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客留言
choushenan@gmail.com

2012年8月28日 星期二

受造物的有限與無限


2010-01-05基督教論壇報

◎劉議鴻導演
科幻電影裡最迷人的地方,莫過於對未知領域的探索與想像,當我們往前跨一步,常常才會發現到有更多的黑盒子;當我們以為找到了一個答案,其實是看見了更多的問題,知道自己有多麼渺小。「隱祕的事是屬耶和華」(申命記二十九章29節)。人類被囿於有限裡,看見的有限,知道的有限。按著我們有限的智慧、眼光和官能,我們所能理解的事情還是少得可憐。

所以當約伯想要為他的遭遇找到一個答案時,神用更多的問題反問他:「你能繫住昴星的結嗎?能解開參星的帶嗎?…你知道天的定例嗎?能使地歸在天的權下嗎?…」「你知道獅子、老鷹、河馬、鱷魚…嗎?你會造嗎?…」約伯見著造物主,才看見自己的愚昧,懊悔自己自以為是的想法與說法,於是只好用手摀口,說:「誰用無知的言語使你的旨意隱藏呢?我所說的是我不明白的;這些事太奇妙,是我不知道的」(參約伯記)。

所以我也常認為一部好電影,尤其是科幻電影,在帶我們去大開眼界之後,應該是要留給我們更多的問題,好讓我們承認:「這些事太奇妙,是我不知道的」。1968年由大導演庫伯力克所拍的《2001太空漫遊》就留下許多問號給我們。

好電影留下問題引發思考
當人類科技已進步到太空梭可由 HAL9000 的超級電腦控制,但誰知道旅途中,電腦哈爾某次失誤後為奪取控制權,分別殺害三名正冬眠中的太空人,還有想把它關機的法蘭克。倖存的大衛,進入記憶大腦中心,試圖阻止被繼續操控。就在當下,大衛發現木星最終的秘密任務被設定為只有電腦知道,諷刺的發展,人類從操控者變成被操控者。

科技能滿足人類嗎?科技能為人類帶來幸福嗎?我們看到藉由科技人類似乎擴張了生活領域,即使一般人沒辦法享受太空漫遊,但網路漫遊總可以。

透過網路通訊,整個地球上的人幾乎可以隨時串成一個網,不只文字、聲音,連影像都可即時傳遞,空間的隔閡被打破,人跟人之間可以更自由自在地交通,可是這樣的便利有為人類提升快樂指數嗎?電子科技的進步是更深化了人與人之間愛的關係與連結,還是把人從真實的關係中抽出來和機器連結、「不能沒有你」地終日綁在一起?是使人類的心靈更加自由,還是將人類的心思意念窄化並規格化於電子世界裡?這些都是太奇妙的事,是我們所不能知道的。

從真實關係抽離?
文明終究要把我們帶到哪裡去?在電影《2001太空漫遊》中從片首一隻抓了狂的猿猴拿了大骨頭,死命地敲打死在大地上的動物骨骸,經典的交響曲隨著牠的敲打,一根根骨頭被拋至空中,然後劇情穿越時空來到幾百萬年後的太空時代,太空梭在無垠的星空中漫遊,經過了幾百萬年文明的洗禮,我們還是不知道「文明」真正的目的地在哪裡。最可怕的是片尾這位倖存的太空人大衛的處境──不知道超級電腦在想什麼?不知道「人工智慧」操控下的太空梭要將他帶往何處?大衛充滿恐懼。人之所以會恐懼是因為面對了未知、不可知、無法掌控、無法理解之事物。

人類打造出來的科技文明如今變成有「位格」(personality)、有「權柄」(authority)的主宰,這是怎麼回事?怎麼能不叫人恐懼?太空梭繼續往無邊無際的外太空裡去,大衛怎能不恐懼?你能明白無限嗎?你能理解永恆嗎?面對無限,有限的人怎能不恐懼呢?就如聖經上說的:「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我想這種對永恆無限的恐懼不但沒有不好,還可能是觸摸到智慧的開端呢。

對永恆有無限的恐懼
庫伯力克的電影常常充滿哲思,他喜歡丟出問題,不給答案。原著亞瑟克拉克曾表示:「如果觀眾完全理解本片,證明我們失敗了;事實上我們希望藉由本片激發更多問題」。有些人喜歡肯定句,對什麼事情似乎都很快地給出定見、判語,或許這樣的生命態度距離智慧最遠,對永恆最無知。人若思想到永恆怎能不敬畏、害怕呢?我就曾經對永恆非常害怕過,因為當我想到如果在永生裡我是永無止盡地在活我這個人,哇!那真是恐怖的咒詛!我想我可能會渴望跳入火湖裡吧,哈哈!

「永遠一個樣子存在」,即使是具有永恆不變的忠心、善良與順服,這是完美還是咒詛?這個問題又難倒我們了,不得不學約伯回答:「這些事太奇妙,是我不知道的」。庫伯力克一直想拍的一個題材,後來因為過世沒拍成,於是另一個大導演史蒂芬史匹柏接手將它完成的電影《A.I.人工智慧》丟出了這麼一個問號。虛擬電子製造公司打造出一個能夠付出真愛的機器人,他的名字也叫「大衛」。

這個大衛永遠一個樣子,但是最可怕的是他不像我們的生命可以有個終點。當地球遭大劫,人類文明跟著人類一同毀滅時,這個大衛依然醒著(活著),他的主人早就不在了,但是他仍然渴望得著主人的愛,因為他的基因(程式)永遠不會改變。若就戲劇的角度來看,這真是一場悲劇了。佛洛伊德說:「人類永恆的幸福是永遠不可能的事情。」我想這部電影也給我們看到所有受造物(機器人也算吧!),永恆的幸福是永遠不可能的事情。

盼得享神兒女的自由
受造物在嘆息,因為活在虛空之中。我們越活越會覺悟到世界的無常,好的壞的都在毀壞,於是渴望追求永恆,但是稍稍盪到永恆的邊緣,我們又會無法承受。所以有人說:「是什麼使人成為受苦最多的受造物呢?是因為他一腳踏在有限上面,另一腳在無限上面,而他在兩個世界中被撕扯著」。聖經上從神來的啟示這麼說:「因為受造之物服在虛空之下,不是自己願意,乃是因那叫他如此的。但受造之物仍然指望脫離敗壞的轄制,得享神兒女自由的榮耀。我們知道,一切受造之物一同歎息,勞苦,直到如今」(羅馬書八章20~22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