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客留言
choushenan@gmail.com

2012年7月20日 星期五

《當代基督徒與次文化的對話 2》歸巢不出的尼特族


2012-07-18 基督教論壇報| 王文基(宣道會天母堂牧師)


「尼特族」是 NEET 在台灣的音譯,它的全稱是:Not currently engaged in Employment, Education or Training,最早用於英國,後來才使用在其他國家;它是指一些不就業、不升學進修、或不參與就業訓練,而終日無所事事的族群。
 
「尼特族」是普世性的社會問題,主要在發達國家的青年階層產生。在香港稱之為「雙失青年」(失學兼失業的青年);在美國稱為「歸巢族」,意指孩子畢業又回到家庭,繼續依靠父母的照顧及經濟支援;在中國大陸被稱為「啃老族」;而在台灣則被常稱為「米蟲」或「家裡蹲」!
 
隨著現代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大學畢業人數暴增,因為高學歷的心態,使他們不願意從事較低薪資的工作;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現代部分被稱為草莓族的青年吃不了苦,太辛勞的工作不願去從事,而要求工作輕鬆錢又多,於是就呈現出空等的狀態,沒工作也沒讀書。
 
其實,基督教信仰鼓勵我們尋找出人生的召命,也就是我們的人生使命和目的,然後全情投入。雖然每個人的尋求過程不同,但投身工作畢竟是人生階段性的使命,不應該拿外在的理由來當作限制自己的藉口,而變本加厲的成為極端的尼特族。
 
換個角度想,如果不小心當了「尼特族基督徒」怎麼辦?有時也許不見得一定是壞事,如果處理得當,也可以被神使用。首先,可以用這段時間沉澱自己的心靈,尋求神的旨意,想清楚自己真正想要什麼,與現實生活中有怎麼樣的關係和條件,然後預備自己重新出發。
 
其次,珍惜這段時間來裝備靈性,有人因此建立每天穩定的敬拜與靈修生活,也可以多投入在教會及團契小組中服事別人,或是關懷親朋好友、在各種人際關係上建立自己。
 
然而,尼特族式的生活過慣了,整個人會傾向頹廢派的,甚至消磨一個人的鬥志,更極端地會變成眼高手低及閒懶的人;我想耶穌一直在工作(木匠)、學習天父旨意、以及訓練門徒,他一定不是尼特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