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言堂/天際線及其不滿
【聯合報╱曾嬿芬】 2010.08.22 04:11 am
評「下一個天際線」
在最近出版的「下一個天際線:華人建築考」,阮慶岳以他一貫熱情與冷靜並存的評論風格,思考中國與台灣15位建築師的建築作為與採取的策略性位置。這本書將建築作為放在台灣與中國經濟發展彼此參照的架構中。
這兩個建築環境的差異極大。據估計,去年一年全世界新完成的樓板面積,中國佔了一半。如果說中國的建築正值快速成長不知疲累的青春期,臺灣的環境可以比喻為調整沈澱的中年期。身處臺灣的阮慶岳,不免是以「中年」再三沉吟的心境去重新理解各個生命階段的豐富意義。我們不妨從臺灣談起。
台灣的五位建築者,透過他們的作品。展現對工業時代的反思。他們共同關切如何深化臺灣人居環境中可貴的特質。謝英俊的一段話相當經典:「都市計畫中應該有非計畫區─都市的灰色地帶,只做有限度的管制,那將是動物、植物、人類共同生活與歷史的基因庫。」
反觀建築案數量與完成速度都十分驚人的中國,建築者的忙碌與興奮可以預期,然而大型建築舞台多提供給外國知名建築師表演的情況下,十位建築者以尋找差異性和地方性作為風格的區隔,也可以理解為一種明智的生存策略。
書名叫做「下一個天際線」,加個問號可能更容易解讀。因為阮慶岳選擇評論的這份台灣與中國的建築者名單,如果說有什麼一致性的共同點,「對天際線的不滿」應該是其中之一。書中選擇討論的建築極少是在大型都會區,可以得知。
天際線是經濟的角度,而非美學的高度。
天際線的概念在建築學中指涉一種美學觀:透過高高低低造型各異的建築物在平淡無奇的都市中,製造讓人興奮的「風景」(picturesque)。由建築外型構成的天際線,已經像企業識別圖案一樣成為城市對外炫耀的華衣。天際線卻不是可以隨時看到的都市景觀,它是城市行銷中攝影師的一個定點和角度(比如上海浦東天際線是從外灘看過去的景)。
透過天際線的行銷,設計已經完美地被放入到城市經濟發展的論述中。
由政府、開發商、投資者所共同構成的「都市成長機器」,往往相信天際線腳下的那塊地是會不斷增值的,所以繼續以政策或資金加碼,為房地產添增能量。增值仰賴的生產要素之一是新奇的設計,建築師搭上順風車。經歷房地產泡沫化,日本的建築學者隈研吾甚至認為,後現代主義提供了房地產市場創造更多利潤的美學基礎。
建築依附在大型資本以及政治權力的日子,依照阮慶岳的說法,並不是台灣建築者的未來,處於類似於日本後泡沫世代的建築環境,為尋常人的生活追求合情合理的空間,才是建築的沃土。
這未嘗不是台灣建築者回到現代主義初衷的機會。現代主義呼籲建築者走出只為有權有勢者提供紀念碑式震懾人心建築的框架,看重一般人享受愉悅生活與工作的空間需求。現代主義是民主社會的空間表達,在這個意義下,建築者為台灣的人性環境所付出的關注還遠遠沒有抵達青春期。
建築者寄望於英雄主義式的表演,對我們的生態與人居環境是詛咒而不是幸福。設計北京奧運主會場的兩位瑞士建築師或許不會在意巨大的人造鳥巢正面臨如何維持生存的基本問題,因為某種意義之下,建築表演已經結束。
表演終究會結束,在建築物毀朽之前,它甚至很快地像棄置的鳥巢一樣無人問津。建築工作者以什麼樣的態度創作?那個態度會不會比建築物更持久?甚至引人喟嘆?回到阮慶岳在他更早的那本「以建築為名」中提問過的:「建築,究竟是馬戲團?還是寧靜小鎮?」
(本文作者為台大社會系教授)
【2010/08/22 聯合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