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客留言
choushenan@gmail.com

2011年8月24日 星期三

《漫談流行文化4》流行文化的功用為何?




◎莫非

流行文化的功用,老實說比我們想像的要更豐富,才會有如此廣為人接受的魅力和影響力。 簡單來說有下面幾項:

反映文化風景

通常大眾藝術家是從真實生活尋找靈感,處理的是一般人的日常生活問題,例如:愛與浪漫、家庭衝突、商業政治、財富與經濟危機等。透過藝術,常可賦予人類處境與宇宙間定位的洞察。

他們提供的是真實的寫照,用聲音、故事、影像等象徵手法來呈現生活,並詮釋其中的意義。因此在藝術和生活間有著親密的關係,生活可以形塑藝術,然而流行起來,也可能反過來,由流行藝術來形塑我們的生活。

因此,涉獵流行文化,就是了解當代文化與生活的最便捷方式。

流行文化在媒體中所呈現的知識,可以刺激思考,讓人從新鮮的角度來看一些事情。有些是涉及政治、道德、歷史、經濟或宗教議題,也有的是質問性別意識、兩性關係或控訴性別、種族歧視。更有的是挑戰社會經濟文化各方面的不公不義。

通常製片人都有一個主要關心的主題,然後呈現其特有的立場,對現有的社會價值觀有個批判的角度。

比如說電影《費城》(Philadelphia,1993),是第一部處理愛滋病和對同性戀的恐懼等問題的好萊塢電影。故事是說,在費城有一位律師貝克特是同性戀者,在他得到愛滋病後,律師事務所便找理由辭退他。他想找律師米勒代表他來打官司,結果米勒律師對同性戀存有恐懼,初見時連手都不敢握。直到律師看到別人如何對待貝克特,方改變心意,決定幫他上訴,於是故事展開。後來當官司打贏時,貝克特已病入膏肓,米勒律師去醫院看他,還摸摸他的臉,表示他已克服自己心中對同性戀的恐懼。

這樣的電影立場鮮明,沒有一點灰色地帶。一方面幫助大家更深入了解一些議題,一方面也是呈現導演或劇作家的立場。

對於這樣的電影,基督徒必須有對話的語言,且在呈現聖經立場前,要先對處於這樣處境中的不幸人物有一定的同理心,避免定罪,只需帶出在信仰中的愛和盼望。

提供社會團結

流行文化因為流行,所有牽涉到對一本書、一部電影、一張CD或一位名人,從欣賞到追求的人,都可連結成為一個社群。這個社群有個名字叫「粉絲俱樂部」(fans)。也可說流行文化下的產物,可以提供一種類似儀式化的共享經驗,有促進社會合一的作用。

比如說在美國長大的小孩,很少人家裡沒有迪士尼電影的光碟。此外,《蔬菜總動員》(Veggie Tale)、《芝麻街》(Seasame Street)、《辛普森家庭》(The Simpsons),《美國偶像》(American Idol)等電視節目,都是把美國人連結在一起的節目。

貢獻集體回憶

流行文化也常重新追溯我們的過去,為整體人類提供歷史的回憶。

比如說台灣的電影《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1991)、電視連續劇《光陰的故事》(2008)、表演工作坊《寶島一村》(2008),曾為國軍撤退到台灣定居的特殊眷村生活,留下了不同層面的文化歷史剪影。

流行歌方面,台灣七○年代曾流行校園民歌,主張有別於西洋歌曲,要「用自己的語言,創作自己的歌曲」,並喊出「唱自己的歌」口號 。流行廿年間,從校園風漸轉為人文關懷和社會責任。

另外原本紅遍東南亞的鄧麗君,八○年代一路從台灣紅到大陸。其優美抒情的曲風,解凍了剛經歷文革冰封的大陸人民,風靡大江南北,成為流行音樂的標誌。

如此看來,流行文化不論是反映文化風景,評論社會或文化議題,提供社會團結或貢獻集體回憶,功用上都不只娛樂消遣般的膚淺,這裡面有些厚重的理念傳遞,也有一些重要的社會功用。

有些基督徒有負擔,想透過電影、電視等,打入流行文化來傳遞福音,就不能忽視流行文化在社會中的一些基本功用。也只有了解流行文化的內在機制和社會意義,才能借力使力,發揮信仰特色,創造出另外一種吸引人的文化風景。

2011.08.24基督教論壇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