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素養教育電子報:文化反堵的意義與價值
- 2010-7-29 台灣立報 / 媒體素養教育電子報第28期
【文/鄧宗聖】
我們所生活的空間,處處都是符號,所謂的符號,是指我們人類這群動物共享的意義系統,人類得以溝通與互動。舉例來說,我們走在都市,馬路與人行道兩條路,是不同的符號系統,都會中的馬路表面,有著黃白線做為區隔方向的符號、藍白牌做為標示地點的符號、紅白牌做為禁止提醒的符號。人行道上則有著截然不同的符號供往來行人指示依據。在公共空間的符號如此,消費的商品化世界亦是如此,有著各種符號指示與暗示我們採取某些行動。
充滿說服力的消費符號
消費世界傳遞的符號是說服性的,當商品透過媒體的公共空間輕易地進入到我們日常生活時,我們彷彿吸收著這些商品廣告傳遞的符號意義,我們可以認識它、學習它、模仿它、崇拜它、複述它、購買它,以完成這些商品廣告帶給我們的角色形象或行動腳本,但是,若我們想要回應它、反問它、討論它、解釋它、否定它,我們可以在自己的腦袋裡完成,卻不能如它一般,進入到媒體的公共空間讓大眾也能知道有不同的意義解讀與想法。
「文化反堵」用「論辯」的觀點來看,鼓勵我們對消費文化中的各種品牌形象提出對話行動,將其商標符號構連的意義體系,包括角色形象、生活風格等,提出一個對立或截然不同的觀點,促發大家對其符號意義產生論辯。論辯的過程,這裡界定為從各種有問題的想法中做抉擇,在抉擇前,首先要了解商標提供何種信仰給我們?它提供何種理由?逐步推論給予的理由?再來,就要思考這個信仰與價值的問題可能是什麼?有無其他的信仰與價值可以與之對話?進行文化反堵的核心概念,就是提供「另類選擇」,沒有提供新選擇的可能,論辯的思考也就不復存在。
「另類選擇」意味著增加某種價值與信仰的不穩定,文化反堵行動者需要冒著與他人衝突的意願,在此過程中,有與他人衝突的風險、也可能改變了自己的想法、宣稱或人際關係。最後,文化反堵者,必須與其反堵對象在同一個共享的參考架構上進行,不然這種論辯思考是無法產生的。
舉例來說,麥當勞的速食文化遍及全球,其顯著的商標就是金黃色拱門與麥當勞叔叔。首先,我們先解讀麥當勞想要給我們意象是什麼?從廣告看板中可以發現,它提供著「歡樂、歡笑」的標語,賦予其品牌的飲食與環境,有著提供愉快、活力與享受的意象。
文化反堵 翻轉符號意像
但以健康議題的文化反堵者,會延用其「金黃色拱門與麥當勞叔叔」的符號做為參考架構。接著,反堵者就在廣告看板上製作「胖麥當勞叔叔」,正在拿漢堡餵食著小孩。這樣的佈局象徵著「持續食用的後果」,「增重」形象,諷刺規律地食用它,可能是美國不健康飲食與生活方式,而提供持續選擇後的另一個形象(肥胖的效果)(Boing Boing,2005),而「改變速食的飲食習慣」,則成為一個參考的選項。文化反堵者,以健康角度切入,提供原本麥當勞廣告不曾提供的訊息,透過原來熟悉的符號(麥當勞叔叔)做改造,使穩定之參照架構產生變異性,如此,此廣告看板的改造與再設計,就具有文化反堵之「論辯」意涵。
關於文化反堵的具體實踐,還可以參考「廣告破壞者」(adbusters)。它是一家非營利組織,組織的目標是關注商業力量如何滲透在我們的身體和文化環境中。它的參與者相當廣泛,包括了學生、教育工作者、作家等所有想在這資訊時代提供更進一步的新社會行動者,透過創造性的文化反堵工作,討論人與人、社會、身心環境的互動與關係。在追求商業利益與經濟效益時,也能透過文化反堵反思與生態、自我的平衡關係(Admin,2010)。或許,我們從事媒體素養教育的工作者,可以先模仿這個網站,從製作一個雜誌封面開始,設計一個文化反堵的教育活動,從此過程中,帶領我們的孩子去產生論辯的反思,對我們的選擇有所辨識。
參考文獻
Admin(2010). Adbusters .取自https://www.adbusters.org/about/adbusters
Boing Boing(2005). Mcdonald's get billboard culture jam. 取自http://www.boingboing.net/2005/05/30/billboard_liberation.html
(本專欄與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傳媒與教育電子報合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