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客留言
choushenan@gmail.com

2012年7月20日 星期五

當代基督徒與次文化的對話(1)


2012-07-11基督教論壇報 | 王文基 (宣道會天母堂主任牧師)

耶穌的生命可以激勵今天的屬靈阿宅們多多走進有需要的人群中,用真愛與奉獻的精神關懷別人…

「次文化」這個名詞本身並不帶著負面的含義,它只是相對於所發展的社會主流文化而言;它是由美國都市社會學家費雪爾(Fischer)所創,原本是指一群人具有許多相似之社會與個人背景,這些人經過一段長時間的相處互動的結果,逐漸產生一種相互瞭解接受的規範、價值觀念、人生態度與生活方式,此種相互瞭解接受的規範與生活方式之統合,就稱為「次文化」。
 
當信仰遇上次文化時
一般來說,次文化的展現大多會呈現在面對事物的思想、態度、習慣、信仰及生活的方式等,可以說是種相對於主流文化的價值或信念,它亦是伴隨著主流文化而產生的另一種特殊價值觀念與行為,比如在職業、宗教、教育、國家、社會階級、性別和年齡等等,在不同性質的層面當中產生不同的文化。
 
因此,當我們放眼全球,基本上每一個社會都有它具有特色的次文化。而我們若把焦點放在台灣,則更明顯地發現生活中到處充斥著有趣的次文化特色。我們不難發現台灣近年來大量出現新的次文化族群的稱謂,身為一個活在此生此世、此情此境的基督徒,也許我們可以用基督教信仰的角度或視維來與之作對話與反思,從而提供一些建設性的批判,使我們所持守的信仰能夠向當今後現代多元的文化處境發出真理之聲。
 
因此,筆者期待藉著本文來為大家介紹十二個當今台灣最夯的次文化族群,每一個對該族群的稱謂都各具特色,而且非常貼近我們的日常生活。
 
這些族群的稱謂也許你覺得不陌生,但你可能壓根兒從來沒有想過它們跟基督徒的信仰及生活價值觀有何關係!
 
其實基督教信仰在西方歷史上的發展跟文化的進程息息相關,甚至形塑了西方傳統上所謂的主流文化;但是我們東方地區特別是在華人民族處境下,有關基督教與文化的關係這樣的課題仍然是充滿張力,期望我能夠用化繁為簡的表達力將這對話變得更有趣味和貼近真人性吧!
 
次文化對話之一:御宅族
當今台灣流行的「宅男」、「宅女」等用語,其原初的定義乃從「御宅族」的連用法而來。
 
「御宅族」的定義本為單指熱衷於次文化的人,但現在被廣泛指向熱衷動畫、漫畫或電腦遊戲(軟宅男)及電腦硬體、電腦進階技巧(硬宅男)的人。
 
「宅男」的原意就是男性御宅族,但是隨著人們的普遍使用,「宅」這個字的定義,已經被人直接聯想到中文字「宅=家」的用法,因此現在大部份的人使用「宅男」或「宅女」這個字眼,一般而言是指不善與人相處、或是整天待在家、生活圈只有自己的人。
 
但在使用方面,「用來自嘲」以及「用在他人」的意義是有所不同的;如果是在自稱「我是一個宅男」或是「我真是宅」的時候,代表的意義通常是「我足不出戶」或是「我看電視玩電腦一整天」等。
 
但是如果是用在他人身上,如「醒醒吧!宅男!」或是「你這個阿宅!」等的時候,其意義就是指只會幻想、放嘴砲、或是在家裡不出門與他人交際、不注重個人衛生等負面意義。換句話說,也可以說「宅男」是因應台灣文化的不同,而從日本文化「御宅族」中轉變而來的衍生詞。
 
宅男基督徒優缺點
二○○七年八月《天下雜誌》(379期)以「迎接宅世代」為主題作出一系列深入的探討,我自己做完「台灣大宅問」的問卷後竟然得到「阿宅指數中等,榮獲阿宅候選人!」我就在想:當「阿宅基督徒」有什麼關係嗎?
 
從好的方面來想,首先,宅在家中可以嘗試建立穩定的靈修生活,安靜身心;其次,阿宅可用電話及電腦msn關懷弟兄姊妹及親友,也可達至傳福音的果效!再者,阿宅也可以聽著mp3看屬靈書籍、用電腦在部落格寫些東西、找些有趣的資訊跟弟兄姊妹分享,也能增長見聞!
 
不過話說回來,太宅的話壞處也不少,譬如見到群體的場面就會全身不自在,一心想著快閃人,而且面對面的話匣子會突然失靈,跟在電腦前滔滔不絕的那樣子簡直判若兩人。
 
我猜耶穌的「宅」指數不高,衪倒是很平衡的調和群體關係與私人時間兩者。耶穌的生命可以激勵我們今天的屬靈阿宅們多多走進有需要的人群中,用真愛與奉獻的精神關懷別人,跳出自我封閉的框架,必定有一片天空等著你啊!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