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客留言
choushenan@gmail.com

2012年7月18日 星期三

基督教的美麗與哀愁 試析基督教會和文學藝術的關係(上)~莫非


2010-02-23基督教論壇報

基督教到底有沒有文學與藝術?這可有得爭論。但有一點卻無須爭議,基督教文學藝術在現代主流文化裡,可以說是缺席了。反過來說,文學藝術在現今的基督教信仰裡,也似乎是隱形了。

這大約可以從一個信徒的天路歷程裡看出。大部分信徒自信主後,所思考與追求的主要是真理和行善,美的欣賞向來很少在講台上教導,或在屬靈操練裡存在過。大部分牧者也尚未有意識地思考過,文學藝術在創造裡的地位,以及文學藝術與人性深處息息相關的重要性。

文化裡缺席,教會裡隱形
因著忽略與漠視,文學藝術在基督教信仰裡「存在不存在」?從來就不是個問題。現有福音教會不斷努力的,大部分是在怎樣裝備信徒參與永恆,卻未準備信徒參與文化,扮演一個活潑生動的角色。在大眾文化媒體裡,作家、畫家、演員或舞蹈家等,可說無論中西,都缺少屬靈藝術工作者的典範。

這對現代基督徒創作者帶來許多困惑。不論藝術、文學或戲劇,每當一位創作者受洗歸入神的名下後,便好像夾縫裡的孤兒,不知該如何為自己定位?文學藝術是正道還是非正道?對自己的熱愛,是要獻出為神所用?還是要隱藏不露免得引起教會的爭論?這方面也沒有太多基督徒前人足跡可以追隨。

結果,常常只好一切為二,變成聖俗兩分,讓宗教歸宗教,文學藝術歸世俗世界。有時,還會覺得教會裡是否有個階層制度?全時間傳福音的傳道人在上,帶職事奉在中間,平信徒在下,文學藝術創作者則處於最下面?

基督徒似乎也不大需要藝術。很少基督徒會收集藝術品,因為操練簡樸生活;不看戲,不讀小說,因為認為內容多半邪惡彎曲。跳舞被普遍視為比較適合孩子,流行音樂則可能有拜魔鬼或虛無談愛的傾向。大部分流行文化,被認為是來自世俗社會,怕會污染基督徒的靈命,無法餵養靈魂。所有會讓基督徒分心,無法讀經、禱告做見證的,也都應該逃避。因此,基督教教會裡看不到雕刻藝術裝飾,以便會眾可以心無旁鶩敬拜主。

偶而文學藝術被用之時,卻又專為傳福音,藝術功用被減縮為「傳聲器」,以為如此便可打動更多的人心。於是故事成為裹著糖衣的「好消息」,電影成為紙糊基督聖徒傳,沒有掙扎,且句句吐出皆箴言。寫出的文章,則最好能刊登在基督教刊物上,探討信仰給教會圈內的基督徒看。

如此,沒環境沒條件又缺土壤,如何能開得出基督教文學藝術的燦爛花朵?基督教文學藝術因而普遍呈現出次等創作,這又如何能把上帝的偉大榮美真實地呈現呢?當宗教刊物或電視節目一擺出來,就是灰樸樸一片,呈現出的基督徒生命脫離不了屬靈公式老套,又如何吸引人來渴慕參與呢?基督教文學藝術是否就只能成為文化中的「次文化」呢?無需經過世俗文藝批評等專業檢驗,只在自己人圈子裡流傳就好?老實說,不論教會裡或教會外,也不大有人過問。

然而,基督教入華已經兩百年了,這兩百年華人教會一直處於開疆拓土的階段。我們忙於建設教會、植堂,積極地於傳福音,使萬民作主的門徒,這使得華人教會一直著重在務實的牧會和宣教方面的拓展。有點像任何王朝建國的初期,想的全是如何打天下,怎樣在靈魂裡搶灘。

但兩百年後,華人教會是否應有不同階段的思考呢?比如說如何讓信仰在華人文化中更深地生根,如何讓信仰在信徒生活裡作更普遍的應用,如何不只停留在教導信徒要怎麼為基督死,更包括要教導信徒怎樣為主而活。這些就離不了建立更深刻的基督教屬靈文化。

然而要建立整全又深邃的屬靈文化,就脫離不了文字和語言。這其中文學藝術更是文化裡的重要承載體,不可缺席。其實,基督教也不是沒有過輝煌燦爛的文學藝術時代。今天之所以會在教會裡隱形至幾乎絕跡,其來有自,要追溯到基督教的教會歷史裡。

追本溯源,會發現在基督教信仰裡,文學藝術也曾有過一大段的美麗,但後來卻進入上不了檯面,且受到極為暴烈打壓的哀愁,為什麼呢?這和新教改革運動的產生,脫離不了關係。

基督教的美麗
寫《形象》(Image)一書的作者特恩爾(Steve Turner)認為,阻攔基督教信仰影響主流文化的最大原因,是一般人對基督教文學藝術的看法。一般對基督教文學藝術的認識屬於狹義,認為作品裡應該明目張膽地談宗教,傳福音。這樣前提下,基督教文學藝術往往不以重生眼光來看整個世界、全人類的生命,而是著重在聖經故事、聖徒、殉道者,或者個人與基督的關係(註1)。

這在以基督教文化為主流,凡事都憑基督教信仰提供生命答案的文明裡,自然會大大開放出璀燦的花朵,像但丁的《神曲》,米開朗基羅畫出《最後的審判》等偉大創作。他們對上帝和撒旦,天堂和地獄,死亡和審判等的假設,都不會引起太大的爭議。因為活在那樣一個時代裡,大部分人對人從哪裡來, 要往哪裡去,沒有第二種的解釋。

因此,從康士坦丁大帝到啟蒙運動這段時間裡,基督教可說主導了所有文學藝術。教會對生活各面有權威式的教導和影響,整個文化也是以「上帝」為中心(相較後來文藝復興、啟蒙運動漸轉為以「人」為中心)。也許那時也有許多沒有屬靈生命的基督徒,和現在的非信徒一樣多,但他們對生命的了解卻無論如何脫離不了創造、墮落和救贖。畫家筆下出現最多的繪畫主題,就是聖母和聖嬰、十字架,以及地獄的磨難。

初時禁雕刻以免偶像崇拜
然而在耶穌死而復活又升天後的兩百年間,基督徒曾是極端小眾。那時的教堂裡並無顯著的宗教藝術,敬拜之處也沒有畫像、雕刻或任何特殊建築的特色,基督徒家中也更無祭壇或聖像。如果一位畫家或雕刻家信主後,只會受鼓勵在各自生活領域裡,照常發揮他們的創意和才華,信仰中卻無任何可容納的餘地。

但也不能說完全沒有基督教藝術,至少有一百年間,基督徒在羅馬地下穴窟裡曾雕刻一些象徵符號(註2):魚、鴿子、棕櫚樹、錨、牧羊人和重要的字母,或以舊約聖經故事裝飾一些墳墓。但他們卻被嚴禁刻畫上帝或耶穌像,以和外邦人的偶像崇拜有別。基督徒還曾因此受到當代異教人的嘲弄,以為沒有任何物質形象彰顯的信仰,如何帶領會眾敬拜朝聖?

當時基督徒之所以會禁止創作任何傳統的宗教雕刻,是出於舊約裡的禁止雕刻偶像(出埃及記二十章4節)。經文中強調禁止偶像崇拜,以免竊取上帝的榮耀。這裡面也內含另一推論式的警告,就是墮落之人永遠不可嘗試刻畫神靈或聖潔。教會裡唯一需要擁有的「神的形象」,就存在於每個人的內心裡。

羅馬帝國對基督教的影響
四世紀時,羅馬帝國接受基督教信仰為國教,基督教由此漸深受羅馬帝國所特有的裝飾藝術影響,從嚴格的信仰詮釋中被解套出來。

當時羅馬帝國的權勢,是透過各樣雕刻和宏偉建築來彰顯。康士坦丁大帝強烈地認為教會也應該有樣學樣。曾被迫害過的基督徒,現被賦予新的身分,可以在教會牆壁上描繪聖經故事,他們也熱切地想為有異教背景的基督徒提供豐富的宗教經驗。此時,基督徒家中也開始被允許擁有私人神龕,同時鼓勵向聖母馬利亞與眾聖徒等雕像禱告。

在這新的風氣裡,基督教藝術開始發展了。初時,對聖像的認知,只是用看得見的形象幫助人能凝聚注意力來敬拜,或作為對文盲傳遞神學真理的媒介。但不知何時起,敬拜的媒介和受敬拜的對象之間,界線開始模糊了。聖像師所畫出或雕刻出來的基督像或聖徒像,成為天地間的一個接觸點。

當代教會史學家查維克(Owen Chadwick)指出,聖像不再只是木頭上的一個像,也被視為與所刻畫的主體有靈裡連結,可接收所有對那聖徒的敬拜和禱告,再轉而把聖徒對跟前祈禱者的祝福傳遞出去。它把一位聖徒引見給了靈魂。(註3)
八世紀時,教會本身對聖像的角色開始感覺不安。因為聖像支持派主張,每一位成為基督裡的人,上帝都會建立一個在先的對象,賦與物質形式通向神聖,藝術家的才華與造像材料也都是來自上帝的恩賜。

 聖像反對派則辯稱,不論是針對上帝或環繞其旁的馬利亞、眾聖徒,要描畫神聖榮耀基本上就不可能。787年的大公會議裡,終於裁決認同聖像支持派,但帶有多面保留地宣佈聖像可以被用來代表聖徒,但不能作為偶像崇拜,因為只有上帝可以被崇拜。雕刻的聖像則被完全禁止,因為過去一世紀裡有些違反常情的濫用(註4)。 (未完待續)(註:1. Steve Turner Imagine (Illinois Inter Varsity Press 2001)p23。

2. Steve Turner Imagine (Illinois Inter Varsity Press 2001)p24。

3. Owen Chadwick A History of Christianity(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95)。

4. Steve Turner Imagine (Illinois Inter Varsity Press 2001)p25)。

◎莫非/創世紀文字培訓書苑負責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