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客留言
choushenan@gmail.com

2011年6月24日 星期五

塑化的孩子 異形的社會



在塑化風暴狂掃一個月之後,現在似乎慢慢隱去了。在翻閱官方陸續發布的許多受到塑汙的名單中,我們注意到一個難以理解的問題,覺得不可思議。
除了飲料、果汁、果醬有添加香料的傳統食品之外,還有一類被要求檢驗,甚至下架、停售的商品,叫做「膠囊錠狀粉狀生技產品」,這有極大部分是標明以兒童為客群的,林林總總,令人眼花撩亂。
這些錠啊、粒啊、粉啊並不便宜,每天吃這些的,應該是家境不錯的兒童。以今天台灣糧食的富足,水果、蔬菜、雞鴨魚肉的豐富與多樣,難道還不夠這些寶貝攝取足夠的營養來登大人?
百思不得其解之餘,用電郵、電話去請教旅居國外的朋友,看看他們的小孩有沒有每天吃這些錠啊、粒啊的。結果他們說聽都沒聽過。
台灣的小孩放著新鮮的雞鴨魚肉、蔬菜、水果不吃,卻要去找那些工業生產的替代品,想來想去,或許只有兩個原因。一個原因是小孩偏食,家長就縱容他們不吃,卻又擔心營養不良,只好買些維他命、複方錠給他們去嚼。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太忙,大人忙、小孩也忙,忙得沒有時間正常地吃三餐,就只好買些維他命、複方錠來當三餐。台灣的社會怎麼會是這樣子?
少子化趨勢下台灣的小皇帝們,從小承載了太多家長的期望,搞得樣樣都得學。結果是技能有了,心智卻未增長。家庭沒有教他們,什麼是正常的飲食觀念,學校也沒有教他們,什麼是正當的生活行為。
君不見,小小年紀就以霸凌的方式對待同學;學會按鈴控告老師,甚至還有五年級女生在老師的茶杯裡下藥,要讓老師流產。久而久之,老師也只好放縱不管,免得要開檢討會,惹禍上身。
這種脫序的事情,進了大學更是變本加厲。君不見,學生不喜歡學習,學校就搞很多活動給他們去玩,美其名是「激發學生潛力」。學生不喜歡念書,老師就抄筆記給他們去背。學生上課遲到、聊天、睡覺、甚至啃雞腿、吃泡麵,絕大多數老師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他們不敢管也不想管,免得得罪學生,期末的教學評鑑就不好看,影響自己升等,影響自己拿優良獎。長久下來,學生當然就積非成是,永遠分不清是非、對錯。
沒有是非對錯的家庭、學校,不只是畸形,根本是異形!就好像摻了塑化劑的科技丸錠。畸形沒關係,只是看起來怪怪的而已。異形卻大有問題,它會破壞社會根本,會製造更多的怪獸,而台灣的家庭與學校教育,似乎正在複製無限的怪獸。
【2011/06/24 聯合報】http://udn.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