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客留言
choushenan@gmail.com

2012年8月27日 星期一

《火線交錯》-有口難言愛與愁


2007-01-20基督教論壇報

  【作者:陳俊榮(春暉電影公司總經理)】   
一把多年前送給突尼西亞嚮導的舊式來福槍﹐竟在多年後引起一起傷人國際事件﹐而連接起突尼西亞﹑墨西哥﹑美國與日本各地糾纏不解的故事。

 串連所有故事的癥結點﹐在於彼此之間的溝通不良。不僅因為語言不同造成隔閡﹐即便是至親-夫妻﹐父女﹐即便使用相同語言﹐彼此更是互不理解﹔因為心裡的沙﹐蒙蔽了雙眼。

 所有的情節都從溝通不良產生﹐讓人聯想到聖經記載上古人類所造的巴別塔﹐這也是何以導演將片名取作巴別塔(Babel)。

 繼《靈魂的重量》後﹐墨西哥導演阿利安卓崗札雷伊納利圖在《火線交錯》裡﹐再次展現優秀的切割敘事手法﹐將多段劇情連結出巴別塔所代表的深刻寓意。

無預警的槍響
 電影始於一把槍﹐轉手賣到突尼西亞牧羊家庭。一日﹐牧羊的少年們打賭誰可打到遠方的遊覽車﹐兩聲槍響﹐戲劇性地揭開故事的序幕。

 遊覽車裡﹐有對由布萊德彼特與凱特布蘭琪演出的夫妻。毫無預警地﹐妻子中槍了。遊覽車不得不開到最近的村莊求援。原先充滿同情的遊客﹐隨著時間流逝﹐心理產生變化﹕為什麼我們要留在這﹖而丈夫一心只為妻子傷勢焦急﹐無形中﹐雙方產生衝突點。

 意外引起美國官方注意﹐懷疑是恐怖份子所為﹐國際刑警查得槍枝來自日本﹐故事因而連結到日本﹐一個母親自殺身亡﹐女兒聾啞的單親家庭。

 聾啞女兒由於本身的殘障與外界交流困難﹐讓她覺得這輩子沒有人能夠愛她。也因為父女溝通不良﹐使得她對父親的關心視而不見。然而﹐在導演的安排之下﹐藉由查案警察的介入﹐這把槍將少女的心扉打開了。

 美國夫妻將孩子託給墨西哥保母照顧﹐保母為了參加兒子的婚禮﹐帶著小孩非法返墨。回美時﹐偏遇邊境警察多方刁難。語言不通加上心中的疑惑﹐保母的姪兒開車逃亡﹐途中將保母與孩子丟在曠野。求救時﹐保母遇到警察也無法說明﹐只被認定是偷渡客。

配樂充滿民俗風情
 而事件的禍首-牧羊家庭﹐父親為了保護兒子﹐一起逃亡﹔正如當年亞當犯了罪便開始躲避上帝一般。警察卻因而更認為他們是罪犯﹐雙方沒有任何溝通的機會﹐展開一場槍戰…
 美國夫妻終於獲救﹐陪他們走過黑暗的是個熱心的突尼西亞人。最後﹐丈夫拿著一把鈔票要給他﹐他連拿都不拿。此情節令我動容﹐我想到路加福音十章中好撒馬利亞人的故事﹐誰是落在強盜手中的人的鄰舍﹖耶穌說愛鄰舍如愛己的心﹐是不分種族的。

 陪襯影片的配樂充滿當地民俗風情。日本為時下日本年輕人麻醉自己的音樂﹐充斥不知方向為何的徬徨。對應突尼西亞清苦的環境生活﹐所配置的音樂充滿對大地的無奈與幽思。墨西哥的襯底音樂洋溢著享受生命﹑愛的熱情﹔當保母與孩子無助時﹐音樂又轉為對人生的吶喊。

編按﹕美國時間23日頒發的64屆金球獎﹐入圍7獎項的《火線交錯》已榮獲劇情類最佳影片﹐其餘得獎名單如下﹕
喜劇類最佳影片﹕《夢幻女郎》
最佳導演﹕馬丁史柯西斯
最佳劇本﹕《黛妃與女皇》
劇情類最佳男主角﹕佛瑞斯惠特克
劇情類最佳女主角﹕海倫米倫
喜劇類最佳男主角﹕莎夏巴樂柯漢
喜劇類最佳女主角﹕梅莉史翠普
最佳男配角﹕艾迪墨菲
最佳女配角﹕珍妮佛哈德森
最佳配樂﹕《The Painted Veil》
最佳原創歌曲﹕《快樂腳》
最佳外語片﹕《來自硫磺島的信》
最佳動畫片﹕《汽車總動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