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客留言
choushenan@gmail.com

2012年8月27日 星期一

電影"樹上的父親"


體驗生命的驚嚇感,是一瞬間的刺激、是永恆的眷念、是……

在家中排行老三的小女孩與女同學放學途中特意到火車軌下埋伏,當火車經過軌道,轟隆的巨響,伴著她們的尖叫。與《陽光練習曲》故意挑戰死亡的驚嚇情境不同,卻都是釋放內心的恐懼。此時,爸爸開車經過,載她返家。這一路顯見父女情;這一路,即將安抵家門前,爸爸撫著手臂,勉力將車子滑向家園前的大樹下;這一刻,爸爸已因突發的心臟病去世。小女孩是目睹者,死亡靠她如此近,大樹,成了她依託的對象,她執意認為爸爸的靈就在樹上,守候她、教她功課、與她談心、看護家人…。

媽媽夏綠蒂甘絲柏(以《撒旦的情與慾》獲坎城影后)陷入極度的沉緬,攤在床上,凌亂的家表面運作著,即使她起身振作觀照三子一女,這個家,如同被大樹侵蝕的水管,家中成員的情緒各自擴張,每人都有各自處理哀傷的應對法。老大對妹妹說:「不是只有妳想念爸爸。」小孩對父母愛誰,也各有心思,老二老三討論著爸媽其實是最愛誰。

第一次沒有爸爸的聖誕節,小女孩堅持不讓媽媽的老闆(也是媽媽在爸爸過世後的新對象)參與,他的兄弟們並不反對這名熱心的男人。離家數天,缺水的大樹,是因為老二引水管悄悄澆灌?是大樹之靈歡迎家人返回?大樹開滿各色的小花朵,四處攀爬,延繞房子四周,形成美麗的花園景象。小女孩堅持與大樹共眠,點燃的小夜燈,與懸掛的心愛飾品,形成最溫馨的夢幻奇地。然而,美好的人事物終需一別,大樹因已破壞屋子的安全,甚至危急附近鄰居,而該被剷除?樹,在老二釘上釘子時,流出的白色樹脂,是爸爸的淚?他輕灑的土,是象徵爸爸的魂。想念爸爸的心無處不在、卻又該如何安放?

  夫妻恩愛相依的景像時時浮現、共建的家園有大樹有吊床、有孩子們奔跑的童年。媽媽在酒吧擲飛鏢時,與老闆談心回憶:我媽媽離開我們了,她是英國人,不是法國人,卻去了法國。爸爸才是法國人,我跟著他的銷售工作四處為家,最後到了這裡定居,常在這家酒吧等爸爸,我不想再等下去…就是在這裡,遇見了先生,我們並不是一見鍾情,但我已不記得沒有孩子前的生活。

  這段話,可以讀出她冀求穩定的家園與長期的失落感。

為了樹的去留,老三的執拗,激起她更護衛女兒與大樹,大樹不鏟除了,卻因天災一併與家園於一夜間毀敗。天災,幫他們做了決定,也讓他們齊心面對。爸爸死後,不會說話的老么,因「我不想死」而開口。一家五口狼狽的身影,似乎找到了平衡點。離去,會是重生的開始。

這部電影由小說改編、澳洲取景、鏡頭如一幅幅瑰麗又傷感的圖畫、配樂沉靜。女導演茱莉貝托恰麗繼《讓愛飛翔》,又是一部講述家人去世的至痛,細微地刻畫哀中帶溫暖的親情。出現的家族生命樹圖畫、小女孩與同學想像自己到某年齡時的狀態…是鋪陳生命的去處,任心安落。




( 幼獅文藝雜誌 )

2012/8/25國語日報
思念父親 ~ 等待新生的希望  /  文:謝鴻文
[看一看,想一想]
1.母親與水電行老板日久生情,席夢不滿的情緒可以被理解,但絕不可以做出危害自己或他人的行為,如果換成是你,你會怎麼做?
2.老樹的毀滅,也象徵著父親的靈魂真的離開了.如果你是席夢,你會如何和父親告別?
3.一場風雨摧毀了百年老樹,也摧毀了主角的家園,主角一家人選擇離開,另覓新的住所,如果是你,你捨得離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