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論壇報2005/10/29-31
一﹑前言
1. 很多年前我讀到神的話﹕「不要藐視先知的講論。但要凡事察驗,善美的要持守,」(帖撒羅尼迦前書 五章20-21節)我就立志一生靠主的恩典作一個「不藐視但察驗先知的講論」的僕人﹔我認定任何一位信徒如果不順服上述 神的命令,就是一種罪。
2. 華理克牧師(以下簡稱作者)寫了一本《標竿人生》(以下簡稱該書)而由楊高俐理女士(以下簡稱譯者)翻譯成中文而由基督使者協會出版。它是一本還不錯的書,我讀了許多次,獲益不少。我不會反對弟兄姐妹閱讀這本書,但同時也會提醒他們該書可能有的瑕疵或偏差,因此提出拙文與作者﹑譯者及讀者分享。
查驗者也被查驗
由於我對聖經的真理暸解的程度仍然非常有限,因此拙文的內容一定會有許多疏漏﹑錯誤和誤解之處,因此當 您在閱讀拙文時務請「….天天查考聖經,要曉得這道是與不是」(使徒行傳十七章11節),千萬不要照單全收,並且非常歡迎 您也對拙文提出「察驗」,免得本人成了「瞎眼領路的」,誤人又誤己。
二﹑對該書察驗及疑問
【一】該書p.14說﹕「聖經清楚指出,神認為四十日是具有特別屬靈意義的時段。每當神要預備人去成就衪的目的時,衪往往使用四十天的時間﹕
˙挪亞的生命被四十天的雨所改變。
˙摩西在西乃山上四十天的經歷改變了他的一生。
˙以色列的探子四十天在應許之地生命被改變。
˙大衛因著歌利亞四十天挑戰生命被改變。
˙以利亞杖著神的一頓飯走了四十天,生命更新而改變。…
˙主耶穌在曠野經歷四十天的考驗,得著力量。
˙使徒因著復活的主向他們顯現,生命被改變。」
察驗及疑問﹕
(1)聖經何處清楚告訴我們,「聖經清楚指出,神認為四十日是具有特別屬靈意義的時段」﹖「每當神要預備人去成就衪的目的時,衪往往使用四十天的時間」這是真理嗎﹖神使用了卅年的時間預備耶穌(參路加福音二章42-52節﹑三章23節,以弗所書四章13節),衪用了八十年的時間預備摩西,衪用了三年半的時間預備彼得﹑雅各﹑約翰等十一個使徒,衪用了九十年的時間預備亞伯拉罕…。
將巧合加以歸納
也許,作者找到了許多巧合加以歸納,但這樣的判斷有沒有危險或曲解﹖在這個凡事講求快速的時代(例如速食﹑即溶咖啡﹑一夜情﹑英語三日通…),作者是否容易誤導我們,讓我們以為靈命的長成,生命的改變四十天就夠了﹖推動一連四十天閱讀標竿人生運動就足以改變我們一生﹖一本好書不是值得我們一讀再讀,讀它四十週,四十個月嗎﹖
(2)「挪亞的生命被四十天的雨所改變」﹖創世記六章13節到十八章22節,我們找不到這四十天的雨對挪亞所產生的任何影響﹗反而看到下雨前挪亞早就「是個義人,在當時的世代是個完全人。挪亞與神同行。」(創世記六章9節)和『傳義道』(彼得後書二章5節)….。(建議作者改成─我想﹕原為義人的挪亞,其生命經過四十天的雨,就與神更親近了,因而他向神築壇獻祭。)
(3)「摩西在西乃山上四十天的經歷改變了他的一生」﹖出埃及記廿四到卅二章裡,找不到任何摩西在這四十天生命改變的記錄,反而看到的是他在下山之後「…便發烈怒,把兩塊版扔在山下摔碎了」。再從另外一個角度看,摩西的生命不是一直是在長時間中不斷的被上帝改變嗎﹖例如出埃及記三到四章﹑民數記 十二章3節﹑詩篇九十 篇…。
(4)「以色列的探子四十天在應許之地生命被改變」﹖仔細看民數記十三章就會很容易發現,這十二個探子去過應許之地四十天之後,其中有十個探子回來報惡言,他們的生命中產生了任何正面的改變﹖
(5)「大衛因著歌利亞四十天挑戰生命被改變」﹖撒母耳記上十七章中沒有記載大衛在那四十天中任何的生命改變。
(6)「以利亞杖著神」一頓飯走了四十天,生命更新而改變』,我們不妨仔細的看一下列王記上十九章,就不難發現以利亞杖著這飲食的力量走了四十天,但卻沒有任何生命更新而改變的記載,反而看到的是他向神的抱怨和自憐。
關於40這數字
(7)「主耶穌在曠野經歷四十天的考驗,得著力量」﹖查考馬太福音四章1-11節﹑馬可福音一章12-13節,以及路加福音四章1-13節,您會發現主耶穌在曠野四十天沒有任何得著力量的記載,反而是在曠野四十天前後都有被聖靈充滿的記錄。
(8)「使徒因著復活的主向他們顯現,生命被改變」﹖查考耶穌從復活到昇天的四十天的全部相關經文,我們不難發現多馬的不信(參約翰福音廿章25節)﹑彼得和約翰的不信(參約翰福音廿章1-10節),彼得﹑多馬﹑拿但業﹑約翰﹑雅各以及兩個門徒共七位使徒的重操舊業─打魚(參約翰福音廿一章)以及「十一個門徒往加利利去,到了耶穌約定的山上。他們見了耶穌就拜他,然而還有人疑惑。」(馬太福音 28:16-17)
使徒們生命被改變,卻是在主昇天以後的五旬節聖靈降臨之後。該書為了強調「四十天」,相當牽強與誤導,恐怕應該歸類為「強解經書」(彼得後書三章16節)。
【二】 該書p.22說﹕「聖經說﹕神指引衪所造萬物的生命,每一個生命都在衪的權柄下。」(約伯記十二章10節TEV)
察驗和疑問﹕
將約伯記十二章10節翻譯成「神指引衪所造萬物的生命」,妥當嗎﹖衪也指引所造的萬物,包括無生物例如石頭﹑水﹑原油…的生命﹖這節聖經還是和合本譯的正確﹕「凡活物的生命和人類的氣息都在他手中。」(建議譯者修正)
【三】該書p.36說﹕「沒有神人生就沒有目的,沒有目的,人生就沒有意義,人生就無關緊要,毫無希望,在聖經中不同時代的人都曾表達這種絕望之情。
以賽亞曾埋怨﹕『我勞碌是徒然﹔我盡力是虛無虛空。』(以賽亞書四十九章4節)。約伯曾說﹕『我的年日就這樣在絕望中飛逝,毫無希望。』(約伯記七章6節)又說﹕『我毫無生趣,厭棄生命,別理睬我吧﹗我的生命毫無意。』(約伯記七章16節)」
察驗和疑問﹕
(1)以賽亞和約伯兩個人算是有神還是沒有神的人生呢﹖作者引用這三處的經文無法說服讀者「沒有神人生就沒有目的」,反而誤導我們「沒有神人生就沒有目的,有神的人生也沒有目的」。
(2)以賽亞書四十九章4節﹕「我勞碌是徒然﹔我盡力是虛無虛空。然而,我當得的理必在耶和華那裏﹔我的賞賜必在我神那裏。」作者在引用以賽亞書四十九章4節時只引用了其中的上半段,將極其重要的下半段「…然而,我當得的理必在耶和華那裏﹔我的賞賜必在我神那裏」刪除了。
斷章取義的危機
如此一來原意盡失,並造成兩個非常嚴重的後果﹕A. 聖經可以任意刪減或增加﹖B. 這種斷章取義,以偏蓋全的引用聖經適當嗎﹖別忘記撒但在試探耶穌的時候也曾片面的引用詩篇九十一篇的部份經文。(建議作者同時引錄這經文的下半段。)
【四】該書p.32-35說﹕「每個人都由某事物主導他的人生,…人生會被千百種不同的情況﹑價值觀和感情所支配。以下是其中最普遍的五種﹕被罪咎駕馭的人…被忿恨駕馭的人…被恐懼駕馭的人….被物質享受駕馭的人…被別人的期望駕馭的人。」
察驗和疑問﹕
作者說的一點都不錯,可惜漏了最重要的一點﹕「被魔鬼/撒但/邪靈駕馭的人。」這是一切駕馭世人各種原因背後真正的來源。相關經文例如﹕以弗所書二章2節﹕「那時,你們在其中行事為人,隨從今世的風俗,順服空中掌權者的首領,就是現今在悖逆之子心中運行的邪靈。」約翰一書五章19節﹕「我們知道,我們是屬神的,全世界都臥在那惡者手下。」
使徒行傳 廿六章18節﹕「我差你到他們那裏去,要叫他們的眼睛得開,從黑暗中歸向光明,從撒但權下歸向 神﹔又因信我,得蒙赦罪,和一切成聖的人同得基業。」詩篇 四十九篇14節﹕「他們如同羊群派定下陰間﹔死亡必作他們的牧者。到了早晨,正直人必管轄他們﹔他們的美容必被陰間所滅,以致無處可存。」因此,這可說是「掛一漏萬」的解經。
【五】該書p.45說﹕「我們將會與神共聚,永不分離。有一天主耶穌會說﹕『你們這蒙我父賜福的,可以來承受那創世以來為你們預備的國。』」
察驗和疑問﹕
「有一天」主耶穌也一定會說﹕「你們這被咒詛的離開我進入那為魔鬼和他使者所預備的永火裡去。」(馬太福音廿五章41節),我們豈可只報喜而不報憂﹖因為我們的神不僅是愛,也是烈火。
【六】該書p.73說﹕「耶穌說﹕『父在尋找敬拜衪的人。』」(約翰福音四章23節,新譯本)
察驗和疑問﹕
讀者非常容易發現作者在引用約翰福音四章23節﹕「然而時候將到,現在就是了,那用心靈按真理敬拜父的,才是真正敬拜的人﹔因為父在尋找這樣敬拜他的人。」時刪除了這段聖經中非常重要的兩個關鍵字﹕「這樣」(原文toi-o-u'tos,such之意)如此一來,原意全失,後果堪慮。
聖經引用的短長
因為﹕A. 父難道也在尋找那些拜偶像的人(他們不知道耶和華才是真神)﹖ B. 當我們將部份經文刪除或增加時,我們已觸犯了聖經「神的話不可增添也不可減少」的重要命令。(申命記四章2節﹕「所吩咐你們的話,你們不可加添,也不可刪減,好叫你們遵守我所吩咐的,就是耶和華─你們神的命令。」
申命記十二章32節﹕「凡我所吩咐的,你們都要謹守遵行,不可加添,也不可刪減。」箴 言卅章6節﹕「他的言語﹑你不可加添﹑恐怕他責備你﹑你就顯為說謊言的。」耶利米書廿六章2節﹕「耶和華如此說﹑你站在耶和華殿的院內﹑對猶大眾城邑的人﹑就是到耶和華殿來禮拜的說我所吩咐你的一切話﹑一字不可刪減。」
以及啟示錄廿二章18-19節﹕「我向一切聽見這書上預言的作見證,若有人在這預言上加添甚麼,神必將寫在這書上的災禍加在他身上﹔這書上的預言,若有人刪去甚麼,神必從這書上所寫的生命樹和聖城刪去他的分。」)
C. 若有讀者質疑本人為什麼要如此吹毛求疵﹖聖經加添或減少幾個字又有什麼關係﹖筆者要恭敬的回答說﹕這是神的命令﹗差之毫釐謬以千里,假如本人將約翰福音三章16節,改寫為「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的人,不至滅亡,反得永生。」您能同意/支持/認同嗎﹖這裡不過只刪除「信他」兩個字,增加「人」一個字而已。
【七】該書p.74又說﹕「身為牧師,我常收到這樣的便籤﹕『我很喜歡今天的敬拜,我從中得益不少。』這是另一個對敬拜的誤解,我們敬拜乃是為神。我們敬拜時,目標是要討神歡心,而不是讓自已開心。」
察驗和疑問﹕
當我們敬拜神時,誰說不能除了討神的歡心也同時自己得恩惠﹑蒙憐恤﹑得幫助﹑開心﹑得救﹑蒙保守﹑蒙福….﹖照作者的說法希伯來書四章16節﹕「所以,我們只管坦然無懼地來到施恩的寶座前,為要得憐恤,蒙恩惠,作隨時的幫助。」顯然是錯了﹗
坐在耶利哥城外的瞎子﹑患十二血漏的婦人﹑十個長大麻瘋得醫治﹑拉撒路從死裡復活﹑彼得在海面上求救﹑…上述那一個敬拜不是「榮神又益人」﹖詩 篇七十三篇28節﹕「但我親近神是與我有益﹔我以主耶和華為我的避難所,好叫我述說你一切的作為」。
用想像法解經﹖
詩篇十六章8-9節﹕「我將耶和華常擺在我面前,因他在我右邊,我便不致搖動。因此,我的心歡喜,我的靈快樂﹔我的肉身也要安然居住。」事實上,討神喜悅的敬拜,必然也使敬拜衪的人喜樂。
【八】該書p.78又說﹕「神說﹕『這個人帶給我歡笑,我要以他(挪亞,筆者註)的一家重頭開始。』」
察驗和疑問﹕
(1)筆者從來不知道神曾說過﹕「這個人帶給我歡笑,我要以他(挪亞,筆者註)的一家重頭開始」這句話﹗作者又嚴重違反了本人在拙文前面所提出的「神的話不可增添也不可減少」的重要命令﹗
(2)也許有人以為按照聖經的經文原來的精神修改為一段對話又何妨﹖假使本人將耶穌在馬太福音十六章23節﹕「耶穌轉過來,對彼得說﹕撒但,退我後邊去吧﹗你是絆我腳的﹔因為你不體貼 神的意思,只體貼人的意思。」將耶穌對彼得說的話略作修改為﹕「彼得,你是撒但,你讓我痛心﹑傷心﹑你快到地獄裡去吧﹗」本人這樣作也不離譜呀﹗尊見如何﹖
【九】該書p.79又說﹕「試想像這個情景,有一天,神來到挪亞面前說﹕『我對人類很失望,除了你以外,世上所有的人都不思念我﹔只有你挪亞,看到你,我便歡喜。你的人生令我欣喜,我準備用洪水毀滅整個世界,只留下你的一家重新開始﹔你去作一艘很大的船,它要救你和所有的動物。』」
察驗和疑問﹕
(1)用想像的方式來解經,很容易偏差,不可不防。在信仰的領域裡,聖經從來沒有要我們「想像」(參見哥林多後書五章7節)。「想像」是與事實不同的一種心理作用,例如本人想像自己是俊男,而事實上本人是其貌不揚的老人。
(2)根據華神出版社所出版的《偏差與誘惑》這本書第十二章(P.223)告訴我們﹕想像(這本書中用「摹想」)用在宗教上,下列幾點應是可以確定的﹕1. 這種程序不合聖經教訓﹔2. 這種方法已為各種巫術採行數千年之久﹔3. 除了想像還包括其它內容…。
挪亞怎麼被拯救﹖
(3)「你去作一艘很大的船,它要救你和所有的動物,」與聖經不符。聖經啟示我們神要救「挪亞一家八口」而非挪亞一人,以及要救「船上的動物」而非所有的動物。作者這樣的描述又觸犯了「神的話不可增添也不可減少」的重要命令。
【十】該書p.82又說﹕「神說﹕『現在是生命向前進的時刻了,做我計畫人類去做的事,成立家室,耕種養生,真正作人﹗ 這正是我造你的模樣。 』」
察驗和疑問﹕
上述「神說」我在整本聖經中查不到﹖作者這樣的描述恐怕又觸犯「神的話不可增添也不可減少」的重要命令,擅自傳神旨。
【十一】該書p.92又說﹕「降服不是最好的生活方式,乃是惟一的生活方式」
察驗和疑問﹕
建議這句話若改為﹕「降服不但是最好的生活方式,更是基督徒惟一應該過的的生活方式。」才符合聖經。
【十二】該書p.117又說﹕「你一定聽過有人說『我不能參加今晚的聚會,但我的靈會與你們一起。』你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嗎﹖毫無意義﹗你一天在世上生存,你的靈就與你的身體形影相隨,你的身體若不出現,你也絕不可能出現。」
察驗和疑問﹕
作者的說法若是正確,保羅顯然是大錯特錯了,因為保羅曾被聖靈默示下說﹕「我身子雖不在你們那裏,心(pneu'ma原文是靈)卻在你們那裏,好像我親自與你們同在,已經判斷了行這事的人。就是你們聚會的時候,我的心(pneu'ma原文是靈)也同在。奉我們主耶穌的名,並用我們主耶穌的權能。」(哥林多前書 五章3-4節)
【十三】該書p.144又說﹕「聖經沒有記載過任何離群索居的聖徒或與其他信徒隔絕的隱士。」
察驗和疑問﹕
請問,當耶穌在曠野四十天跟那一個人在一起﹖ 當使徒約翰被放逐在拔摩海島上時又跟那一個人在一起﹖當保羅被提到三重天時又跟那一個信徒/肢體在一起﹖
【十四】該書p.148-149又說﹕「新約聖經有五十多次用『彼此』和『互相』的兩個詞彙。神命令我們彼此相愛﹑…彼此忠心等等。」
察驗和疑問﹕
查了和合本﹑當代聖經﹑新譯本﹑現代中文以及呂振中等六種版本的中文聖經,都找不到「彼此忠心」這個命令,這算不算過度引伸﹖
【十五】該書p.177又說﹕「教會裡的合一是如此的重要,以至於新約聖經對這一件事的注意,超過天堂或地獄。」
察驗和疑問﹕
新約聖經最注意的一件事不是約翰福音三章16節﹕ 「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嗎﹖ 如果「教會裡的合一是如此的重要,以至於新約聖經對這一件事的注意,超過天堂或地獄。」是真理,那麼保羅和巴拿巴全都錯了﹗
他們竟然將得救的事看的比合一還「注意」。請注意使徒行傳 十五章1-2節﹕「有幾個人從猶太下來,教訓弟兄們說﹕『你們若不按摩西的規條受割禮,不能得救。』保羅﹑巴拿巴與他們大大地分爭辯論…。」再說,顯然馬丁路德也錯了,他竟然破壞了天主教合一而與當權者對抗。
筆者粗略統計,聖經中「天堂」一詞出現2次,「天國」34次,「神的國」39次,「永生」145次,「得救」99次,「滅亡」109次,「沉淪」16次,「地獄」10次,「無底坑」9次,「除間」69次 ,而「合一」僅出現2次,「合而為一」7次,「同心合意」11次﹔換言之,有關天堂或地獄的相關經文有423次而合一的相關經文僅20次,何者是神所「注意」的﹖讀者一目瞭然。
【十六】該書p.223又說﹕「我們以為誘惑是在我們四周,但神說它發自我們內心。」
察驗和疑問﹕
當然誘惑能發自我們內心(參雅各書一章13-14節),但是聖經不也清楚啟示我們誘惑同時也在我們四周嗎﹖當耶穌在曠野受撒但的試探時,誘惑難道是出自耶穌的內心﹖撒但(又稱為那誘惑人的,參帖撒羅尼迦前書三章5節)當時不是就在耶穌的旁邊嗎﹖
難道不是撒但嗎﹖
大衛受誘惑犯姦淫不也是因為看見拔示巴在前方沐浴(參撒母耳記下11章)嗎﹖亞干受試探被誘惑不也是因為看見了眼前的銀子和衣服(參約書亞記7章)嗎﹖參孫受試探被引惑不也是因為大利拉這位美女在他身旁嗎﹖(參士師記十五章4節)
亞當夏娃受撒但試探時他倆內心有私慾嗎﹖宣稱「我們以為誘惑是在我們四周」錯在那裡﹖ 該書好幾個地方用「神說」,而事實上神沒有那樣說。問題出在隨便引用「神說」,把自己個人的想法加上「神說」的大帽子,是非常危險的錯誤和示範。
【十七】該書p.260又說﹕「你的恩賜不是用來使自己得益,而是為別人的好處,正如別人蒙受恩賜,運用來使你得益處。」
察驗和疑問﹕
(1)這種說法不符哥林多前書 14章16-17節﹕「不然,你用靈祝謝,那在座不通方言的人,既然不明白你的話,怎能在你感謝的時候說『阿們』呢﹖ 你感謝的固然是好,無奈不能造就別人」的經訓,因為至少「方言禱告」這種恩賜是用來造就用「方言禱告」本人。
(2)這種說法也不符哥林多前書 十二章7節﹕「為了使大家都得到好處,聖靈在我們每一個人身上所彰顯的也各不相同。(現代中文)﹔聖靈使各人有不同的才幹,為要使整個教會都得益處。(當代聖經)」
因為,哥林多前書 十二章7節從來沒有排除我們的思賜除了可以造就別人以外,同時也可以造就自己。因為「大家」或「整個教會」一定是也包括運用恩賜者本人在內。這又是「以偏蓋全」的解經。
【十八】該書p.328又說﹕「找一座地球儀或一張地圖,然後提名為一些國家禱告。聖經說﹕『只要你向我祈求,我就把世上萬國賜給你。(詩篇二章8節,當代聖經)」
察驗和疑問﹕
細讀詩篇第二篇全文,不難發現第8節所說的「你」是專指「聖子」,並非一般信徒。詩篇第二篇8節這段經文與「提名為一些國家禱告」無關。這是「利用聖經來湊合自己的主張」解經,犯了釋經學的大忌。
三﹑對作者以及譯者小小的建議﹕
如果是非常認真讀該書的人,我們每讀一段該書,就必須翻到該書後面的「注釋」去找出作者所引用的經文或文字,如此可高達787次之多,不僅非常麻煩,而可能引起讀者的不耐﹔何不在每次引用某一段經文或文字時立刻註明其出處﹖
例如「聖經說﹕『摩西的法律因人性的軟弱而不能成就的,上帝卻親自成就了。上帝差遣自己的兒子,使他有了跟我們人相同的罪性,為要宣判人性裏面的罪,把罪除去。』(羅馬書八章3節, 現代中文聖經)」(參該書P.223)
筆者才疏學淺,疏漏和錯誤之處一定很多,懇請各位多多指正,不勝感激﹗
(作者為林森南路禮拜堂長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