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客留言
choushenan@gmail.com

2012年7月18日 星期三

也談“台北的天空偏黃又偏紅”


1997-06-22基督教論壇報


作者:劉鎮歐
細閱論壇報一六二五期言論版救傳會長洪善群先生的大作——“台北的天空偏黃又偏紅——談電視對青少年的影響”,心中深有所感。今日’在影像傳媒主導、甚至形塑一切娛樂、消費、文化、教育、以及價值構建的時代,大部份的人對於這些影像節目,都是非常被動地接收,毫無批判能力地被這些傳媒所構建的影像洗腦,很少人會分析它們如何操縱或改變我們的價值觀。
本文將以電視為例,探討電視媒體的特徵、對社會的影響(主要集中在暴力節目的不良影響討論)、以及基督徒的回應與實踐之道,嚐試作一粗淺的探討,盼望達到拋磚引玉之效。
首先,根據傳播與社會學者的?究報告指出,電視媒體具有下述二項特徵:
一、電視是以符號的消費,取代人們公共行動的能力。
資本主義所營造的社會情境,是環繞“消費者身分”與“公民身分”的認同所展開的競爭。“公民身分”強調身?主體的人,應竭盡所能透過媒介傳遞的資訊,養成洞析事物的能力,進而改善並解決我們的社會問題。
但是,事實上媒體在商業廣告邏輯的運作之下,不斷地誇示“消費者身分”,鼓勵人們以個人的消費解決眾人的問題,萎縮人們的思考和行動空間;使得媒體不再具有公共事務的屬性,而以符號的消費取代公共的行動。
二、形塑消費影像富人與窮人的“雙元結構”。
在發展日益精進的媒體時代,大多數社會低下階層、或是缺乏文化資本的人,往往偏向觀看大量同質化、娛樂性的節目,形成所謂的“消費影像的窮人”。
相對地,對於社會中高階層、或是具有媒體素養的人,他們透過節目頻道的方式得到豐富多元的選擇權力,更加確立自己是社會行動的主體,形成所謂的“消費影像的富人”。這樣的發展,正是社會貧富差距的過程,複製各社會階層的生活條件與實質,進而鞏固社會階級的固著性(葉至誠著,《?變的社會》,頁590-591)。
影像暴力麻木人心
此外,近二十年的電視媒體發展,因社會變革、經濟、以及資訊科技等因素帶動之下,訊息來源已變得多元化,因而使得節目製作走向“分眾化”。電視媒體為吸引與掌控觀眾的脾胃,常以內容風格標新立異和刺激肉慾感官的節目,吸引觀眾不再轉台,特別是暴力節目的盛行。
美國知名的影評人麥可·米德維(MichaelMedved)在其警世名著《顛覆好萊塢——大眾文化與傳統之戰》(Hollywoodvs.America——PopularCultureAndTheWaronTraditionalValues)提出爆炸性的觀點,詳細檢視好萊塢是如何藉其所製作的電影、電視、以及MTV節目,痳痺人民的心靈;因為這些包裝精美的節目都加劇了我們所面對的社會問題,從青少年懷孕到街頭暴力。
麥可·米德維經過多年鍥而不捨地對影像傳媒的暴力內容,做仔細的觀察和分析,驚人地發現到影像暴力的質與量,已有巨大的惡劣變化。影像流行文化在不安全與對暴力題材偏執的推波助瀾之下,由於“世界性的觀影認同”態度,已促使犯罪活動層次的升高;因為大家對暴力犯罪心生恐懼,導致一般人都抱持“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心態和做法,而這種態度又助長了社會犯罪的發生。根據傳播和社會犯罪者長期的苦心研究,發現長期曝受暴力影像的人,特別是小孩和青少年,會出現下述四種行為影響:
1.日漸加重的暴力影像口味
對於日積月累地曝受於暴力影像的觀眾而言,已造成“血腥痳痺效果”,唯有日漸加重暴力的口味,才能體驗/感受到暴力飢渴中的快感。
2.產生直接的攻擊行為效應
可觀察到的直接效應包括:日漸增加的攻擊性態度和行為,以及深信以攻擊侵略的方式是解決人際衝突的好方法。
3.對他人傷痛日漸麻木
根據學者的研究報告指出,即使長期觀賞暴力性節目的人行為上未變得更加暴力,亦會變得對現實生活中暴力受害者的傷痛,日漸麻木,漠不關心;以致於逐漸容忍社會暴力的層次漸增,因而逐漸失去感受驚嚇和傷痛的能力。
4.心生“殘酷世界”併發症(“meanworld”syndrome)
與上述描述相反的反應,便是心生“殘酷世界”併發症。覺得世界變得愈來愈危險,宛如電影和電視影集節目所描述的暴力一般,因而變得日益小心,過度自我保護,遠避一切會產生暴力事件的地方,深怕自己成為下一個受害者。
參與意識形態的角力
最後,在面對電視影像傳媒主導大眾文化走向的時代,教會應擺脫過往“置身文化之外”與“對抗文化”的心態,應積極採取互動與“交涉”(negotiation)的態度去面對教會外的其他群體,然後在所處的社會文化基礎上,發掘和參與一場一場的意識形態(而非單是“意識不良”)的角力。“參與”並非是“傳福音”,而是親身去“讀”、“寫”電視文化流行史;這可從三種不同的身份去盡力實踐:
一、作為受眾
積極參與電視節目的閱讀,追尋作品的意義,探索根植於文化深層的“神話”(myth),並加以反省和批判。
二、作為評論者
應對社會生產、文化創作、以及受?反應要有深入的了解和掌握,綜合“文化研究”的貢獻,採行多層次的閱讀,剖析文化商品生產到意識形態構建的過程,供一般大?作?閱讀的參考;但是,最好要避免:
1.扮演道德教化者的角色,2.採取置身事外旁觀者的態度;反之應是採行“視域融合”(fusionofhorizons)的精神,並對電視文化意識形態進行深度的剖析。
三、作為創作者
應採取“共棲”(symbiosis)的態度,不可自絕於文化;並自所處的社會文化環境中擷取靈感,作為創作的資源。作品中的情感應真實流露,並擺脫“道德教化”和“救贖主情結”的包袱,活透並寫盡人生的悲苦困頓,使得基督成為現代人的“人生提問”,進而引導大眾思考基督是否應成為現代人的“人生答案”(翁偉微與黎肖嫻著,〈媒介國民〉,頁10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