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客留言
choushenan@gmail.com

2015年6月12日 星期五

樂聞樂思∕仙女、老繭、二頭肌

焦元溥/聯合晚報∕ 2015/6/9
對我輩而言,幾乎所有人都忘不了那場車禍。那記憶何其鮮明,鮮明到即使將近十八年過去,都還記得消息傳來那刻,自己在做什麼。「跟小寶(張雨生)的短暫緣份只有那一張專輯。當初相談甚歡,還很希望能有像碧玉(Bjork)跟豎琴家Zeena Parkins的長期合作之緣。知音稍縱即逝,已難再尋。每次憶起,總是想念與感傷。
──說這話的,是國家交響樂團豎琴首席解瑄。張雨生《口是心非》,如今已成華文世界的傳奇。熟悉這張專輯的人,也不會忘記解瑄在〈愛情…的圖案〉裡的「絕美身影」(張雨生語)
也從這張專輯,我們知道身為台灣第一代豎琴名家,解瑄不只任職樂團,發行獨奏專輯,更勇於試驗開創,探索豎琴的表現可能,一如二十世紀作曲家對這個樂器的期許。「我不希望以下實話會嚇跑學生,但豎琴真是很難的樂器。
對初學者而言,豎琴其實就是直立鋼琴,相當容易上手。可一旦開始進入高深作品,就得操控腳下七個踏瓣以演奏升降音(踏瓣有三層,共二十一層次),更別說還得有足夠的臂力與指力才能克服樂曲所賦予的挑戰。「我常說豎琴演奏就像天鵝游水,大家只看到天鵝姿態優美,在湖上自在優游,卻看不到水面下的辛苦動作。
聽眾可能把豎琴家想成天使神仙,殊不知為了演奏這琴弦張力可達數百公斤的樂器,神仙也得練出二頭肌和三頭肌。
如今這位手臂充滿肌肉,手指長滿老繭的「仙女」,經過多年國際觀摩和人脈積累,終於推出「豎光乍現--台灣國際豎琴音樂節」。這是台灣首次豎琴音樂節,分成六月中和八月底兩階段。六月的三場節目分別以「詩」、「歌」、「舞」為主題,曲目有古典有現代有爵士有流行有跨界,邀來台灣、中國、香港、新加坡、韓國、日本等地演奏名家,結合詩歌朗誦、書法揮毫、聲樂演唱、探戈佛朗明哥與現代舞,展現豎琴無所不能的驚人風采。「甚至,我們還有一位舉世罕見的盲人豎琴演奏家!
解瑄說的是先天失明的鄭竹君。「豎琴操作非常複雜,在她想學豎琴之時我還先去打聽了一下,發現世上好像還沒有豎琴演奏家的先例。沒想到這居然嚇不倒她。她看不到琴弦,手指常被磨傷,卻更刻苦練習。我叫學生都來聽竹君演出—她所面臨的困難,比明眼人多上五十。她能把豎琴彈得這麼好,我們根本沒有資格抱怨,沒理由學不好。
累積了二、三十年的人緣與經驗,終得這一套光豔照人的曲目與陣容。祝福「豎光乍現」順利成功,愛樂者也能從豎琴的角度,更加了解音樂的無限表現可能。
6/16(二)、17(三)、18(四) 19:30
台北松菸誠品表演廳
台灣國際豎琴音樂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