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客留言
choushenan@gmail.com

2012年8月27日 星期一

因孩子,夢想得以發生─電影《最美麗的夏天》~陳韻琳


2007-09-25基督教論壇報

 《最美麗的夏天》(A Summer Tale,瑞典,2000),是描述孩子突然進入某個成人世界,成人要照顧撫養他們,但卻始料未及的,因孩子的出現,徹底改變他們人生的故事。

 電影中一男一女兩個孩童,分別叫摩頓與安妮卡,他倆都是需要寄養家庭照顧的孤兒,因此暑期離開寄宿學校後,社福單位幫他們安排了寄養家庭。寄養家庭是一個單身的中年人游英夫,他們叫他游爸爸。

 隨著住進游爸爸家,他們也就認識了家庭教師汪老師、以及罹患癌症末期的史溫。

 成人世界有很多無法說給兒童聽的心事,這些成人,生命其實都已到了彷彿是再無可能改變的不能折返點。他們、與摩頓、安妮卡,都不知道這暑假的相遇,會帶出驚人的轉變。

成人世界各有悲喜
 游爸爸長期單身,生活規律而單調,因著是經營棺木生意,跟鎮上所有人都有那麼一回得打交道,可是,他卻是不受歡迎的,大家都恨不得不要跟他打交道。

 汪老師是老處女,生日時只能自己到餐廳慶祝,藉酒打發時間排遣寂寞,她可能就此孤老,甚至可能成為酗酒之人。

 史溫,他已經打算為自己定棺木了,可是他恐懼著死亡。更糟的是,他心中有恨,是妻子曾經愛上游英夫、後又離鄉遠赴異地的家庭破碎之恨,這股恨使他對一切人都不友善。當然,他對游英夫是最不友善的,可是,他還是得充滿恨意地去找游英夫定做棺木。

 結果兩個孩子出現了。孩子的人生是不幸的,摩頓不知父親在哪裡,母親又過世了﹔安妮卡更悲慘,父親自殺,母親酒精中毒,而很顯然的,安妮卡的養父母對她很不好。

童心化腐朽為神奇
 所以這個暑假裡,一堆悲慘的人相遇在一起。唯一不同的是,孩子的童心世界,總有辦法天真未泯地化腐朽為神奇。

 規律單調的游英夫其實並不知道該怎樣以孩子的方式和孩子相處,他也無法理解孩童心靈深處所渴望的「抱抱親親」,但是他愛孩子,他渴望孩子能撫慰他孤單的生活。

 當他知道摩頓很在意世紀杯足球賽,儘管自己沒有電視,卻把收音機借他;當摩頓和安妮卡被史溫的孩子哈洛欺負,他會憤怒地大喊:「再碰我的孩子,我會殺了你。」
 雖然心中有愛,但是游英夫經營棺木生意、一直跟死人打交道,已徹底影響了他的心靈。儘管他尊重死人的靈魂,卻對人生過於漠然。

 游英夫會說:「我小時候總是被欺負,但我現在還不是好好的?」「人生本來就不公平,世界對我公平嗎?」「對人生不要期望太高,以免失望過大。」「不要付出太多愛,否則失去愛會很痛苦。」…。

孩子是天生的夢想家
 這種漠然的人生觀不能打動孩子的心,因為孩子們天生就是夢想家。摩頓、安妮卡因著過早失去父母,他們對愛的敏感度也特別的強,這兩個孩子彼此慰藉、海誓山盟永不分開;他們也立刻發現游爸爸和汪老師兩人都需要愛、他們可以成為絕配;他們更感受到史溫滿腔的憤怒怨恨;最後,當史溫過世,他們也感受到史溫的兒子哈洛像他們當年一般的無助。

 安妮卡身上隨時帶著兩個盒子,她說它們一個是「愛盒」,一個是「恨盒」,其實,「愛盒」正是她夢想與希望的象徵,而她的「恨盒」,則拿來反應了她所看到的成人世界的絕望。

 她用「愛盒」與「恨盒」反映成人世界丟給他們的夢想、希望與絕望,也用「愛盒」與「恨盒」承載豐富的想像力,與渴望改變現狀的願望,她想改變她關心的游爸爸、汪老師與史溫的兒子哈洛。

夢想與愛改變未來
 兩個孩子儘管孤苦伶仃,卻因著斥子之心的敏銳,從天天與棺材打交道的游爸爸身上,看到很多他不知該怎麼表達出來的關心與愛,更因夢想與希望,遊戲般地持續著天真爛漫的行動,最後果真化腐朽為神奇,轉變了成人世界的觀點,促成了游爸爸與汪老師的婚姻,最後,這份夢想與愛,還為他們自己爭取到讓游爸爸、汪老師撫養的機會。

 儘管這鎮上大部分人仍依循舊往的繼續生活,但摩頓與安妮卡暑假兩個月出現於這小鎮,改變了他們自己與游爸爸、汪老師的未來,因這兩個孩子的夢想與希望,好事得以發生。

 你覺得太陽依舊升起,日日更新、日日無新事?仔細聆聽你周圍孩子的心聲,找出他心中藏著的「愛盒」與「恨盒」,你會看見一個完全不一樣的世界,在那世界裡夢想仍舊存在,它們就藏在孩子們的「愛盒」與「恨盒」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