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客留言
choushenan@gmail.com

2014年5月21日 星期三

這不是我說的


焦元溥/聯合晚報2013/11/19
以下對話出自【當代俄羅斯音樂家訪談錄】(人民音樂出版社,第165頁)。原書是俄文,由學者根納季‧齊平所著。現在要摘錄的,是他與鋼琴家、指揮家、作曲家普雷特涅夫(Mikhail Pletnev)的談話:
齊平:「請問,您平時想過沒有,您在舞台上的外表形象問題?......」

普雷特涅夫:「我看,我還是這樣來回答您的問題。我有這樣一個信念:表演者越好,他的創作水平越高,他藝術中表面化的東西(包括某些『給人印象深刻的』姿勢、手勢和身體大幅度晃動等)就越少。我想這樣表達比較清楚:盡量減少外表動作,盡可能增加內涵。重要的是突出音樂;如果突出了音樂,那還需要什麼呢?可以想像拉赫曼尼諾夫或米凱蘭傑利的演奏姿態嗎?他們在演奏過程中,揮動雙手眼望天花板或做其他動作,難道是為了強調表面的『表現力』嗎?

當前,不知道為什麼,水平相當一般的演奏家卻倍受讚賞,特別是西方,給他們做廣告,為他們在各地組織巡迴演出,新聞媒體對他們是一片讚美聲,安排他們在知名音樂廳演奏。於是,聽眾就開始相信,這些演奏家的確是一流的大牌明星。由此而出現了音樂廳場場爆滿、雷鳴般的掌聲......而成為寵兒的演奏者本人也感到由衷的高興。他們在舞台上實際上是在耍活寶(請原諒,我實在找不到難聽的詞語),演奏期間無所顧忌地做著各種手勢。說實話,他們如此『糟蹋』音樂,簡直讓人不敢正視他們。

再次請您原諒我。我認為,他們這種動作派猶如藝術中的妓女,商業完全代替了誠實和高雅的音樂。是的,是的,音樂被商業所代替。我就是搞不懂,為什麼聽眾(包括很有教養的聽眾)能去聽這樣的演奏呢?」

這真的不是我說的─若是我來說,實在不會像普雷特涅夫說得那麼客氣那麼好。只是普雷特涅夫其實也應清楚,現在音樂會上的「觀」眾就是多過「聽」眾。許多人真的就是想看人耍活寶,再自我感覺良好地宣稱聽了一場音樂會。商業買賣正是王道:包裝上說是純天然,大家也就信以為真,綠意盎然健康愉快。反正一般人也沒興趣去探究作品與作曲家的真意與深意,爛演奏聽了更不會死。以現在的標準,這已經是良心事業。

「最糟糕的是,演奏者心裡想的並不是音樂,而是集中精力自我表現,尤其當有人在這方面助他一臂之力的時候……」普雷特涅夫實在可以當預言家,說不定他已經知道今年金馬獎的得主是誰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