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5日 星期六
活在當下
◎吳秀蘭(南京東路禮拜堂會友)
有次上課,剛好課文教到“The most useful proverb I have learned”(我曾學到最有用的格言),一位同學回答:「活在當下。」問他為什麼選這句格言,他說當他正面臨水深火熱的聯考階段時,導師為勉勵同學能振作士氣、繼續努力,撐到考試那日,就用這句話來激勵他們,好好專注在目前的責任,心無旁騖的念書,每天也會有些收穫!
每個世代都有難處
的確如此,人常有「貴古賤今」的習性,覺得古代的環境、各方面都比較好,感嘆生不逢時。比如學生會怨嘆讀書好辛苦,要讀那麼多科,還要補習、學才藝,壓力好大!以前讀書人只要念一科,不用補英數、修理化云云…但行之千年的科舉制度,要念經史子集、文言文、做八股文,也是皓首窮經,十年寒窗無人問,花上鐵杵磨成繡花針的工夫。
不管怎麼說,每個世代都有它的難處與壓力,重要的是該如何面對因應,而不是活在怨天尤人、憤世嫉俗當中。
最近看了一部影片《午夜‧巴黎》(Midnight in Paris),由美國喜劇大師伍迪艾倫(Woody Allen)執導,講到一個已經有未婚妻、浪漫不太務實的作家,因著午夜的奇遇,重新遇見他的真愛。
這個作家喜愛雨中散步,在某晚微醺之後,遇上一輛古董車,帶他進入「時空之旅」,遇見不同時代所心儀的文學家、藝術家(如費滋傑羅、海明威、畢卡索、莫內、高更等),也在當中與畢卡索的情婦產生仰慕之情,並藉著相互的對談互動,在感性的邂逅中做出理性的抉擇,就是務實地回到現代,活在當下,踏實地過眼前的生活。
定睛主耶穌不看憂慮
其實,聖經中有許多經文也是如此教導我們,例如「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馬太福音六章34節)
另外,還有更高段的,「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裡面活著,並且我如今在肉身活著,是因信神的兒子而活。」(加拉太書二章20節)。
在我們裡面活著的,不是別人,乃是基督,這樣的生活,該當如何審慎、敬虔?所以我們不只是「活在當下」,我們更要常常定睛在耶穌身上,時時回到主耶穌面前,而不是活在過去的懊悔,或是未來的憂懼中。
基督論壇報2011.10.13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