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客留言
choushenan@gmail.com

2010年9月18日 星期六


網路的「匿名」力量:從《蘇珊大嬸》的偶像之道談起
【作者/鄧宗聖(政治大學新聞所博士候選人、媒體素養研究室研究員)】
媒體素養教育電子報第16期 / 台灣立報2010/5/14

「偶像」,對於社會心理分析學家佛洛姆( Eric Fromm)而言,是「社會自我」的概念,他強調,「社會自我」,幾乎由社會中有力的社會團體所左右,這些社會團體對於教育制度、學校、媒體、娛樂影劇具有某種程度的控制與影響力,進一步使整個社會都受到其感染,聲望越高、使一般人極力推崇,設法去模仿他們,這種心理作用的影響,使得他們成為社會動態的左右者。

社會中大大小小的團體,無所不用其極地,想要接近使用媒體,製造能為其代言的「偶像」,「偶像崇拜」實質上反映的是社會團體中認同的角色與自我,從而達到在社會中行動的合法性。成為「偶像」者,符合多數人的期待,將「成功的偶像」故事模式引入日常生活的媒體中,是一種非常有效的行動思路。全球媒體操作《蘇珊大嬸》等素人偶像,相對於傳統將商業偶像明星包裝精美,在當代娛樂中逐漸受到歡迎。

《蘇珊大嬸》做為「偶像」後,「素人成功」則成為大街小巷的熱門話題,類似、仿擬的「偶像群體」,不約而同地在生活領域中「被發現」,媒體打造「新偶像」的成功,彷彿宣告「新勢力」的來臨。但無論是素人偶像、還是商業明星,它們一旦於媒體中再現時,就象徵了對於「理想自我」之權威形成,成為一種內在良心,暗示我們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什麼。比方說,當媒體報導與肯定《蘇珊大嬸》的人多了,那麼透過表演再現的「俗氣」、「體態」、「貌不驚人」,則成為襯托「新偶像」(美妙歌聲)的新議題與論述,與其他的偶像事件做論述競爭,「俗氣」、「體態」、「貌不驚人」則是可以熱烈談論之事。

媒體文本中,往往涉及媒體再現,但媒體再現從來不是表面上「出現什麼」的問題,而是「如何出現」!問的問題是:跟什麼綁在一起?為何如此有秩序地出現?在此意義下,《蘇珊大嬸》只是媒體文本中表面的偶像,早在我們的文化中,就提醒大家「人不可貌相」的道理,但我們的媒體,無論是娛樂影視、新聞評論、個人部落格等,集體烘托這個現象,對此大書特書,在批評過去「以貌取人」的表象下,再現的卻是根植在我們對於「匿名」力量的跟隨。

《蘇珊大嬸》聯繫著不只是「素人」,它還聯繫著「網路」、「點擊率」、「爆紅」、「網友」、「破萬」等各種詞彙,媒體善用這種「匿名」力量,塑造出集體關注的社會氛圍,偽裝成如應該知道的常識、公眾輿論,看似沒有商業團體主導、沒有政治集團的強迫力量,漫不經心地的意外發現。有別於過去媒體組織舉辦記者會、選秀賽的刻意操作,任何人都不想去受到操控或服從任何命令,具有確定消息來源的對象,能讓人看到誰在指導、指揮,當然也容易去批評與反抗,但是,唯有這種「匿名」式的集體自我,讓我們看不見其它的存在。

各種媒體的相互聯繫,已經是當代社會中不可忽視的媒體現象,當觀察的現象透過媒體轉換成資訊,轉手後再轉手,已經不知有多少人滲透參雜,最後匯集成「匿名」的巨靈,化約成數字或代名詞進入到我們的社會生活。當大家熱烈討論小胖林育群不受評審青睞這件事時,有誰曾真正認真想過「歌唱才藝」所依賴的就是天生的嗓音、以及後天對氣音的練習與掌握,本來就與「外貌」無關,又為何這件事能成為「重要的媒體事件」?又需要許多人加以「評論」、「批評」與「跨文化比較」?在文化事件中加上萬筆?!我們一方面可以想像,為什麼「外貌」總是變成成功與否的參照點,但另一方面我們卻可以反思,我們為什麼會如此關心網路與大眾媒體串連的事件。

「偶像」總是用不同的詞彙換裝,進入到集體認同與崇拜的文化論述中,《蘇珊大嬸》的媒體再現,在媒體素養的議題裡,從來不是「歌聲」與「外貌」差異的比對、也不是「素人明星崛起」的震撼,相反的,媒體營造事件,從來不是自然發生的事情,「網路」與「大眾媒體」共同打造的「偶像」的匿名之道與方式,正逐漸滲透在我們的日常生活,我們既沒有明確可批評的幕後黑手,如黨政軍控制三台、商業媒體控制新聞自主等,也沒有清楚可反思的機制,如商業經營媒體關係的模式等。媒體素養已進入到後現代的符號情境,在擬象的世界中,進行社會自我建構的反思與再確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