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客留言
choushenan@gmail.com

2010年8月3日 星期二

我的教育觀

壹. 參 考 書 目 :
      (1)「西洋教育史」/林玉體 著/文景出版社82年8月第8版
      (2)「福祿貝爾恩物理論與實務」/林盛蕊 著/中國文化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
          77年1月第4版
      (3)「蒙特梭利幼兒教學法~讓孩子自我成長」/Maria Montessori 著 /
          陳恆瑞﹑賴媛 譯 /遠流出版公司82年初版
      (4)「我與你」/Martin Buber 著/陳維剛 譯 /久大.桂冠80年2月初版
      (5)「成為一個人~一個治療者對心理治療的觀點」/Carl R. Rogers 著 /
          宋文里 譯 / 久大.桂冠79年1月初版
貳.報 告 內 容 :
                            <一>         
         一個站在教育工作第一線的教師,必定都有其所依持的教育觀,而每一位教師的
   教育觀的形成,都受到其生長環境及教育背景所影響,再加上日積月累的教學經驗,自然
   而然就形成一套教學理念。筆者除了擔任一般國民中學的音樂老師,接觸到國中時期的
   青少年之外,同時也在教會中教導幼稚園﹑小學及高中的音樂及宗教課程,所以,3歲至
   18歲的青少年,幾乎都教導過,再加上個別的鋼琴教學經驗,將近九年的時間,雖然沒有
   接受專業的教育訓練,但無形中就形成了自己的教育觀,慶幸的是,這一年在師大的學習
   得知自己的教育觀並沒有錯,更從許多的理論中,尋到了知音,這是令筆者最感興奮的事
   ! 現在就以一個音樂老師的角度,來談談我的教育觀。
                            <二>  互為肢體的師生關係
         這樣的觀念是從教會的團契生活中得到的。教會裡,充滿的是接納、尊重、體諒
   、互助、包容的氣氛,那是一個大家庭,每個人都是家中的一份子!而教會更像一個人的
   身體,每個人就是這身體的一部份,有些部份會比較弱小,有些部份會比較剛強,有時,弱
   小的會比剛強的健康,有時則反之,但,每一部份缺一不可,各有其功用,也都會有軟弱的
   時候,為了使整個身體能正常運作,肢體之間自然會互相配搭與協調,各司其本份,一個
   班級不也是如此!其實老師也不過是班級中的一個部份,他的作用或許和身體的頭一樣,
   但是,若一個身體只有頭很強壯,其他都極軟弱,這個身體又有何用?再舉一例!班級中的
   班長及副班長,好比左右手一樣,有一天,那班長發威,命令大家都得和他一樣,就好比身
   體的左手說它最重要,大家都要像它一樣,試問,全部都由左手構成的身體,成什麼呢?
         所以,大家都是肢體,互相包容,互相體諒,不要爭相做頭,也不鄙視弱小的肢體,
   彼此互相扶持,分擔苦痛,分享喜樂。老師視學生為身上的肉,學生把老師看成是自己
   的頭,就不會互相傷害彼此,只會更加珍惜,如此的關係不是很美嗎!
                            <三>  「我與你」的師生關係
         既是家人,又親如肢體,那麼當然是站在同一陣線上,不分彼此囉!因此,馬丁‧
   布伯的「我與你」的相遇哲學觀,深得我心!雖然筆者的哲學素養極淺,閱讀當中,仍無法
   了解其著作中所要表達的信息深意,但從實際的生活體驗及信仰經驗中,筆者深深覺得
   ,一個生命與另一個生命相遇,絕非偶然,從相遇到相交,再從相交到相知,若彼此不是在
   「我與你」的關係當中,那麼這個關係就不可能有深一層的發展。「我與你」是相融的
   ,「我與他」就有些利害關係的存在。師生之相遇,不也是如此!不過,任何關係若太親
   蜜,都會造成困擾,所以,還是得給彼此一些空間才是!
                            <四>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
         這是源自人本心理學的理念,特別是Carl R. Rogers的「以個人為中心的治療法」
   ,筆者覺得對於處於狂飆期的青少年來說,非常受用。同樣來自父母失和的家庭,同樣承
   受了那椎心的傷痛,又再走過那段好比火鳳凰重生一般的心理輔導歷程,筆者深深知道,
   一個親蜜又安全的支持關係,對於一個青少年來說,是多麼的重要!若當筆者在很早的時
   候就能接受良好的輔導,就不會多受這二十年的苦了!整個兒個人的歷史,會因此而改觀
   !這一連串的經歷,加上曾經是一個受輔的client,之後再接受專業的輔導訓練,現在又有
   了教育心理學的學理支持,每當筆者與中學生,特別是來自父母失和家庭的孩子談心時,
   常聽到這樣的回饋:「慎安姊!你真懂我的心!你說的每句話都是我要說的啊!」(註:對於
   這些孩子,筆者通常會請他們以姊姊稱呼筆者,為的是更拉近彼此的距離.)聽到這樣的話
   ,一方面很安慰,因為自己幫助了他們,另一方面則心痛,因為悲劇不停的重演!這時,筆者
   只能暗自祈求上帝,親自安慰那些受傷的幼小心靈,更求上帝多賜力量與智慧,使筆者有
   更多的同理心,陪著他們走過這段艱辛路,做到如同聖經上說的境界:「與哀哭的同哀哭,
   與歡笑的同歡笑!」
         因著這樣的經歷與理念,所有的教學計劃當然是以學生為中心,以滿足學生的需求
   為主,由於師生之間已有互為肢體的感受,因此,學生相對的也希望能滿足老師的需求,在
   這樣的情境當中,相信,美好的教學成果必會成就!
                            <五>  溫馨和樂的教學環境
         最近看到一篇報導,說一位小學校長將新建的教室隔成兩部份,前半仍是一般教室
   的設計,但在每間教室的後面區隔成一個日本和室的小房間,成為師生談心或小組分享的
   地方,筆者讀後,真為這位校長的巧思大聲叫好!特別身為一個藝術教育工作者,走進那四
   四方方、牆壁斑剝脫落、桌椅固定死板、陰暗濕冷的音樂教室時,什麼創造力,什麼美感
   ,什麼和樂溫馨的感覺,早就洗刷殆盡,換來的是倒抽一口冷氣,從頭涼到腳的感覺!
         在筆者的夢裡,早晨,教室裡撒落一片陽光,傍晚,晚霞餘輝映照,夜間,柔和燈光開
   啟,可以給社區的居民走進來,享受一室的音樂馨香。教室裡有窗簾,有窗台,有木板地板
   ,學生可以倚著窗台,或是躺在地上享受音樂的甜美,也可以圍成圓圈分享欣賞後的喜悅,
   在這兒,他可以笑,可以哭,可以躺,可以站,可以分享,也可以沉思!他可以做他自己!!藝
   術就是可以藉由某種煤介,真摯的表達自己的情感,並藉此與人分享生命的真善美。在這
   樣的環境中,人可以打開自己,展現自己,創造力才能被激發,也才有美感的經驗產生啊!
         不知這樣的夢是癡人說夢,亦或真有實現的一天?
                            <六>          
         不論東方或西方,觀其教育史或哲學史,均可發現有許多的教育觀及哲學思想,是
   從宗教觀及神學思想發展出來的。因此,筆者相信,教師若有好的宗教信仰及神學思想,
   定有好的哲學觀,同時就會影響到其教育觀。像裴斯塔洛齊、福祿貝爾、蒙特梭利等等
   ,都是令筆者動容的教育家。其實,筆者的教育觀在經歷許多成長之後,已點滴形成,只是
   從未加以邏輯思考並用文字述說出來。這一年的訓練,對筆者個人來說,與其說是接受
   新知,不如說是統整過去的經驗,並在所學得的學說理論中,求得一個驗證。猶記得年初
   在準備研究所考試時,有一個禮拜的時間,細細閱讀著西洋教育史,當讀到上述三位教育
   家的生平事蹟及教育思想時,那種與古人產生共鳴的感覺,如同發現黃金屋一般!特別在
   讀到裴斯塔洛齊的墓碑碑文時(「西洋教育史」/林玉體 著 P.338),心中感動莫名,泫然
   欲泣!
         學校就是一個家,而基督徒視教會也是個家,每個人都看週遭的人是肢體,是兄弟
   姊妹,想想!一個人有那麼多的親人在觀心他,有那麼多的家庭張開雙手歡迎他,就算偶爾
   有一個家軟弱了,總還有另外一個家是他可以倚靠的,那麼世界上的聲色場所、精神病患
   、少年罪犯等等……,是否會少一些?報紙的社會新聞版,是否可以少了些陰暗,多一些光
   明呢?
         很高興能有這樣的機會,在這學習近尾聲時,將自己的教育觀作一反省與整理。感
   謝上帝使用筆者,讓筆者成為一位老師。更感謝上帝讓筆者能藉著祂所賜給人類最美的
   禮物--音樂,來與學生分享喜悅,分擔苦痛。深願上帝賜福給所有未成年的學生們,還有
   辛苦教導他們的老師們,使每一間教室都成為快樂小家庭,每個學校都是溫馨的大家庭,
   散發光和熱,傳播愛與希望!

(本文作於2000年修習師大教育學分班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