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客留言
choushenan@gmail.com

2011年10月31日 星期一

教會歷史專題(29)細說敬虔主義

  基督教論壇報2003/5/7【作者:蔡麗貞】  


歷史中的平衡機制

「敬虔主義」(Pietism)是對於「宗派主義」的反動或反彈。歷史常在鐘擺的左右擺動中,自行尋求平衡。中世紀時,「經院哲學」走到一個極端,過分強調理智的分析,教會內部就出現了一股「神秘主義」運動來平衡它﹔而「神秘主義」則是感性﹑敬虔的取向。

同樣地,十七世紀時,「宗派主義」有以信條﹑信經的權威取代聖經的權威之傾向,使信徒的信仰與生活脫節,於是教會又出現另外一股「敬虔運動」來平衡之。

基督教是一種生活

敬虔主義的理念

貴格會也是敬虔主義的一支,注重內心的亮光,即心靈﹑感情上與神交通的體驗,以及對神話語的實踐。在宗派主義時代,每一個宗派都有自己的一套權威系統,敬虔主義的精神之一,是要把信仰從信條﹑信經帶回到聖經中,其認為基督教是一種生命﹑生活,不是理論的知識,靈命重於知識,倡導在聖靈的光照﹑引導之下讀聖經,解經的目的是以培靈為主,為的是要帶出實踐性的好行為,在生活上實踐神的命令。比較輕看釋經學的「字義分析」﹑「歷史分析」﹑「神學分析」,不關心神學﹑教義問題,所以敬虔主義所培育出來的領袖,很少神學家或護教家,護教比較弱。

敬虔主義的優﹑缺點

敬虔主義的優缺點與神秘主義類似,它的缺點是﹕

一﹑憑感覺,讀經比較主觀,為了尋找聖靈的亮光,有時難免主觀。

二﹑禁慾的傾向,講求樸素的服裝打扮,禁止跳舞﹑打牌,甚至連散步都是多餘的休閒活動,這是比較偏頗的聖潔觀,類似後來英﹑美的清教徒。

看重海外宣教

與社會關懷

三﹑排外,就好像神秘主義一樣,有經歷的人會瞧不起沒有經歷的人,所以常導致教會的分裂。

四﹑反知識﹑反儀文,對神學比較沒有興趣。

敬虔主義的優點也不少﹕

一﹑注重個人重生悔改的經歷,及重生後的委身與道德表現。

二﹑注重靈修式的讀經與講道,提昇信徒的靈命。

三﹑鼓勵平信徒的事奉。

四﹑看重海外的宣教。

五﹑社會關懷,興學辦教育,創立孤兒院,投入慈善事業。

這些優點其實都是現代福音派教會信仰的重點,透過十八﹑十九世紀英國的大復興﹑美國的福音大覺醒,成為全世界福音派基督徒的屬靈財富。敬虔運動對於教會歷史的影響,不亞於宗教改革,可謂教會歷史裡面一陣清新的風。

莫拉維弟兄會的起源

「莫拉維弟兄會」(或稱「莫拉維主義」,Moravianism)也是來自於敬虔主義,雖然後來與敬虔主義稍有分歧。創辦人是親岑多夫,從小接受敬虔主義的教育,曾經到馬丁路德的威登堡去學習法律,接觸到信義會的神學,所以他對主流派的正統神學,態度比較和善。

自由的敬拜

一七二一年親岑多夫開始在東德Dresden的一個小村莊牧會,那時有一批難民從波希米亞來此尋找信仰自由。親岑多夫為難民開闢了一個小村莊,讓他們可以自由的敬拜,莫拉維運動於焉開始。他們自己選長老,有自己的聖餐禮拜。

莫拉維教育年輕人的方式比較特殊﹑嚴格,連配偶的選擇也有規定﹑管理。所以,正統教會常批評他們不合人道。但是,這種嚴格教育訓練出來的工人,非常能吃苦耐勞,以至在世界很多艱苦的地方,開拓了宣教事工,挽救了抗議宗的老化。更正教曾有一段時間太強調絕對預定論,忽略了人傳福音的責任,基督教的版圖於是越縮越小。

註﹕「基督教」有很多不同的中文名稱,有時稱為「抗議宗」(Protestant),有時叫做「復原教」,有時稱為「更正教」,或者是「新教」,皆是指從天主教分離出來的基督教會。(待續)(作者為中華福音神學院老師)

小組分享﹕

您的教會是理性掛帥﹖或敬虔取向﹖是否具有宗派主義或敬虔主義的優缺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