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客留言
choushenan@gmail.com

2011年8月2日 星期二

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 台灣音樂先行者呂泉生

448 期 2011.08 "宇宙光雜誌"基督徒與建國百年百人小傳

文 / 瞿海良

台灣合唱之父呂泉生

呂泉生出身於台中神岡「筱雲山莊」

筱雲山莊門樓現狀
如果要選一首歌來代表台灣,你會選哪一首歌?無論怎麼選,有幾首歌一定會名列前茅,比如「丟丟銅仔」、「杯底不可飼金魚」、「搖嬰仔歌」,而這幾首歌有個共同特色──都是同一個作者,那就是呂泉生。
筱雲軒後人
呂泉生是台灣台中神岡鄉人,他出身的家族相當顯赫,清代時期,在台中乃至台灣地區,提起神岡呂家,可說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神岡呂家最著名的是興建了「筱雲山莊」。
其實,筱雲山莊的名稱來自這片林園中的一棟建築──筱雲軒。筱雲軒是書庫,是一個藏書閣,收藏了呂家歷代蒐集之經史子集各種書冊,總數高達一萬兩千多卷,是清代公認的民間藏書第一家,「筱雲」二字來自吳子光的題聯:「筱環老屋三分水,雲護名山萬卷書。」
呂家並沒有閉門藏珍,而是大方將筱雲軒藏書提供給人使用,這些藏書孕育過無數學子,包括:丘逢甲、施士浩、林文欽、蔡時超,吳子光等,名重一時的博學碩儒,都曾在此飽覽群書。浸潤在濃濃書香的環境下,呂炳南三個兒子:汝玉、汝修、汝成,都考取秀才,一門三傑,被稱為「海東三鳳」,三鳳之中的呂汝修又於 1888 年高中舉人,增添呂家在台灣的實力和聲望。時至今日,筱雲山莊的建築雖然已經褪去風華,卻是人才輩出,尤其在藝文學術方面,用人才濟濟形容怕是不夠的。
在這許多人才中,以音樂揚名於世的呂泉生,無疑是其中佼佼者。
三代基督徒
1916 年出生的呂泉生,其音樂稟賦和發展,與他的基督信仰背景密切相關。根據他口述,呂家信耶穌的歷史從祖母開始:「我是第三代信徒……我的祖母呂張氏尚,1921 年由林學恭牧師於大社教會洗禮,之後勸祖父呂紹箕到彰化醫館,由蘭大衛醫生戒掉鴉片煙,一個多月回來後,受祖母之要求、蘭醫生夫婦之勸導,和祖母一道去大社教會做禮拜。」
在清代,漢人,尤其是名門望族,信仰基督教是相當罕見的事……呂泉生的音樂啟蒙就是在教會:「祖父作執事時,在教會創設樂隊(六人組)和口琴隊(由潘瑞安、潘存仁兩人指導,團員十五名,台灣大學教授林朝棨當時是台北高等學校學生,他每個禮拜六晚上都來參加指導)……我六歲時跟祖母常住教會,禮拜日參加主日校字母組,公學校五年級參加口琴隊……」
「丟丟銅仔」與「閹雞」
呂泉生一生寫作或採集編曲的作品多不可數,「丟丟銅仔」這首歌是他的處女作,也見證了他對台灣音樂的影響。
1943 年呂泉生從日本返台探親,當他等船要回日本時,寄宿在台北大稻埕王井泉家,閒來無事,在當時的台北廣播電台(日本人稱為放送局)閒逛時,遇到宋非我,兩人一見如故,一起漫步到新公園,坐在音樂台長板凳上就聊了起來。當時宋非我問呂泉生,對於台灣民謠有什麼看法?呂泉生回答說,民謠整理工作在世界各地普遍受到極大重視,但是台灣民謠卻幾乎沒有人重視,自己也正為了找不到能唱台灣民謠的人憂心煩惱。宋非我立刻就唱出:「火車行到磅空內,磅空的水滴落下來……」這首旋律極為簡單的台灣民謠,讓有心要傳承本土音樂的呂泉生興奮不已,當場記了下來,不數日間就完成譜曲。
譜曲完成後,這首歌在發表前,還有段趣味的過程。
有一天,士林教會的陳泗治牧師為呂泉生安排去新店相親,陳泗治牧師無意間看到這首歌的曲譜,非常好奇地問他為什麼寫這首民謠?呂泉生說明自己的意向後,本身也是傑出音樂家與鋼琴家的陳泗治牧師很疑惑地問:「台灣民謠好不好聽呀?能夠合唱嗎?」呂泉生充滿信心地回答:「不僅有人會唱,而且大家還會喜歡它。」
同年九月,呂泉生這番信心和預測完全實現了。
連同「丟丟銅仔」在內,呂泉生將隨後陸續採集和作曲的「百家春」、「涼傘曲」、「六月田水」、「一隻鳥仔哮救救」等曲目,全都運用在台灣第一部舞台劇「閹雞」之中。劇名用「閹雞」二字,其中一個重要的意義,是影射和暗喻在日本人的殖民統治下,生命力備受箝制的台灣同胞。
1943 年九月三日,「閹雞」全劇在台北大稻埕永樂座演出,「丟丟銅仔」等台灣民謠獲得觀眾熱烈迴響,得到空前成功,但也因此引起日本警察極大的憂慮……
(文未完,完整文章請參宇宙光雜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