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1-15基督教論壇報
有一部相當可愛的挪威片《郵差不按鈴》(Juck Mail),由Pal Sletaune於1997執導,曾經在台灣市面上發行,但現在卻已在出租店、販賣店都消匿蹤跡。
我之喜歡《郵差不按鈴》這部電影,是因為裡面的主角洛伊還挺像Kuso一族的,導演很傳神地將這種無俚頭生活中、仍隱隱渴望著意義追尋的小人物,透過一個小郵差表現出來。
面對Kuso世代,我們可能會討厭他們愛把惡搞當真理,生活得毫不認真;但是當我們看不順眼想教訓他們,恰好就會使Kuso族變得更Kuso。
Kuso惡搞,只是在反抗著上一代的缺乏想像力與幽默感,甚至,他們會用惡搞的方式追尋他們渴望的認真生活,只是,他們惡搞的過程,真的會讓我們無法辨識,他們的惡搞會帶他們走向哪裡。
散漫混日子的郵差
《郵差不按鈴》中的主角是個郵差,名叫洛伊。洛伊跟其他郵差相較,還算是聰明的﹔只是生活過得很惡搞,他散漫地混日子,並且一點也不敬業地,拿郵件開開玩笑娛樂自己──他會偷拆郵件、窺視別人的隱私。
洛伊不知道為什麼要對事情認真!之前的社會版頭條,不就是某個警衛因著值勤太認真,被搶匪打得生命垂危?壞人不是一直沒抓到嗎?這正是上一代人丟給他的社會環境,上一代又給過什麼答案?那麼,對生活認真的意義在哪呢?
洛伊在這麼多拆開信件偷窺隱私的過程中,注意到一個需要助聽器才能聽見聲音的女人莉娜。
嚴格來說,莉娜是另一個偷窺者,因為她會讀唇語。莉娜嚴重重聽,若沒有助聽器,跟世界所有的聲音是隔絕的,所以她利用讀唇語,進入她置身的世界。因此,她也無法不成為一個偷窺者,她經常在角落,透過唇語,讀到別人的秘密。
有生以來第一次主動
當然,洛伊的窺視,和莉娜的窺視,本質上並不相同。
洛伊從窺視莉娜的信、到偷進她家窺視她的生活,最後發現莉娜背負著一個重擔:基於莉娜跟搶匪曾經是男女朋友,莉娜自覺那生命垂危的警衛,她有責任援助,她跟搶匪男友翻臉、讓自己牽連進黑社會的鬥爭,只為了承擔責任。
虛無散漫毫無方向目標的洛伊,一直認定自己是活在「壞人永遠抓不到」的社會,從來沒有對任何事積極過…,但莉娜彷彿是在透過身體力行給他另一個生活的視野角度,於是洛伊生命中第一次,主動介入一樁跟他原本無關的事,為了莉娜,他幫莉娜鬥起搶匪來。
這部電影不是英雄美人片,洛伊戰勝搶匪與其說是出於個人的英勇,毋寧說是有太多巧合導致他僥倖地擺平了搶匪,但他冒險犯難救莉娜,儘管笨拙,卻是違反虛無頹廢散漫個性,呈現出一片摯誠。
危機過去後,莉娜知道洛伊會捲入,是因為他偷窺所以知道秘密,而他偷窺的對象正是她,莉娜馬上刷他一巴掌,離去。
她離開,洛伊在後頭跟著。莉娜問:「你為何跟著我?」他說:「我不知道。」仍繼續跟著她。莉娜問:「你要一直跟著?」他無厘頭回答:「或許吧。」
電影結束在這裡。
從頹廢虛無中脫困
整體電影敘事刻意呈現著郵差洛伊生活的不經意、平凡與無厘頭。洛伊因為生活窮極無聊,想給自己一點樂子,便偷窺別人信件。碰到了莉娜後從注意、好奇、偷窺到涉入她的困境幫她脫困,完全是違反虛無頹廢的一種非理性情感。片尾的問答,也充分呈現出洛伊對莉娜超級無厘頭卻很摯誠的心意。
Kuso的洛伊,有他的特色、有他的可愛,他的頹廢固然讓人忍不住生氣,可是他能被莉娜這個善良、不想傷人的女孩莫名其妙的電到,也多少反映出來,他其實並不喜歡自己頹廢,他還是渴望有某種能擺脫虛無的目標方向,只是他沒有找到,因此他也無能擺脫。直到他遇到莉娜。
為莉娜大戰搶匪,雖獲得小小的一樁勝利,卻是完全不能把功勞歸給自己的勝利,但這過程多少也讓洛伊嘗到走出頹廢虛無的力量、有目標、有方向的價值感。但這一切的源頭卻是莉娜,所以他無厘頭地跟著莉娜,不想被她擺脫。
但他也就此從頹廢虛無中脫困了。
我之喜歡《郵差不按鈴》這部電影,是因為裡面的主角洛伊還挺像Kuso一族的,導演很傳神地將這種無俚頭生活中、仍隱隱渴望著意義追尋的小人物,透過一個小郵差表現出來。
面對Kuso世代,我們可能會討厭他們愛把惡搞當真理,生活得毫不認真;但是當我們看不順眼想教訓他們,恰好就會使Kuso族變得更Kuso。
Kuso惡搞,只是在反抗著上一代的缺乏想像力與幽默感,甚至,他們會用惡搞的方式追尋他們渴望的認真生活,只是,他們惡搞的過程,真的會讓我們無法辨識,他們的惡搞會帶他們走向哪裡。
散漫混日子的郵差
《郵差不按鈴》中的主角是個郵差,名叫洛伊。洛伊跟其他郵差相較,還算是聰明的﹔只是生活過得很惡搞,他散漫地混日子,並且一點也不敬業地,拿郵件開開玩笑娛樂自己──他會偷拆郵件、窺視別人的隱私。
洛伊不知道為什麼要對事情認真!之前的社會版頭條,不就是某個警衛因著值勤太認真,被搶匪打得生命垂危?壞人不是一直沒抓到嗎?這正是上一代人丟給他的社會環境,上一代又給過什麼答案?那麼,對生活認真的意義在哪呢?
洛伊在這麼多拆開信件偷窺隱私的過程中,注意到一個需要助聽器才能聽見聲音的女人莉娜。
嚴格來說,莉娜是另一個偷窺者,因為她會讀唇語。莉娜嚴重重聽,若沒有助聽器,跟世界所有的聲音是隔絕的,所以她利用讀唇語,進入她置身的世界。因此,她也無法不成為一個偷窺者,她經常在角落,透過唇語,讀到別人的秘密。
有生以來第一次主動
當然,洛伊的窺視,和莉娜的窺視,本質上並不相同。
洛伊從窺視莉娜的信、到偷進她家窺視她的生活,最後發現莉娜背負著一個重擔:基於莉娜跟搶匪曾經是男女朋友,莉娜自覺那生命垂危的警衛,她有責任援助,她跟搶匪男友翻臉、讓自己牽連進黑社會的鬥爭,只為了承擔責任。
虛無散漫毫無方向目標的洛伊,一直認定自己是活在「壞人永遠抓不到」的社會,從來沒有對任何事積極過…,但莉娜彷彿是在透過身體力行給他另一個生活的視野角度,於是洛伊生命中第一次,主動介入一樁跟他原本無關的事,為了莉娜,他幫莉娜鬥起搶匪來。
這部電影不是英雄美人片,洛伊戰勝搶匪與其說是出於個人的英勇,毋寧說是有太多巧合導致他僥倖地擺平了搶匪,但他冒險犯難救莉娜,儘管笨拙,卻是違反虛無頹廢散漫個性,呈現出一片摯誠。
危機過去後,莉娜知道洛伊會捲入,是因為他偷窺所以知道秘密,而他偷窺的對象正是她,莉娜馬上刷他一巴掌,離去。
她離開,洛伊在後頭跟著。莉娜問:「你為何跟著我?」他說:「我不知道。」仍繼續跟著她。莉娜問:「你要一直跟著?」他無厘頭回答:「或許吧。」
電影結束在這裡。
從頹廢虛無中脫困
整體電影敘事刻意呈現著郵差洛伊生活的不經意、平凡與無厘頭。洛伊因為生活窮極無聊,想給自己一點樂子,便偷窺別人信件。碰到了莉娜後從注意、好奇、偷窺到涉入她的困境幫她脫困,完全是違反虛無頹廢的一種非理性情感。片尾的問答,也充分呈現出洛伊對莉娜超級無厘頭卻很摯誠的心意。
Kuso的洛伊,有他的特色、有他的可愛,他的頹廢固然讓人忍不住生氣,可是他能被莉娜這個善良、不想傷人的女孩莫名其妙的電到,也多少反映出來,他其實並不喜歡自己頹廢,他還是渴望有某種能擺脫虛無的目標方向,只是他沒有找到,因此他也無能擺脫。直到他遇到莉娜。
為莉娜大戰搶匪,雖獲得小小的一樁勝利,卻是完全不能把功勞歸給自己的勝利,但這過程多少也讓洛伊嘗到走出頹廢虛無的力量、有目標、有方向的價值感。但這一切的源頭卻是莉娜,所以他無厘頭地跟著莉娜,不想被她擺脫。
但他也就此從頹廢虛無中脫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