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客留言
choushenan@gmail.com

2011年10月31日 星期一

教會歷史專題(22-1)宗教改革時期(上)

基督教論壇報2002/12/13【作者:蔡麗貞】   
宗教改革是教會歷史最精采的階段,雖然只有廿﹑卅年,但是在那個階段,人才輩出﹑百家爭鳴。其實,在宗教改革之前,神已經藉著政治﹑社會﹑經濟﹑教育,乃至文化各層面,來預備人心,培養人才,孕育大時代的來臨。有一個問題值得大家思想﹕宗教改革是不是一個純粹信仰改革的運動呢﹖或者它是歐洲政治﹑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的結果﹖

教廷權力縮小

宗教改革的前夕,就政治背景而言,民族主義興起,特別是十三世紀的下半期,英國﹑法國特別明顯。君王與貴族之間產生了共識,為了共同的利益,齊心抵抗任何外來的勢力,所以,他們對於羅馬教廷干涉各國政權,愈來愈無法容忍。

十五世紀末,英﹑法的君權集中,成為強有力的君主國,英﹑法的教會都是國家的教會,雖然教皇仍然搜括到各國教會的捐稅,但神職人員的授任權,或教會的司法權,都已經漸漸的歸屬皇帝的手中,教廷的權力正在縮小中。

印刷術的發明

社會有新興勢力的興起,即中產階級的出現。他們有知識﹑財富,形成了一股政治的勢力,有一些平信徒的律師,漸漸取代教會的領導地位,成為皇家的顧問。這些律師根據羅馬法的理論,企圖發展王權的地位。

當時,歐洲的教育普及,各地都設有大學,平民讀書寫字的能力加強。宗教改革的時候,各地的大學都成為改教的中心。譬如威登堡﹑海德堡。再加上一四五○年左右,古騰堡發明了活版印刷術,大大的推進了改教思想的傳播。馬丁路德的作品,每次一發表,就印刷成小冊子,成為當時知識份子熱烈討論的資料。

有一個有趣的統計﹕主後一五○○年以前,全歐洲有一千部的印刷機,一共出版了三萬種不同標題的書。一五一七年(馬丁路德改教那一年)到一五二○年,四年之間,馬丁路德的卅種作品,一共賣了超過卅萬冊,成為當時最暢銷的作家,超過了歐洲的大文豪伊拉斯姆。

伊拉斯姆原來是馬丁路德的前輩,路德的聖經原文都是參考伊拉斯姆的著作來自修的,所以,當時教會圈中流行一句話﹕掃羅殺死千千,大衛殺死萬萬。掃羅就是指伊拉斯姆,而大衛則是指路德。

教權低落 改革失敗

當時的天主教國家,法國和義大利,在爭奪教會的領導權,教廷曾有幾次被遷到了法國東南邊的亞威農(Avignon),歷史上稱為「教會被擄到巴比倫」。同時有兩個教皇在位,一個是義大利人,一個是法國人,鬧雙胞案,各國就隨著自己的政治走向,各尊一位教皇,演成非常嚴重的大分裂,甚至曾有三個教皇同時在位。

直到一四一五年,終於召開了康司坦斯(Constance)會議,正式取消三個教皇的職位,終止教會的分裂,也把教皇的權力,受制於一個立法的團體,即大公會議。但仍無法挽救教廷的腐敗,當時神職人員賣官鬻爵的風氣很盛,很多神職人員私生活不檢點,教權相當的低落。教會方面的改革紛紛告失敗。

反對教會腐敗的思潮

宗教改革一百多年前,在英國及波西米亞,都出現過改革運動,可惜後來都失敗了,可是卻伏下宗教改革的思想。兩位宗教改革的先驅,十四世紀英國的威克里夫(Wyclif),與十五世紀波西米亞(今天的捷克)的胡司(Hus),都是大學教授,威克里夫曾經將拉丁文聖經翻譯成為英文聖經,對英國教會有很大的影響,使當時的英國人可以讀自己母語的聖經﹔威克里夫也反對售賣贖罪券。布拉格大學教授胡司也起而改革教會的弊病,他被召前往康司坦斯,接受教會的審判,不久被處決。

這兩位改教的先驅的思想,與馬丁路德其實很靠近,兩者都反對教會的腐敗,也都提倡「聖經最高權威」,兩個人的改革都失敗了,主要的原因是因為當時的政治﹑社會的情況,還沒有成熟,宗教改革還不成氣候。

十四世紀時,義大利的一位小說家薄伽丘(Giovanni Boccaccio),曾經寫過一本名著《十日談》,此書包含故事百篇,其中有些故事揭露中世紀教會的腐敗﹑貪婪﹑虛偽的面目,以及他們詐欺﹑愚弄百姓的罪惡,極盡諷刺之能事。(作者為中華福音神學院老師)(待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