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素養向前走:給點子,教媒素
- 2010-2-25台灣立報 作者:媒體素養教育電子報
■鄧宗聖
媒體素養教學,其實踐之核心精神,除了帶參與者審慎思辨媒體訊息外,另一個重要精神就是發揮媒體的公共性。
媒體要近用,鼓勵給觀點
不過公共性的概念不好理解,簡單地說,它期待媒體內容產製有多元的參與者,而不會是有權、有錢人的宣傳或生財工具。因此,要實踐公共性,首先得轉換閱聽人的消費者角色,鼓舞其成為內容產製者,在實作時,其內涵不是複製與模仿商業節目的內容,而是以自身生活經驗為底,用社會關懷為念,提供商業媒體世界忽略或不曾給予的內容,特別是讓弱勢或公眾觀點能夠在媒體上發聲。
舉例來說,我最近評選優質的兒童與青少年節目(兒少節目),很容易看到電視台會提供許多為兒少設計的節目,但內容不一定具有兒少族群的觀點。就像是最近多流行「圓夢」、「旅行」、「探險」系列的節目產製,設定以兒少做觀眾,並以此為主題進行節目設計與製作,企圖給予兒少追求夢想的意義,儘管立意良善,但這類節目,整個「圓夢」(如藝人捐愛心到西藏)、「旅行」(如到愛爾蘭增加國際觀)、「探險」(如到東南亞特殊風俗民情的地區)的過程,看到的是大人們賦予的,而非來自由兒少生活經驗出發的選擇與觀察,是成人預設的選項而非兒少共構的夢與旅行。這類的節目設計,可說是給「兒少觀看」而非「兒少觀點」的節目。
不過,要能夠鼓勵參與者做媒體近用,表達自己的觀點,其實不太容易。不過,我們可以鼓勵參與者,從其中找到可以提供意見或想法的切點。以兒少節目為例,為了激發「兒少觀點」,教師可以利用焦點團體法,讓孩子面對面,討論彼此經常收視的兒少節目,並且鼓勵用自己的生活經驗,討論他們看到節目中的各類問題。以此作為出發點,我們可以試著讓「兒少」角色來提供一些改進的「點子」,讓大家討論如何產製類似的節目,或許形式與技巧可以模仿,但內容上可以具有其「兒少觀點」。
討論點子 鼓勵實作
「點子」,簡單說,就是「想法」。參與者有各自不同興趣,在實踐中,各自隱藏每個人的特質與預設。在討論過程中,這些都會一一浮現。像是,當我們討論「好節目應該具有哪些特性」時,每個人都在為「好節目」的內涵,「加一點」元素進去。因此,當面臨「教」「公共性」的概念時,不如就帶著大家「討論」,讓參與者面臨抽象的概念時,主動探詢、聆聽與溝通,在過程中,他們不完全被動地接受原先給予的意義,但會透過此基礎,無論是部分接受或否定,產生有意義的新詮釋。
在過程中,參與者會發現許多人有著不同的觀點,批判他人並無法促使有效改變,而訓練最多並不是發想點子的思維方式,而是傾聽、認識與接納多元的觀點。「點子」,促成觀看節目時的「問題意識」、「現象」與「改變」的相互鏈結。「點子」發想成為醞釀行動的重要過程。我們要讓媒體素養教學,成就多元參與者,並且體認到媒體的公共性。而鼓勵大家共同選擇與付諸實作時,意即在現實限制與條件下做行動選擇,「點子」可以很多,但每一個都內含限制,如時間、資源、表現媒材、合作方式、共識等等,參與者若得實作,就迫使在發散思考中,做出收斂的行動思考。
點子實作一小步,公共性的一大步
「點子」隱藏著問題情境與解決方法。在課堂中,我們對於「媒體公共性與近用」的教學,可以安排兩、三周,教師可以用特殊主題,如「媒體近用的10個點子」、「改變兒少節目的20個點子」,讓參與者進行討論,提供想法與意見。討論活動進行兩至三週後,參與者應會產生具體的「點子清單」,透過分組方式,讓參與者為自己的「點子清單」,排一至兩堂課與參考書。當活動興趣業以產生後,教師可根據參與者的需要,加入課程講授,並且要求參與者根據這些「點子清單」做出一個分享行動,像是發行刊物、部落格或是任何一種分享行為。在評量上,則重視參與過程的感受與意義,讓參與者在此過程中獲得需要的滿足,進而建立主動參與媒體與知識建構的興趣。
只要每位教師願意,那麼每個教室,就會是微型的節目製作單位,每個參與團體若能產製一點訊息,雖是媒體教學成果的一小步,但我相信,會是促成媒體公共性的一大步。
(政大新聞研究所博士候選人、媒體素養研究室助理研究員)
媒體素養教學,其實踐之核心精神,除了帶參與者審慎思辨媒體訊息外,另一個重要精神就是發揮媒體的公共性。
媒體要近用,鼓勵給觀點
不過公共性的概念不好理解,簡單地說,它期待媒體內容產製有多元的參與者,而不會是有權、有錢人的宣傳或生財工具。因此,要實踐公共性,首先得轉換閱聽人的消費者角色,鼓舞其成為內容產製者,在實作時,其內涵不是複製與模仿商業節目的內容,而是以自身生活經驗為底,用社會關懷為念,提供商業媒體世界忽略或不曾給予的內容,特別是讓弱勢或公眾觀點能夠在媒體上發聲。
舉例來說,我最近評選優質的兒童與青少年節目(兒少節目),很容易看到電視台會提供許多為兒少設計的節目,但內容不一定具有兒少族群的觀點。就像是最近多流行「圓夢」、「旅行」、「探險」系列的節目產製,設定以兒少做觀眾,並以此為主題進行節目設計與製作,企圖給予兒少追求夢想的意義,儘管立意良善,但這類節目,整個「圓夢」(如藝人捐愛心到西藏)、「旅行」(如到愛爾蘭增加國際觀)、「探險」(如到東南亞特殊風俗民情的地區)的過程,看到的是大人們賦予的,而非來自由兒少生活經驗出發的選擇與觀察,是成人預設的選項而非兒少共構的夢與旅行。這類的節目設計,可說是給「兒少觀看」而非「兒少觀點」的節目。
不過,要能夠鼓勵參與者做媒體近用,表達自己的觀點,其實不太容易。不過,我們可以鼓勵參與者,從其中找到可以提供意見或想法的切點。以兒少節目為例,為了激發「兒少觀點」,教師可以利用焦點團體法,讓孩子面對面,討論彼此經常收視的兒少節目,並且鼓勵用自己的生活經驗,討論他們看到節目中的各類問題。以此作為出發點,我們可以試著讓「兒少」角色來提供一些改進的「點子」,讓大家討論如何產製類似的節目,或許形式與技巧可以模仿,但內容上可以具有其「兒少觀點」。
討論點子 鼓勵實作
「點子」,簡單說,就是「想法」。參與者有各自不同興趣,在實踐中,各自隱藏每個人的特質與預設。在討論過程中,這些都會一一浮現。像是,當我們討論「好節目應該具有哪些特性」時,每個人都在為「好節目」的內涵,「加一點」元素進去。因此,當面臨「教」「公共性」的概念時,不如就帶著大家「討論」,讓參與者面臨抽象的概念時,主動探詢、聆聽與溝通,在過程中,他們不完全被動地接受原先給予的意義,但會透過此基礎,無論是部分接受或否定,產生有意義的新詮釋。
在過程中,參與者會發現許多人有著不同的觀點,批判他人並無法促使有效改變,而訓練最多並不是發想點子的思維方式,而是傾聽、認識與接納多元的觀點。「點子」,促成觀看節目時的「問題意識」、「現象」與「改變」的相互鏈結。「點子」發想成為醞釀行動的重要過程。我們要讓媒體素養教學,成就多元參與者,並且體認到媒體的公共性。而鼓勵大家共同選擇與付諸實作時,意即在現實限制與條件下做行動選擇,「點子」可以很多,但每一個都內含限制,如時間、資源、表現媒材、合作方式、共識等等,參與者若得實作,就迫使在發散思考中,做出收斂的行動思考。
點子實作一小步,公共性的一大步
「點子」隱藏著問題情境與解決方法。在課堂中,我們對於「媒體公共性與近用」的教學,可以安排兩、三周,教師可以用特殊主題,如「媒體近用的10個點子」、「改變兒少節目的20個點子」,讓參與者進行討論,提供想法與意見。討論活動進行兩至三週後,參與者應會產生具體的「點子清單」,透過分組方式,讓參與者為自己的「點子清單」,排一至兩堂課與參考書。當活動興趣業以產生後,教師可根據參與者的需要,加入課程講授,並且要求參與者根據這些「點子清單」做出一個分享行動,像是發行刊物、部落格或是任何一種分享行為。在評量上,則重視參與過程的感受與意義,讓參與者在此過程中獲得需要的滿足,進而建立主動參與媒體與知識建構的興趣。
只要每位教師願意,那麼每個教室,就會是微型的節目製作單位,每個參與團體若能產製一點訊息,雖是媒體教學成果的一小步,但我相信,會是促成媒體公共性的一大步。
(政大新聞研究所博士候選人、媒體素養研究室助理研究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