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客留言
choushenan@gmail.com

2011年10月31日 星期一

教會歷史專題(36)近代普世合一運動

  基督教論壇報2003/6/11【作者:蔡麗貞】  


 普世合一運動是廿世紀最顯著的運動,我們或許可以這麼說,十六世紀是宗教改革時代,十七世紀是宗派主義時代,十八世紀是移民時代,十九世紀是宣教的時代,由於宣教的需要,開始有一些聯合性﹑超越宗派的宣教組織出現,廿世紀則是普世合一運動,一九一○年的愛丁堡世界宣教大會是普世運動最重要的里程碑。

消除衝突 尋求合作

愛丁堡世界宣教大會

愛丁堡世界宣教會議所以成功,是因為事前有謹慎的籌備,而且每一個教派﹑宣教組織都派代表出席。這次的大會,消極方面,主要是討論如何消除教派之間的衝突﹑攻擊﹑毀謗。積極方面,是尋求宣教的互相合作﹑資源共享。

愛丁堡的宣教後來分出了三個系列的會議﹕國際宣教會議(International Missionary Council)﹔信仰與教制(Faith and Order)與生活與工作(Life and Work)。一九四八年,在阿姆斯特丹召開的會議,將Faith and Order與Life and Work這兩個系列合併,稱為「普世基督教會協會」(WCC)。一九六一年在新德里召開,三個系列合併一起,這是WCC第三次的會議。

這次的突破是天主教派視察員參加。目前,WCC包括兩百多個宗派與團體,會員總數大約有四千萬(台灣的福音派教會多半沒有參加,浸信會﹑衛理公會曾經加入,後來撤出,目前台灣長老會仍參與)。

WCC的神學立場

由於共產主義﹑天主教﹑解放神學後來也加入WCC,所以福音派多半對其保持觀望態度。不過,WCC的立場可能也要看各時期領袖的神學路線,如果是福音派的人士擔任協會主席,則他所推動的會議議題或邀請與會人士就傾向福音派。不過,多半協會主席的信仰,是屬於比較前進﹑自由派的信仰。

入世與出世的衝突

一九五二年的會議中,新正統派的神學家Hoekendijk寫了一篇論文﹕「The Church Inside of」(教會由裏向外翻轉),認為教會應該要把裡面翻出來,與社會打成一片。這與潘霍華所說雷同,他認為基督徒應當從神聖領域走入世俗世界,不應該只作聖人,逃避世界聲色,作隱居於內在世界的敬虔人,而是應該深入各個階層,去瞭解基督的死與復活的意義。不過Hoekendijk所講的與潘霍華的意義可能不太一樣,否則如祈克果所言,與世界完全打成一片,就是失敗的教會。

「International Missionary Council」系列多半是新派,「Life and Work」系列則還有少數的保守立場。一九四七年在英國的北部的Whitby會議,強調要回歸聖經,是對巴特立場的一個調整,強調要以基督為萬有之主。此外,另一個保守的會議是一九五四年Evanston強調要廣傳福音。另外一九八三年Vancouver會議,較多福音派人士參與,討論基督的復活,接納傳統﹑基要的真理。

強調現世的拯救

一九二八年耶路撒冷會議中,否認基督是唯一的救主,傾向追求綜合性的信仰。一九三八年Madras(印度)會議是採用巴特的立場,認為聖經有錯誤。一九五七年在東非Ghana召開,出版了一本書《福音與人類》,有新普世救恩論的嫌疑,認為所謂天國就是普世的人共同尋求天下太平,沒有超理性﹑超自然的新天新地的想法。

三系列的會議從一九六一年開始整合,新德里會議有普世救恩論傾向,認為每一個宗教都有真理,都反映真理之光﹔對話是傳福音最好的方式。一九六八年在瑞典的Uppsala,是WCC第四次的會議,強調社會責任﹑國際道義,主張和平,反對戰爭。沒有信仰議題的爭論,倒像是聯合國的會議一九七三年的谷會議,也是不提救恩的經文,強調現世的拯救(此時解放神學已經抬頭)。(待續)(作者為中華福音神學院老師)

小組討論﹕

1.為何二十世紀會興起普世合一運動﹖它對教會歷史的意義是什麼﹖

2.您對WCC的神學走向有何意見﹖它對台灣教會有何刺激作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