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客留言
choushenan@gmail.com

2011年10月31日 星期一

教會歷史專題(19-2) 奧古斯丁傳講真理

 基督教論壇報2002/10/25【作者:蔡麗貞】  


 奧古斯丁有兩個很有名的作品﹕「懺悔錄」(Confessions)與「上帝之城」(The City of God),藉著他作品,我們再來認識其神學。

1.懺悔錄

「懺悔錄」主要是奧古斯丁的自傳。「懺悔錄」的拉丁文Confessiones有認罪的意思。「懺悔錄」第一卷到第九卷,是奧古斯丁的自傳,他為年輕時的縱慾而懺悔﹔Confessiones這個字,其實還有一個更重要的意思,就是信仰告白﹑認信。第十卷到十三卷,就是奧古斯丁的信仰告白,奧古斯丁在此流露出敬虔而近乎神秘的信仰生活。奧古斯丁對自己的行為﹑思想,做了非常深刻的分析,他的文筆細膩﹑生動,是一本非常好的經典之作。

恩典從罪惡中來

「懺悔錄」的第二卷,奧古斯丁回憶過往縱慾的生活﹕「我必須回想過去的污穢,以及靈魂的情慾性腐敗,那不是仍眷戀著過去那種污穢敗壞的生活,而是因為愛上帝的緣故。因為我太愛上帝了,才會回想那些極惡的往事,回憶過去是很痛苦的事情,可是為了要使上帝成為我的甘甜,我要這樣做。」

奧古斯丁被稱為「恩典大師」(Doctor of Grace),因為他是罪惡大師(Doctor of Sin)。奧古斯丁認為,罪惡要講得深入,恩典才能講得透徹。這也是他極精采的地方。

奧古斯丁年輕時,曾遊學在各種學問的領域中,他醉心於占星術﹑雄辯學,他原本瞧不起聖經,信主以前,他嚐試讀聖經,但是由於聖經的文體單純,又缺乏哲學性的內容,所以奧古斯丁曾很失望。自從聽到安波羅修的講道,以及對聖經的詮釋以後,他開始用新的眼光﹑態度來研讀聖經,才發現聖經原來是用人人都容易懂的文句,在深奧的意義中,隱含著莊嚴的神秘,用簡易的語言,以及毫不做作的說法,把上帝的話送到萬人面前。

一方面聖經的文字淺顯通俗,人人都可以了解,可是另一方面,聖經又保留了深奧的內涵,使人不會用輕率的態度去理解,所以聖經的權威就更加尊貴,值得作為神聖的信仰。

奧古斯丁的這番領悟,給他一生的事奉,帶來極大的啟發。他雖然後來做到主教的高位,可是他從來沒有放棄親近群眾,他總是用淺顯﹑平易近人的表達方式,來向群眾傳講真理。

反駁異教思想

2.上帝之城

奧古斯丁的第二本名著「上帝之城」,花了十四年才完成,共有廿二卷。

當時,正處於世界歷史的重大轉變時期,也就是歐洲的上古史轉入中世紀的交替期,當異教蠻族入侵羅馬的時候,就開始中世紀的歷史。

主後四○一年,西哥德人攻取了羅馬城。這件事情給基督教界帶來很大的震驚,教會領袖耶柔米(Jerome)聞悉此事,嚎啕大哭,說﹕如果連羅馬都會陷落,那麼地上還有哪一個地方是安全的呢﹖基督教中心地羅馬城,竟然淪落在蠻族的手中,一些異教徒幸災樂禍說﹕因為很多羅馬人信奉了基督,離棄了鬼神的敬拜,以至於古代的諸神顯靈報復,要傾覆羅馬。

奧古斯丁的「上帝之城」,其實就是答覆異教徒的囂張,同時也是安慰基督徒不要消沉喪志。「上帝之城」的第一卷到第十卷,就是答覆這些控告。奧古斯丁說﹕如果從前的諸神,不能夠救特洛伊城(Troy,即羅馬史詩「伊里亞德」的木馬屠城記之地),那麼又怎麼能夠救羅馬呢﹖

敬拜諸神,並沒有使羅馬強盛或增進道德﹑獲得永生的福樂,而很奇妙的是,攻陷羅馬的西哥德人領袖Alaric信奉基督教,他為了基督的名,沒有屠殺羅馬城,只限於戰爭的破壞。奧古斯丁說,基督降災教會,使羅馬淪於敵人手中,是為了要煉淨基督徒的罪過,我們如果能夠忍耐,承受這些苦難,就可以得到福氣。

永久之城存在天上

這本書的十一到廿二卷,是奧古斯丁的歷史觀,歷史在上帝的掌握之下,人類的歷史可以分成兩個城﹕上帝之城與撒但之城,創世記三章15節以後,就開始兩城之爭。挪亞的時候,好像整個世界都是屬於撒旦之城,上帝就變亂人類的口音等等。

以後,還有以色列人與埃及的爭戰…,奧古斯丁用兩城之爭,來闡述舊約乃至新約的歷史,根據希伯來書﹕「我們是客旅﹑是寄居的。」(參希伯來書十一章13節)在世上我們沒有永遠的城,乃是仰望天上的家鄉。啟示錄十七﹑十八章巴比倫,就是一切敵督的國度。羅馬城不是上帝之城,在動亂的時代,教會所需要的信息,是永久的城,是存天上,才是基徒最大安全感。(作者為中華福音神學院老師)(待續)



討論題綱﹕

奧古斯丁的「懺悔錄」如何凸顯神的恩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