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論壇報2007/4/3-6
一﹑基督與門徒最後的晚餐(猶太曆尼散月十三日﹐禮拜四)
在一週六日的開始﹐耶路撒冷的朝聖客﹐從通常的二萬五千人﹐擠進了約十萬之眾。由於城內容不下如此眾多人群﹐他們不得不到近郊的村落去落腳。人們都要在耶路撒冷吃逾越節的宴席﹐主耶穌與十二使徒也在一處預先安排好的地點去共進節前的晚餐。
這天晚上的氣氛有些不尋常﹐顯得頗為淒清﹐門徒相互倚靠而坐﹐席間多用左手撐地﹐以右手取食。
彼得坐在飯桌的末端﹐以便隨時可起身去安排什麼事情﹔甚至可以保護他的主人。左邊坐著耶穌所愛的門徒約翰﹐耶穌的右手則坐著使徒所尊重的司庫及發言人猶大。
飯後耶穌站起來脫下長袍﹐束上一條腰帶﹐扮成奴僕模樣﹐將水倒在盆中﹐開始為門徒洗腳。
其實十二使徒在用餐前都已洗過澡﹐在進入餐室前也都濯過足。此時主耶穌為他們洗腳﹐不過是象徵性的儀式﹐這是要提醒以耶利米的模式﹐在聖城中作象徵性的教導。
悲劇已無可挽回
但不論象徵與否﹐彼得都不願接受這種方式﹔要讓他所敬畏的主為他洗腳的事實。但主耶穌立刻表明如不洗﹐他便對主無分。急性的彼得又表示﹐這樣便洗他的全身。
耶穌再度說明這象徵的含義﹕凡洗過澡的人﹐只要把腳一洗﹐全身便乾淨了。並表示﹕你們是乾淨的﹐但不全都是乾淨的﹔因在門徒中﹐有一人要出賣我。正如當初大衛王所信任的手下亞希多弗背叛大衛王一樣(撒母耳記下十五章31節)。而基督也將在今夜被出賣。
彼得是慣常留神主言語的人﹐便就近要約翰去問一問﹕主究竟指著誰說是要背叛祂的。約翰因靠近耶穌的胸膛﹐便小聲問主﹕「是誰要出賣你﹖」耶穌回答說﹕「我蘸一點餅給誰﹐就是誰。」說罷﹐便撕了一塊餅在盤子裡蘸了一下﹐塞進猶大的嘴裡。
在猶太人的風俗中﹐好友間會相互餵食﹐以示善意。門徒間有時也會彼此相互這樣表達。而主耶穌對猶大的餵食﹐更表示給他最後機會﹐盼他能放棄賣主的計劃。但顯然撒但已佔據了猶大的心﹐悲劇已無可挽回了。
選擇面對死亡
二﹑基督最後的試探(神性與人性的衝突)
在早春的耶路撒冷﹐晚間仍十分寒冷﹐夜涼如水。耶穌與門徒由溫暖的餐室中走出﹐投入了冰冷的寒夜。他們一行走過了汲淪溪﹐向橄欖山的客西馬尼園走去。汲淪溪在耶路撒冷城外﹐是一條乾涸的河床。一年中只有冬日才有溪水。
昔日大衛逃避他兒子押沙龍的追殺﹐便是由這裡逃走。但耶穌卻選擇了要面對死亡的苦難﹐而非逃走。
橄欖山的客西馬尼園﹐是門徒所熟悉的地方﹐因此處為主耶穌最常獨自前來祈禱的地方。但這一夜卻是祂最後天人交戰的場所﹐也是祂要步上死亡之途的起點。
耶穌先將眾門徒留在一處﹐然後帶著十二使徒中的核心人物彼得﹑雅各﹑與約翰﹐再往前行。自耶穌最後進到耶路撒冷以來﹐便已踏進了祂生命的刑場。
悲聲震撼客西馬尼
耶穌在途中﹐曾不斷地告訴門徒﹕祂這次來到聖城﹐將遭受極大的迫害與苦難﹐因為當時在聖殿中掌權的一批人﹕祭司長﹑文士等﹐都欲將祂置於死地。所以祂肯定會被殺﹐但三日後要復活。
門徒聽了好像在聽一個故事﹐並沒有感到嚴重性。其中衝動的彼得甚至表示還要為主耶穌去死﹐但誰都沒有想到會變生肘腋﹐悲劇就在今宵﹔且出賣主耶穌的﹐居然是他們平日掌管金庫兼發言人的猶大。而就在此時﹐當大災難即將來臨的時刻﹐主耶穌雖一再警告﹐卻提不起門徒的警覺。
當他們跟著主耶穌往前行走時﹐腳步踉蹌﹐迷離的睡意襲上了每一個人的心頭。
主耶穌無奈地對這三名忠心的門徒說﹕「你們等在這裡吧﹐我要一個人到前面去禱告」。於是祂往前繼續走了數十碼﹐一時憂愁與傷痛如山岳般的重量﹐排山倒海地襲上祂的心頭。耶穌再也克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心靈與意志都被殤痛的情緒所控制﹔主耶穌開始放聲號哭﹐悲聲震撼了客西馬尼的山野。
夜鳥被驚得撲撲地飛起來﹐投向了無邊的黑暗。基督匍伏在地﹐淚流滿面﹐身體抽動﹐冷汗沿著額角直流﹐濡濕了面前一大片的岩石與土地。主耶穌雙手伏在地上﹐身體顫動﹐口唇顫抖著﹐呼天搶地祈禱著﹕「阿爸﹐父啊﹗在你凡事都能﹐求你將這杯撤去…然而不要從我的意思﹐只要從你的旨意。」
宇宙間最大的悲劇
時間在緊迫中被壓縮﹐一分一秒地後退﹐讓這宇宙間最大的悲劇﹐撒但與牠的使者們所策劃的攻擊﹐無情地展開。賣主的猶大﹐伙同一隊兵丁﹐手執著火把與刀棒﹐正沿著汲淪溪﹐由奸細加略人猶大引領撲向了耶穌祈禱的客西馬尼。
耶穌焦急而且失望﹐祂不斷地起身去察看門徒﹐看到的卻是幾張熟睡的臉孔﹐而且還發出了鼾聲與囈語。耶穌不斷地搖醒他們﹐並一再警示﹕「總要警醒禱告﹐免得入了迷惑﹐你們心靈固然願意﹐肉體卻軟弱了﹗」
孤獨的基督﹐在最後的時刻﹐多希望祂的門徒能與祂一起度過難關﹔如今卻連這平時最貼近祂的三個人﹐都昏睡在夢鄉中。
天地間﹐只剩下耶穌基督一人在孤軍奮戰。主耶穌最後再度跪下禱告﹕「我父呵﹐這杯若不能離開我﹐必要我喝﹐就願你的旨意成全﹗」
天人交戰已正式結束﹐基督以神性戰勝了祂的人性。
在暗夜中出現了無數支火把﹐與嘈雜的人聲﹔一群手執刀棒的人影﹐已迫近了主耶穌祈禱的荒園。隱約中那個賣主的猶大﹐趑趄試探著走近了耶穌﹐作勢要與耶穌親吻﹐基督凜然地對猶大說﹕「你用親嘴的記號賣人子麼﹖」猶大慚愧地退後﹐並低下了頭。
石階上沉重的腳步
耶穌昂然地站在逮捕祂的人群前﹐面向著他們﹕「你們要找誰﹖」他們回答說﹕「找拿撒勒人耶穌」﹐耶穌堅定地說﹕「我就是。」
「我就是」一語出口﹐逮捕的兵丁們聞聲後退﹐而且摔倒在地。因為主耶穌說的「我就是」﹐正是創造天地之主耶和華上帝的名號。神之尊稱的威嚴﹐使這些撒但的鬼魔魍魎應聲倒地。
三﹑汲淪溪的石階
逮捕者們在一度愣神之後﹐立刻將沉重的鐵鏈套上了基督的身體。兵丁們將基督連踹帶踢帶打﹐拉著耶穌走出了客西馬尼﹐一路吆喝著﹑拖拉著基督﹐到大祭司的庭院去受審。
通往大祭司的院落﹐必須經過一段山路﹐要爬行一處石階。這一段石階並不算長﹐也不很高﹔是層層疊疊以石灰石鋪設﹐縫隙間長滿雜草。這些盤根錯節的雜草﹐已生生滅滅地延續了數千寒暑。
碎裂的石板上﹐疊印著千千萬萬的足跡﹔當年大衛王倉皇間﹐曾奔下這層層石階逃避仇敵的追擊。幾千年之後﹐大衛的後裔﹐基督耶穌再由這層層石階上踏下祂沉重的腳步﹐到客西馬尼去祈禱。並經由大祭司的手下逮捕﹐再以鐵鏈纏繞著主耶穌的身體﹐粗暴地一路將耶穌拖上去﹐推向大祭司的庭院。
染紅各各他的愛
如今這一層層的石階仍然在那裡﹐無數朝聖者的足跡﹐還不停地在上面疊印著。但在這千千萬萬個踏過的足跡中﹐卻有人類的救贖主—耶穌基督的腳印。
這段石階﹐要向世人見證基督為人類留下的受難足跡—是創造天地萬物之主宰的腳印。祂曾經痛徹心髓地被釘在十字架上﹐由這雙足中流出來的血﹐染紅了各各他﹐染紅了人類的歷史﹐留下了血紅的愛的印記。
四﹑血雨橫飛的彼拉多中庭
基督被推進大祭司亞那的庭院中。亞那為當值大祭司該亞法的岳父﹐那個一心想將耶穌置之死地的人﹐其動見觀瞻﹐都會牽動當時猶太的宗教界與政局。但這個邪惡的大祭司﹐有時卻也能一語成讖﹕「一個人替百姓死是有益的。」(約翰福音十八章14節)
這批邪惡的集團份子﹐早已將基督定了罪﹔只等基督再承認自己是上帝的兒子﹐大祭司便可以撕裂衣裳﹐宣布基督說了僭妄的話﹐便能將祂定成死罪(馬太福音廿六章57-68節)。
但當時的猶太為羅馬的殖民地﹐並沒有處人死罪的權柄﹐所以將耶穌折磨了一夜之後﹐還是必須將耶穌押解到巡撫彼拉多的衙門去受審。在那裡這批居心叵測的奸黨﹐才能將基督處死。
懸盪時空的大哉問
其實彼拉多十分清楚耶穌並沒有罪﹐祂完全無辜﹐本應當庭釋放﹔但礙於大祭司的面子﹐也不能不虛應故事一番﹐開庭審理。
而審訊中基督向他提出了一個彼拉多從未想過的話題﹕「你說我是王。我為此而生﹐也為此來到世間﹐特為給真理作見證﹔凡屬真理的人﹐就聽我的話。」(約翰福音十八章37節)這話題讓彼拉多困惑不解﹐他只冒出了一句﹕「真理是甚麼呢﹖」讓這個「大哉問」﹐一直懸盪在時空中。
彼拉多原想釋放耶穌﹐但大祭司的團伙們﹐堅持不肯﹐寧要一個真正的罪犯巴拉巴﹐也不要公義無罪的耶穌。彼拉多在無奈中﹐只好先將耶穌行刑鞭笞﹐這樣也許會引發猶太人的同情心﹐而釋放了耶穌。
在約翰福音十九章一節﹐只記載了一句話﹕「當下彼拉多將耶穌鞭打了」。但「鞭打」之過程卻十分慘酷﹐令人驚心﹐連天地亦動容。
按當時羅馬的笞刑﹐每打四十減去一下﹐兵丁就將彼拉多的中庭﹐作為鞭笞的刑場。兵丁將耶穌剝去外衣﹐以鐵鏈將主拷鎖在石樁上。再由幾個身強力壯的士兵一同執刑。
血腥的地獄交響曲
笞鞭有許多種﹐先以籐鞭抽打﹐在基督的背上﹑腿上印下了無數條深深的鞭痕。繼之又使用帶有倒刺鐵鉤的皮鞭﹐由幾個兵丁輪流著盡力抽打。一時血肉橫飛﹐行刑者的身上與周圍的空中及地上﹐都濺滿了血雨。
基督的慘叫﹐讓圍觀的群眾驚呼連連。基督的身上刻滿了密集的血紋﹐地上的石板縫隙中﹐積滿了主身上流下來的血水。一時基督的慘叫﹑血花的飛舞﹐與行刑兵丁們的吆喝及獰笑﹐譜成了一支血腥的「地獄交響曲」。
由基督被捕開始﹐約翰便與主的母親馬利亞﹐緊隨在後。當一鞭鞭抽打在耶穌身上時﹐都像是抽打在馬利亞的心上﹔基督的身上在流血﹐馬利亞的心中也在滴血。
她的心如刀割﹐眼看著自己十月懷胎生下的兒子﹐被不公不義的皮鞭造成重傷﹐一位慈母的心﹐如何禁受得起。她的每一根神經都隨著飛舞的皮鞭在抽搐﹑收縮。她的心已被基督的慘呼喊得破碎﹐她甚至無力站立﹐必須緊倚著約翰﹐才不致倒下。
猶太人違背良心
鞭笞卻還未停止﹔鞭了背部﹐再翻過來抽打前身。兵丁們要將基督鞭抽至體無完膚。打到行刑者們的氣力都用盡了﹐兵丁們身上染滿了耶穌的血跡時才鬆手。而地上的血水已在石縫間匯成了小溪﹐血水將白色的石板前庭整個染成了一片腥紅。
彼拉多將基督引到眾人面前﹐指著祂向人們說﹕「你們看這個人﹗」(約翰福音十九章5節)彼拉多本以為將耶穌鞭打成一個血人﹐這樣的笞刑﹐應該可以讓這些殘忍的宗教領袖們感到滿意了。
但讓彼拉多十分意外的是﹐祭司長與他所慫恿的同夥們﹐居然都齊聲喊著﹕「釘祂十字架﹗釘祂十字架﹗」這便讓彼拉多感到為難了。
當他仍在猶豫不決時﹐祭司長更使出了最毒的狠招﹕「除了該撒﹐我們沒有王﹗」
這批原本恨透了羅馬統治者﹐時刻要想推翻羅馬政府﹐回復獨立的猶太民族主義者﹐居然為了要治死耶穌﹐竟違背了自己的良心﹐說出這種無恥與喪盡天良的話來﹐完全不知羞恥為何物﹐這充分顯示出他們邪惡的本質﹐是道道地地的撒但門徒。
走向各各他刑場
千古以來﹐這種敗類有志一同﹐無分古今﹔在主耶穌受難兩千多年之後的廿一世紀﹐甚至就在我們的眼前﹐這類醜劇也還在不停地上演著。
五﹑碧血染紅了苦傷道
彼拉多雖心不甘情不願﹐但猶太人的大祭司卻抓住了他政治上的弱點﹐他也只好去作該撒的忠臣﹐將這位無辜的耶穌照他們所要求的﹐判釘十字架。
基督是在大祭司的院中受了一夜的折磨﹐又在彼拉多庭院中被打得皮無完膚。時已近中午﹐祂卻湯水未進。如今還要背上十分沉重的十字架﹐走向各各他的刑場。
基督這本已虛脫的身軀﹐如何禁受得住。當十字架壓上肩頭﹐祂才勉強走出了幾步﹐便不支倒地。而押送的兵丁們手中的皮鞭﹐便如雨點般落在主的身上﹐血肉再度在這條窄巷中橫飛四濺﹐不時還濺落在旁觀者的身上﹑臉上﹐隨即爆起一片驚呼﹑尖叫。
耶穌用盡全身殘存的氣力﹐卻總是無法扛起這支沉重的木架﹔在一路顛踣中﹐不斷跌倒﹐讓皮鞭與十架一起砸到祂即將粉碎的軀體上。作為一個人子﹐祂到底能承受多少痛苦﹖一個人的軀體能忍受多大的壓力﹖
痛苦與羞辱的極限
耶穌基督道成為肉身﹐便是要用祂的肉身來接受人間最大的痛苦﹕心靈上的﹑人格上的﹑以及軀體上的﹐要讓痛苦與羞辱的極限﹐在人子的身上完成最後的試煉。
而這些痛苦與羞辱﹐原本是第一亞當及其後裔歷來所累積下來的總和﹐卻要在一夕之間﹐由基督一人來承受。
在飛濺的血雨裏﹐在兵丁呼喝叫罵與婦女們的尖叫哀號中﹐基督腳步踉蹌地向前一寸寸地挪移﹐祂仆倒﹑爬起﹔再仆倒﹑再艱難地爬起﹔祂必須走完這苦傷道的全程。兵丁在圍觀的人群中﹐拉來一個名叫西門的漢子﹐與主一同背這副沉重的十字架。
由開始到各各他的這段不算長的路程中﹐基督共倒下了十三次。祂的血液染紅了這條古道。蒼白的石頭﹐已被基督的鮮血染成深紅。如今再經過了兩千年風雨的沖刷﹐主血跡所刻下的印記仍然沒有消失。
六﹑人罪所築起的髑髏地
在耶路撒冷的城外﹐有一座荒涼的禿山﹐名叫髑髏地﹐又名各各他。地的形狀頗像一具人頭的骷髏﹐因而得名。
當鐵鎚敲下時…
是一塊廿二呎高的岩石﹐矗立山頭﹐人們由遠處便可望見。這是耶路撒冷處決人犯的刑場﹐因耶路撒冷是聖城﹐所以不能在城內殺人。
行刑開始了﹐沉重的十字架被擲在地上﹐兵丁將氣若游絲的耶穌按倒在木架上﹐先將耶穌的手臂縛在架上﹐再將主的雙手以長鐵釘釘在木頭上﹐因木架豎起時﹐雙手無法承受身體的重量﹐手掌便會拉斷裂開﹐身體便要倒下。
然後﹐再將耶穌的雙腿拉直﹐量好位置﹐先將一塊鋸好的斜形橡木座釘牢在十架的下方﹐才將耶穌的雙足交疊起來﹐以長釘釘在木座上﹐以防下墜。
最後再在耶穌的頭上釘上一塊木牌﹐牌上用希伯來﹑希臘及拉丁文﹐寫上「猶太人的王拿撒勒人耶穌」。
釘架的作業由幾個兵丁執行。當鐵鎚敲下時﹐基督的慘叫聲震動了各各他的山野﹐成群的烏鴉被驚起﹐撲撲地飛向耶路撒冷的城頭。
粗野的羅馬行刑者當作是一種娛樂來享受﹔主耶穌的慘呼中夾雜著兵丁粗魯的咒罵與訕笑﹐鮮血由木架上流下來﹐染紅了大片的砂土。
兵丁們釘好後﹐再將木架翻轉來﹐重重地砸在地上﹐將背面透過來的釘尖用鐵錘敲倒﹐以防鐵釘滑脫。
最後才將木架以繩索拉起來﹐拽進到預先挖好的土穴中。這樣便完成了全部的行刑過程。
兵丁們行刑後﹐完成了艱辛的任務﹐現在可以輕鬆一下﹐一齊坐在十字架下面來拈鬮﹐瓜分由耶穌身上脫下來的衣裳。旁觀的人便揶揄耶穌說﹕「你是上帝的兒子﹐現在可以由十字架上下來吧﹗」
基督由十架上望下去﹐看到這群可憐無知的人﹐就憐憫他們﹐向上帝喃喃地祈禱﹕「父呵﹐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做的﹐他們不曉得。」
與基督同時釘在十字架上受刑的﹐還有兩個強盜﹐分別釘在基督的左右。一個惡性不改﹐在刑架上還要諷刺基督﹐但另一強盜卻向耶穌祈求赦免﹐耶穌立刻向他宣告﹕「今日你要同我在樂園裡了。」
七﹑馬利亞的心如刀刺透
基督由被捕﹑受審﹑到各各他被釘的前後﹐祂的門徒都四散奔逃。最後只有主所愛的門徒約翰陪伴著馬利亞﹐一路跟隨到刑場﹐並且親眼看見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的慘狀。
只能無語問蒼天
馬利亞已數度昏厥﹐幸有約翰在旁照料。當基督受釘刑時﹐每一聲慘嚎﹐都刺痛著馬利亞慈母的心腸。而眼見耶穌所受的酷刑﹐馬利亞肝腸寸斷﹐她將雙手插入土中﹐無助地抓起了兩把土石﹐只能無語問蒼天。
等十架立起來﹐她便走到架下﹐用雙手抱住基督釘在木頭上染滿了血跡的雙足﹐並用嘴唇去親吻。以哀慟的雙目仰望木架上的基督。傷心的基督低頭看見約翰在近旁﹐便對馬利亞說﹕「看你的兒子」。再向約翰說﹕「看你的母親」。
主在最後的時刻﹐將祂肉身的生母付託給約翰。主已向天父盡了大孝﹐在死前又向約翰託母﹐也盡了祂人子的孝心。
當初馬利亞抱著嬰兒耶穌到聖殿中去行奉獻禮時﹐西面為孩子祝福﹐已向馬利亞說了預言﹕「你自己的心也要被刀刺透﹗」(路加福音二章35節)。而現在馬利亞的心正被刀刺透。耶穌的血由十架上流下﹐馬利亞心中也正在淌血。而終其一生﹐她每逢想到基督時﹐也都在泣血。
八﹑天愴地慟﹐基督為世人捨命
由上午十時左右﹐基督在十架受刑﹐掛在木架上(猶太曆尼散月十四日﹐禮拜五)受難的時間大約已持續了五個多小時﹐主耶穌的血幾乎已流盡﹐塗紅了這塊突起如骷髏地的刑場。這座骷髏山岩像是用人類的罪惡疊成的。
天地同悲 日月變色
而如今釘在其上的基督﹐卻變成了罪惡懲罰的對象﹔成為一個十惡不赦的罪魁﹐正在遭受刑罰殘酷的懲治。
此刻在十架上受刑的基督﹐連上帝都掩面不忍看。因神是聖潔的﹐不能與罪犯的代表基督相接觸。而這便是基督最最痛苦的時刻﹔主耶穌的心靈與肉體在雙重重創下﹐已完全崩潰。
祂不由自主地用祂的母語﹐喊出了心中的慟﹕「以羅伊﹗以羅伊﹗拉馬撒巴各大尼﹖」當神掩面離棄祂的時候﹐才是主的慟中之慟﹗
十架的刑罰延至禮拜五的下午三時﹐天地同悲﹐日月變色﹗因為神已掩了祂的聖面。一時地大震動﹐山岳搖晃﹐許多異常的現象同時發生﹐一些墳墓都被震得裂開﹐墓中的聖徒們走了出來﹐紛紛走進耶路撒冷向人們顯現。
十架上受難的基督﹐生命已到了盡頭﹐祂以微弱的聲音說﹕「我渴了」。有兵丁以矛尖穿了一塊海棉﹐蘸了醋送到主的唇邊。
生命已到盡頭
基督嚐了醋的苦味說﹕「成了﹗」祂用最後的力量﹐發出了祂在世上最後的祈禱﹕「父啊﹐我將我的靈魂交在你手裡﹗」基督便在十架上為祂所愛的人們(你與我)獻出了生命。
祂死了。
當基督在十字架上交出了祂的靈魂﹐也正是逾越節羔羊在聖殿中宰殺獻祭的時候。
九﹑懾人心魄的裂帛聲
當基督在彼拉多處受審﹐被鞭笞﹐背上十架走向各各他的刑場時﹐聖殿中正在忙著預備宰殺逾越節的羔羊。
因為這一天是猶太人最重大的節日─逾越節。人人都要紀念當年以色列人由為奴之家的埃及出走﹐在十災的最後一天﹐每一家都宰殺了羊羔將血塗在門楣上﹐這樣當夜天使看到時﹐便會越過去。
在一夜之間﹐全埃及哭聲震地﹐因為每一家中的長子都被殺死了。但猶太人卻能平安度過﹐並掙開了埃及法老的奴隸枷鎖﹐獲得了自由。所以猶太人世世代代都要紀念這個重大的節日。而恰恰當天又逢安息日﹐當兩個節日合在一起過﹐意義特別重大。
獻祭的人們正在聖殿中排隊等待﹐每一家的獻祭者都拉著他們的羊﹐以手按在羊頭上﹐將羊的喉嚨部份露出來﹐等待祭司的宰殺。
祭司們排成一隊﹐將祭羊噴出的鮮血收在金銀的器皿中﹐然後聯手傳遞到祭壇旁﹐傾倒在壇上獻祭。再把宰殺過的羊隻剝皮﹐把雙角掛在柱子上﹐將其內臟剖出﹐將腰子與部份的肝及肥尾巴放在盤中﹐並小心翼翼地不要傷及骨骼﹔因逾越節獻祭的羔羊﹐不可使骨頭折斷。
天崩地裂一聲響
當祭司們正忙碌的時候﹐忽然天崩地裂的一聲巨響﹐震耳欲聾﹐聖殿的地與石階都被震裂﹐接著至聖所前懸掛的那一幅幔子﹐由上到下撕裂成兩半﹐像由兩隻巨大的手﹐將它撕開。
布幔撕開的裂帛聲﹐尖銳且刺耳﹐懾人心魄﹔祭司們都用雙手掩上耳朵。大祭司該亞法驚得跌倒在地﹐他頭上的金屬冠﹐及手中的銅杖都摔出了老遠﹐沿著石階滾下去﹐不見了。
當聖殿中祭司們宰殺逾越節羔羊的時候﹐十字架上的基督卻剛剛作完祂最後的祈禱﹐將祂的靈魂交給了父神﹐完成了祂為人類獻上的挽回祭。
十﹑復活的第一道陽光(猶太曆尼散月十六日﹐復活主日)
安息日在悲傷與不安中度過。
七日的第一日清晨﹐聖城耶路撒冷安謐如常。一夜都沒睡好的抹大拉的馬利亞﹐和另一個馬利亞﹐清早天還濛濛亮的時候﹐兩人便跑到安葬耶穌屍體的墳墓去探視﹐她們攜帶了許多香料﹐要去膏耶穌的屍體。
在死人中找活人﹖
因為中東氣候炎熱﹐屍體通常在一兩天內便會腐敗發臭﹐所以塗抹香料是十分必要的。
這兩個馬利亞走在路上時﹐才想起了墓門口有一塊巨大的圓石﹐無法輥開。正耽心時﹐走到墓門口﹐卻發現擋在墓門口的石頭﹐早已不見了。
一縷陽光穿過了墳墓的洞口﹐照見墓內空無一人。只有裹屍體的細麻布與頭巾還留在那裡。兩人頓時感到困惑與傷痛﹐急切間不知主耶穌的屍體被移往何處。
正猜疑間﹐有兩個人站在旁邊﹐衣服潔白放光﹐她們嚇得將臉覆在地上。那兩個人說﹕「為什麼在死人中﹐找活人呢﹖祂不在這裡﹐已經復活了﹗」
她們便想起了主的話﹕「人子必須交在罪人手裡﹐釘在十字架上﹐第三日復活。」
她們急忙離開墳墓﹐要跑回去向十一位使徒報信…
她們又害怕﹑又顫抖﹑又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