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客留言
choushenan@gmail.com

2011年8月17日 星期三

《漫談流行文化3》什麼是流行文化?(下)

◎莫非

流行文化雖然本質是藝術,但也不純粹的是藝術。它的矛盾處在於它也是商業企業下的產物。

抓住大眾共同喜好

不論是電影、電視或音樂的製作,都是產生自一個團隊。整個製作是在一堆糾纏的利害關係裡,強調銷售尺度、觀眾人口和一個消費者的商業核算,且存亡全看銷售量和營業額多少。

因為製作成本高,所以製作人都希望能撒大網來接觸到普羅大眾,好產生最高的商業效益。

為了抓穩所有觀眾的共同喜好或關注,製作人必須在製作中推斷或尋求最低共同點或公分母。

這種可親可近性,使流行文化有種民主化的特質,不只針對有錢、受高等教育的人,最好市井小民也會想要花錢來消費享受。

大量模仿成功作品

然而,大眾文化商業化,也在某些方面限制了藝術的可能。一件文化產品是否會流行,沒有人說得定。什麼暢銷?什麼好賣?再有經驗的導演或作者都無法預卜。

因此,除了一般的商機和市場嗅覺外,也常有點壓寶的味道。投資人和製作人都在賭,看能不能壓到一、兩件暢銷作品,就可以彌補其他大量生產所帶來的損失。

也因此,流行藝術作品多半有個產生的公式,而且重複,來確定大眾可以馬上接受。因為在這個環境裡,沒人願意做賠本生意,這是為何會產生「跟風」的做法。

對成功大賣的作品會大量地模仿,知道某樣產品好賣,就一定有其勝算。為了減少風險,就傾向跟風複製暢銷產品,而非另闢蹊徑,開發一些冒險的創作。

因此許多一票而紅的作品,就開始出現系列產品:《不可能的任務》(Mission Impossible)、《哈利波特》(Harry Porter)等。當然,還有《星際大戰》(Star Trek)。

比如說2004年美國《受難記》電影大賣後,在好萊塢掀起一股基督教電影風,因為好萊塢忽然發現基督徒的消費力量不可忽視,便開始跟風製作《奇異恩典》(Amazing Grace 2009)、《搶救愛情四十天》(Fireproof 2009)、《攻其不備》(Blind Side 2010)等電影。

市場對流行藝術絕對有主導性的影響。

不可忽視的是,流行藝術的產生也是透過一個團隊。在其中,有競爭性目標和利害關係,也有製作時間壓力和預算限制。有收視率或票房壓力,也有對於電視節目評論與影評的關注。

團隊素質影響作品風格

這個團隊包括投資人、製片人、劇作家、導演、演員、攝影師,以及或多或少會影響電影或電視節目的人。音樂光碟也有作曲、作詞、伴奏、演唱與音樂錄製工程師及可以影響音樂的錄製者。

即使他們都住在同一個文化環境裡,但每個人對文化的解讀與信念不盡相同。因此,當我們談到大眾藝術家時,講的其實是一群媒體工作者,不是一個單一、獨立、自足自娛的個人,我們講的其實是一個團隊。

因此,所有參與製作的人,其生命視野、背景、教育和經歷都會影響這個作品的走向和風格。許多看過或聽到的作品,都是在這樣一個集體創作的狀況下完成。也因此欣賞一部作品,除了要看作品傳遞的訊息,也要考慮這支集體團隊的素質與傳遞力量。

流行文化是一種辯論

流行文化很少是無厘頭,沒頭沒尾、純粹嘻嘻哈哈消遣一場的媒介,裡面也有不容人輕視的訴求或立場。因為每一位藝術家都有其對生命的看法。

影響一個藝術家創作的因素,往往是他後面的世界,他的價值觀、人生目標,所信與所關注的議題。

因此流行文化藝術,常反映一套信仰系統與時代價值觀,具有一個信念觀點和對文化的導覽。

比如說十分賣座的 《受難記》(The Passion of Christ), 也有很多人質疑片中為何充滿如此多的暴力?又為何有許多耶穌回溯的情節,卻沒有其他觀點的回溯?

導演梅爾吉勃遜(Mel Gibson)的天主教背景,在刻劃細節或歷史性的正確上對他造成多少影響?電影呈現的是導演的神學觀,還是只是反映當代的一種態度?這裡面有作者自己的成見或文化引介嗎?都是值得討論的地方。

由此可見,流行文化並不完全只是一場有趣的玩耍,常常也可視為一種辯論,在不同領域裡運用故事、音樂或影像,為不同想法和角度找到一種表述的聲音。

也可說流行文化就像一把鑰匙,對所傳達的人類處境和世界,為我們打開一扇扇門或窗,幫助我們了解門後的內情和訊息。

2011.08.17基督教論壇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