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客留言
choushenan@gmail.com

2015年12月11日 星期五

【樂聞樂思】大都會歌劇院的臨時加演


焦元溥/聯合晚報∕2015/11/17
法國豎琴家,紐約大都會歌劇院首席賽頌(Emanuel Ceysson),昨晚在臉書上貼了一張劇院給樂團團員的告示:各位朋友早安:
在今天《托絲卡》演出之前,我們將演奏法國國歌,馬賽曲。合唱團已經同意演唱。樂譜會放在你的譜架,而指揮多明哥已經同意演出。請您花幾分鐘看一下樂譜。
樂團委員會敬上

無須任何說明,不用傷感語調,簡簡單單幾行字。強調演出經過合唱團和指揮同意,意即演出也得經過樂團同意。你若不演,自然也會得到尊重。在給觀眾的字條上,歌劇院解釋,這是「表示我們和法國民眾站在一起」。
巴黎是很多人曾經造訪並且嚮往的城市—雖然對我而言,愈常去巴黎,對其嚮往就會愈低,但那真是一個滋養藝術文化,刺激靈感與創意的大都會。效法巴黎的優點,思考巴黎的缺點,無論喜愛這個城市與否,我相信都能從巴黎學到東西。即使身在台灣,許多人和這個城市也有聯繫。昨天一同在演講中合作的小提琴家,就曾在巴黎學習五年,花都是他另一個家。或在巴黎有親友,或者純粹有喜愛的藝術家住在巴黎,巴黎與法國,和我們並沒有想當然爾地遙遠。批評台灣人在臉書上哀悼巴黎是偽善,當然是應受尊重的言論自由,只是這層次並不比自己所批評的對象要高。
為何會有這次的恐怖攻擊?法國和敘利亞與中東政治,不只要看二次戰後的發展,更得追溯至一次大戰後的大國權力分配。如果你願意關心,歡迎增進歷史閱讀。我們的教育對中東著墨太少(事實上對和台灣關係密切的東南亞也少得可憐),但總不能什麼都得依賴學校和老師。伊斯蘭在你心中是什麼形象?是宗教驅策恐怖活動,還是恐怖分子綁架了宗教?貼標籤之前,不妨審視一下自己對此的知識與立場。
畢竟,這世上最不缺的,就是成見。當然有人說事不關己,和台灣無關的消息,我們本來就沒有義務去了解。的確,人人各有生活得過。在臉書換上法國國旗悼念,並不妨礙下一秒就去KTV歡唱。但停止錯誤傳播,減少偏見對立,或許和是否身為台灣人無關,而是身為世界公民的責任。
祝福巴黎和法國人民,讓我也來播一次馬賽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