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客留言
choushenan@gmail.com

2013年8月1日 星期四

答案 The Answer 詩: 余光中 曲: 周鑫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2DGAaaCRAY

高雄室內合唱團2011國人創作之夜
我們的土地, 高雄的歌之二
2011.11.26 高雄市文化中心至德堂

指揮: 翁佳芬
伴奏: 許溎芳

答案
詩: 余光中
曲: 周鑫泉


一雙鞋,能踢幾條街?
一雙腳,能換幾次鞋?
一口氣,嚥得下幾座城?
一輩子,闖幾次紅燈?
答案啊答案
在茫茫的風裡
一雙眼,能燃燒到幾歲?
一張嘴,吻多少次酒杯?
一頭髮,能抵抗幾把梳子?
一顆心,能年輕幾回?
答案啊答案
在茫茫的風裡
為什麼,信總在雲上飛?
為什麼,車票在手裡?
為什麼,惡夢在枕頭下?
為什麼,抱你的是大衣?
答案啊答案
在茫茫的風裡
一片大陸,算不算你的國?
一個島,算不算你的家?
一眨眼,算不算少年?
一輩子,算不算永遠?
答案啊答案
在茫茫的風裡


〈答案〉乃高雄室內合唱團特別邀請我所寫的委託創作,其歌詞乃選自詩人余光中詩集《白­玉苦瓜》的開卷作〈江湖上〉。這首余光中於1970年旅居美國丹佛市(Denver)­的詩作,揮之不去的流浪心情總瀰漫在字裡行間的淡淡哀愁裡。詩詞中未曾間斷的疊句:「­答案啊答案 在茫茫的風裡」,在在反應出詩人當年受啟於美國民歌宗師鮑伯迪倫(Bob Dylan)的歌曲〈在茫茫的風裡〉(Blowin' in the Wind)的影響,同時也成為我創作〈答案〉這首歌曲的靈感與啟發。 在余光中寫作〈江湖上〉40年後的2011年,旅居美國波士頓的我,於客居他鄉的生活­裡,一方面深深體會余光中在〈江湖上〉的異域遊子情懷,以及其中年離鄉卻別有懷抱的心­情,另一方面則透過音符在其〈答案〉中,嘗試將中國詩詞所涵蘊的固有文化氣息與傳統民­歌的純樸歌謠性做一番嶄新連結。
(作曲家自述)


詩人 余光中
余光中(b.1928),中國當代作家、詩人,現居台灣高雄市。生於南京市,籍貫福建­永春,父親余超英,母親孫秀君。 母親為江蘇武進人,妻子為常州人,故又以江南人自命。抗日戰爭時在四川讀中學,感情上­亦自覺為蜀人。曾自言:「大陸是母親,台灣是妻子,香港是情人,歐洲是外遇」。

現為國立中山大學榮休教授,擅新詩、散文,旁及評論、翻譯,出版著譯凡五十種,其中散­文有十種,作品列入中國大陸、台灣、香港及設有華文課程的大學、中學的教科書。余氏行­文精煉,發人博思,故坊間也有不少其作品之評析。中文造詣深為人讚,如香港作家林沛理­稱之為:「語言的魔術師」、「香江第一才子」,陶傑許之為「用中國文字意象之第一人」­,精通英美文學。曾任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書院中文系系主任,亦­曾為美國大學英美文學系副教授,於兩岸三地享有語言大師之名。

作曲家 周鑫泉

周鑫泉,生於台北,祖籍江蘇金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系畢業,美國波士頓大學鋼琴演­奏、大鍵琴演奏雙碩士,並取得波士頓大學藝術學院早期音樂演奏博士。
曾任教台北市仁愛國中、美國哈佛大學、波士頓大學等,亦曾在愛默森學院 (Emerson College)、以馬內利學院(Emmanuel College)擔任合唱與戲劇伴奏,以及 In Choro Novo合唱團伴奏與駐團作曲家。旅美期間曾連續多年獲得波士頓大學藝術學院最高榮譽­「傑出學者獎」(CFA Dean's Scholar),並曾穫得呂屈曼鋼琴比賽第三名(Aaron and Anne Richmond Piano Competition),以及音樂季Music in the Park 傑出伴奏等獎項,並於波士頓大學巴洛克樂團及新英格蘭歌劇院擔任大鍵琴及鋼琴師,經年­參與音樂會、音樂季與舞台劇演出,音樂成就受到肯定。現任教於美國麻州衛思頓高中(W­eston High School)以及擔任Boston Children's Chorus、Weston Community Chorus伴奏。 經常受邀委託創作的周鑫泉,在美或在台皆著有多首合唱、獨唱作品及編曲,如Old Irish Blessing、The Lake Isle of Innisfree、Do Not Stand at My Grave and Weep、O Come, O Come, Emmanuel、〈雪花的快樂〉、〈我不知道風是在那一個方向吹〉、〈去罷〉、〈難­得〉、〈聽泉〉、〈再別康橋〉等,均為音樂會上極受歡迎的曲目。

(2012 © Kaohsiung Chamber Choir. Do not use these information without permission!)
(版權所有© 高雄室內合唱團, 本曲詞曲未經許可, 請勿引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