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客留言
choushenan@gmail.com

2015年9月8日 星期二

樂聞樂思∕願台灣之光照亮陰暗


焦元溥/聯合晚報∕2015/7/7
曾宇謙獲得第十五屆柴可夫斯基大賽小提琴組最高名次,應是近日最振奮人心的新聞。然而在為他喝采之外,我們或許也該有更多屬於自己的省思。曾宇謙能有今日的成就,除了自身天分與努力,更有外在環境的幫助。但無論如何,最重要的是他有熱愛音樂的心。他的演奏在最近一年出現明顯突破,技術藝術皆然,但若仔細分析,關鍵應當還是來自思考上的進展—對這樣罕見的演奏奇才,技巧完全不構成障礙,他能表現出任何他想達到的音樂。但若頭腦裡沒有東西,對樂曲沒有想法,那無論技巧能力有多好,所呈現的音色結構句法也相當有限。我希望曾宇謙所帶來的良性刺激,不是家長一窩蜂送孩子學小提琴,而是從自己開始,多接觸欣賞古典音樂。我們需要演奏專業人才,也需要喜愛藝術,對藝術有鑑賞能力的大眾。台灣已有太多對音樂沒有熱忱,不知為何而學,「上課」充其量是老師跟著陪練,自己沒有任何想法與思考,對樂曲、風格、作曲家和相關藝術缺乏基本知識與常識的音樂學生。希望曾宇謙的成就能夠鼓勵大家親近音樂,並知道古典音樂雖然源自西方,卻是全人類的文化公共財。我們不只可以深度欣賞西方作品,也能透過古典音樂表達自己。
另外,台灣不只有曾宇謙,還有許多傑出的音樂家與藝術家。人生雖短,卻是漫漫長路,每個人的天分境遇不同,成長發展也不一樣。有人在十五、六歲就能掌握樂器演奏的一切技法,有人要到三十多歲才真正圓熟。但無論如何,能夠持續成長發展,維持十五年以上的專業、敬業演奏,都是極為難得的成就。光看這次柴可夫斯基大賽小提琴組評審的演奏生涯發展,就可知道這是多麼不容易的門檻。我們為曾宇謙的天才與努力喝采,但也請關注其他持續努力的台灣音樂家與藝術家,支持他們的表演與出版,幫助他們持續努力,共同創造健全且充滿活力的藝文環境。
最後不得不提的,是媒體對曾宇謙得獎後的新聞處理,出現太多可議的專業疏漏—今年柴可夫斯基大賽小提琴組評審有幾位?某人在某屆得了何獎?明明是要印成白紙黑字的報導,在這資料查詢方便的網路時代,居然還會出現如此多不用心的錯誤,委實令人嘆息。但比資料錯誤更嚴重的,則是扭曲事實和腦補編造新聞的報導。議題操作之昏聵惡劣,簡直令人髮指。不論曾宇謙得了什麼獎,看到二十歲的年輕人在國際舞台上,把諸多艱難樂曲演奏得面面俱到、一絲不苟,這難道不能喚起自己一點點見賢思齊,把事情做好的意志?
祝福曾宇謙,也願「台灣之光」
能夠照亮本地諸多陰暗的角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