上
2.直覺於邏輯推論之上
3.感覺在思考之上
4.原始主義在文明之上
.許多英國樂團刻意創作表達這種哲學的音樂,將藝術家形容為浪漫英雄,打碎了既有的文化,以創造一個新文化。如搖滾樂的全部能量:連續敲打的拍子、尖叫聲、奇異造型-都刻意要迴避人的心智,直接訴諸感覺和情感。 人類將擁有:1.道德自由2.情緒解放3.動物般的精力4.強烈的情感
.這就是基督徒為何必須學習分析流行樂的內容、分析藝術形式的本身、了解其表達的模式為何。
.基督教流行文化的危險在於可能模仿了主流(流行)文化的風格,卻只改變內容而已。音樂市場充斥著基督教的搖滾樂和饒舌歌、基督教的藍調和爵士樂、基督教的重金屬音樂.我們必須自問,我們創造了真正的基督教文化嗎?或者我們只是創造了一個以基督教做幌子的平行文化?我們不過只是將基督教的內容強加在既存的形式上嗎?(流行文化)如:群的影片,被時代雜誌影評批判:【煽動的影像充斥螢幕!在一個精力旺盛、重音不斷的搖滾節拍中,女人的聲音急促的、誘惑的訴說著一個佔有和拯救的故事。】實際上,它超寫實的風格,已經淹沒了影片中所有的聖經教導。【媒體凌駕在信息之上】影評的批評。當我們創造基督教流行文化時,必須小心,不要只是簡單的將基督教內容插入目前市場上任何風格而已。我們應該培養專屬基督教的東西。學習分辨各種不同藝術形式所表達的世界觀,加以評論。並創造出更有特色,不受世俗羈絆的基督教文化。
如何扭轉流行文化?
就是把藝術與真理聯結在一起。
˙救贖流行文化的第一步:創造以聖經觀點為基礎的藝術。
˙其次開始訓練我們的個人習慣,對流行文化最糟糕的部份說不。
流行文化深深的地滲透進我們的家庭、學校、教會,我們必須開始控制它。
.克服平庸最好的方法,是創造一些更好的東西。
保羅在腓立比書四章8節:凡是真實的、可敬的、公義的、清潔的、可愛的、有美名的,若有什麼德性、若有什麼稱讚,這些事你們都要思念。他說的原則沒有僅限於屬靈事物,而是任何美好的事物。
.保羅在告訴我們應該培養愛好高級事物的品味: 那些挑戰我們心靈、深化我們品格,並可以培養我們追求卓越的事物--其中包括了我們聽的音樂、閱讀的書報雜誌、看的電影,以及我們使用的敬拜形式。例如:史蒂芬.史匹柏的【拯救雷恩大兵、辛德勒的名單】,早期的【火戰車、簡愛】等。
最後要成為流行文化的救贖力量,必須鼓勵基督徒超越批評的層次,開始進入創造的層次。
魯益師說:我們不是需要更多基督教的小書,而是更多基督徒以他們的基督教才華,寫關於其他主題的書。
如果市場上最好的流行音樂是基督徒音樂家創作的。將會發生什麼事?
如果書店裡最暢銷的書是基督徒作家寫的,又會如何?
如果最好的電視節目婉約地傳遞了基督教的世界觀呢?非信徒很快的看見基督教不是與生活分割,叫做【宗教】的東西,而是一種活生生的世界觀,使他們所關心的一切事物都變得更為美好。
◎內容節錄校園出版社"世界觀的故事第四十四章魔鬼擁有好音樂"承蒙允諾轉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