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客留言
choushenan@gmail.com

2010年9月18日 星期六


德國威瑪的基礎媒體素養教育
【作者/公共電視記者 周傳久】
媒體素養教育電子報第十一期 / 台灣立報2010/4/21
媒體素養教育引進國內時,學者專家常聚焦於批評電視節目搞笑脫序與刻板印象,後來進化為電視媒體製作的鏡頭聲光基本認識,再來則更細部討論意識型態等,其努力可見軌跡亦應受肯定。
然而隨著媒體多樣發展以及相關領域專家逐漸注意到聲光刺激未必只有電視一種來源,以及教學技術層面要如何讓學習者深化認知,於是有更多更基礎的教案,而且重視做中學,德國威瑪的小學正是一例。
威瑪號稱德國文化首都,街頭有許多文化資源和景觀,包括市政廳、哥德故居還有著名的建築,也有傳統馬車穿梭,特別的鐘聲等。這些環境景觀與聲音每天對某些人或許習以為常的存在,但對還在探索世界的小學生來說,成了絕佳的視聽素養學習資源。
小學老師帶同學上街,和煦陽光綠蔭草地之間追逐馬車,小朋友戴著耳機拿麥克風收馬車踢踏之聲,感受到聲音的大小遠近與音質差異,並練習操控機器。這些動作和電視台採訪的收音人員本質上是相似的動作。接著同學們又到花園的砂石走道一起用鞋摩擦砂石地發出沙沙的聲音,這裡沒有人嫌他們也沒有破壞環境,他們在其中用聽覺分辨環境,遠遠的市政廳傳來齊鳴鐘聲,這都是威瑪的一部分。其他地方還有更多聲音等待他們探索,如市場喧囂以及吱吱作響的烤香腸油滴入火聲音。
同一時間另一組五位同學正在沿街拍攝照片,記錄他看到的世界以及老師指定的作業,因為這些照片收集後要與另一組收集的聲音在後製間一起組合,同學拿這些素材隨個人詮釋和創造呈現不同的成品。第二天,昨日分到收音組的和拍攝組的再交換實施,看看有什麼不同。這種分組是跨年級進行,八歲九歲十一歲的都有,大家一路學習彼此溝通討論和理解別人的看法。身為旁觀者,就只看到一群小朋友快樂的穿梭街頭,還有的一溜煙爬到行道樹上,老師則隨時尾隨同學以便隨時協助同學對機器的疑問,但基本上是同學們自己合作處理。好像沒看到老師怕學生弄壞機器而在一旁緊盯的樣子。大家都很自在,好像一起經驗一次新的體驗。
這樣一上午,他們不但上了學校的課,也對威瑪更有感覺。才小學就不斷得到訓練,感覺聲光也學習選擇,認識何謂品味和媒體成品基本元素與如何而來。從這個例子來看,至少有幾個線索值得思考:一、務實:隨多媒體時代來臨,媒體素養面對的「假想敵」早已不只電視,雖然電視依然影響力大,但強化基礎媒體素養可以從電視製作退回環境聲光開始,這樣具更廣的適用性。二、深刻:運用身邊環境結合媒體素養教學,既能善用資源又無形中幫助學習者對環境更有敏感度。三、自主:讓同學自用器材接觸環境元素,這種主動學習的方式既認識器材技術,又在實作過程了解何謂媒體真實和社會真實。四、品味:透過討論選擇和再創造,認識原料和成品的關係,對於不同元素重組的意義有賞析能力,並提昇包容多元的潛質。
現在許多學校的硬體不斷更新,政府為充實教學資源不惜重金持續投入,至少就我所看到的,不論都市裡的還是原著民鄉鎮都是如此,而有些常得到幫助的明星偏遠學校的同學手拿的手機相機更是老師不及。我們如能學會怎麼去用能幫助大家提昇媒體素養,可能比只是擁有更有價值,威瑪也許是個例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