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客留言
choushenan@gmail.com

2011年7月21日 星期四

提升美育才有競爭力
文/洪蘭(國立中央大學認知與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100年7月12日國語日報)
  讀了陳之華女士寫的〈美力教育在芬蘭〉後,心中很感慨。二○○八年,她曾接受「赫爾辛基日報」的訪問,記者問她:「為什麼亞洲人如此輕視藝術音樂課程?為什麼你們國家的父母會跟孩子說這些課程不重要,認為這些課程是在浪費孩子的時間呢?」這些問題真是一針見血。

  我們對數理科的重視超乎芬蘭人的想像;對音樂、美術的輕視,也超乎他們的想像。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國人變得急功近利,把音樂、美術看成生活中可有可無的東西。

  其實,古人是很注重音樂的。三千年前,孔子說:「禮、樂、射、御、書、數。」樂是排在第二位。古時候的「士」都要有「六藝」的能力,都要有高深的藝術修養。俞伯牙撫琴,鐘子期知道他在抒發什麼;司馬相如也用一曲〈鳳求凰〉贏得了卓文君;王維若不懂音樂,怎能「彈琴復長嘯」呢?

  音樂陶冶人的性情,提升人的心靈境界與生活品味,是教育很重要的一環。但是這本書中的例子是一位國立大學的教授說:「唉!只怪我當時讓女兒去上繪畫課,不小心接觸到藝文科目;不然,她現在也不會想去讀設計系。」這句話出自高級知識分子之口,真是不可思議!

  現在是科際整合、行行出狀元的時代,孩子喜歡設計有什麼不好?難怪古人說:「撼山易,撼舊觀念難。」一個人只有做自己喜歡的事,全心投入,才可能成功;父母不必害怕孩子念藝術以後沒飯吃,只要他是這個領域最強的人,一定有飯吃。

  其實,音樂、美術不但不會妨礙科學研究,反而會幫助科學家更上一層樓,了解他做科學實驗的目的。任何科學都是建立在深厚的人文基礎上,沒有人文基礎的科學家,充其量只是個「匠」,像古代煉金術的術士一樣。 

  一位好的科學家必須有人文關懷的氣度。科學和人文是「哲學」這棵大樹的兩根枝幹,它們出自同源,彼此不是對立,而是互補的。藝術了不起的地方在於它的不可取代性,因為沒有蕭邦就沒有蕭邦的音樂;沒有畢卡索就沒有畢卡索的畫。但是沒有牛頓,微積分還是會被發明出來,事實上,歐洲大陸的萊布尼茲已經發明了;沒有愛迪生,電燈也會被發明出來;沒有貝爾,電話也已經成形,他們只是比別人早一步而已。

  藝術的獨創性是人類最珍貴的特性,數理等知識可以慢慢學,但是對於美感的品味和修養要從小培養。音樂是最原始的溝通工具,兩個語言不通的人可以靠音樂了解彼此的心意。藝術更是人類最原始的表達方式,兩萬年前,人們的祖先就在法國南部洞穴壁上留下當時的生活紀錄。音樂、美術對人類心靈的震撼遠大於語言所能表達的。最近有一本《未來在等待的人才》,書裡就說:「未來世界的人才不只要有知識,還得有感知。」這個感知來自於美育。

  美育的培養要從小做起,臺灣要國際化,就要提升國民的軟實力;要跟世界各國平起平坐,請先培養國民的品味,加強美育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