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客留言
choushenan@gmail.com

2011年6月16日 星期四

評論/為何會考? 誰讓孩子不見天日

【聯合報╱張庭肇/準高中生(新竹市)】

我,一個準高中生,就是那種每天悠閒地在家裡看別人笑話的畢業生。聽說教育部宣布,要推出一件相當有「開創性」的國三「會考」政策。

我很好奇這個政策的目的何在?

仔細推敲,會發現,真正的問題,在整個大環節裡,最大的問題就是家長了。

似乎總是有家長,很擔心小孩,擔心小孩吃不好(晚上只能在補習班吃六十塊的便當)、睡不著(每天跟時鐘比賽誰先撐到明天)、學不妙(只會應付考試而忽略了生活與未來),於是希望一些變革,讓可憐的小孩,在幸福中學習,在快樂中成長。

所以他們希望不要大考。

但採計在校成績,他們怕成績不公,老師偏心沒長眼,且這樣會變得每個考試都很重要(所以是否他們的小孩現在是隨便應付些段考和小考?),這樣會讓國一和國二的生活品質也向下淪陷(所以是否他們的小孩國一國二都過著跟幼稚園一樣無憂無慮的生活?)

答案絕對是否定的。有超過一半以上的家長,仍然重視小孩的每一個成績、每一項才藝;有超過一半的家長,讓小孩過著不見天日的生活。

所以他們不要採計在校成績,只因為他們自己很清楚,採計在校成績得到好處,會被他們自己給吸收掉了。

家長只會說自己小孩多可憐,但是卻不重視小孩的需求,只希望遵循自己鋪好的路走;卻沒有去傾聽自己的小孩到底需什麼?他們忘了自己是誰,忘了自己該做什麼,忘了自己存在的目的。

我讀了三年國中,我經歷過部分人所謂的三年人間煉獄的生活。在這三年,如何生活,如何學習,我很清楚(比那些關心小孩的家長清楚多了),而且我自己付諸實行。

我的國一和國二生活其實很輕鬆的,沒有補習,純粹就是在學校聽課,在家裡複習,有很多閒暇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到了國三,我仍沒補習,只是壓力大了點,時間少了點。雖然三下開學的時候就已經有學校可以念,但是我仍然選擇和同學攜手同甘共苦。我只是要說,大考和國中生活,根本就沒有那些人想的那麼可怕。

我個人是贊成採計在校成績的,我也是因為這樣的果實而受惠的,其實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途徑,可以簡單的將學生分流。我不贊成抽籤——所謂抽籤即易有舞弊之嫌。不過我覺得適當的縮小差距是可以的。

採計在校成績最大的問題應該就是不同老師在打平常成績的標準不一,最簡單避嫌的方法就是一律只採計段考成績。至於藝能科最簡單就是用比賽成果來加分,既能凸顯多元發展的特色,也能讓在這些項目較不突出的人不會那麼吃虧。

【2011/06/15 聯合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