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客留言
choushenan@gmail.com

2012年7月4日 星期三


基督徒關懷政治的藝術~福音與文化的五種互動模式(一)

作者:蔡麗貞
2008-03-11基督教論壇報
 2008年一月下旬,前中研院院長李遠哲先生在日本接受產經新聞採訪時,表達台灣政局應該有制衡,既然立法院是國民黨佔優勢,那麼可以考慮支持民進黨總統候選人。

 此言一出,立刻在台灣媒體引起熱烈討論。次日公視七點新聞的尖峰對話節目,邀請人本教育基金會的史英先生與國民黨發言人蘇俊賓列席對話,同時也採訪幾位台大學生的意見。

 其中幾位學生表示:政治歸政治,學術歸學術,李遠哲先生不應該去蹚這池渾水。甚至有網路族群說,李遠哲先生在學術上是巨人,但在政治上可能是侏儒。

 史英先生認為這種二分法是不妥當的態度,事實上每位公民都有責任關懷政治,每個人都有表達意見的自由與權力,因此應該尊重他人的意見,這才是民主國家進步的現象。我想就從這點開始談起吧!

 聽到這些受訪學生的發言,感覺非常熟悉,長久以來,教會就是抱著這樣的心態「政治歸政治,宗教歸宗教」,唯恐倘入政教糾葛的渾水。但這十多年來台灣的教會界,包括神學界,漸漸在調適、修正,對「政教分離」的定義清楚許多。社會學家瞿海源先生認為所謂「政教分離」是指國家與教會的分隔,非指政治與宗教的分離,也就是說政府不能用國家的資源去幫助或限制一個宗教團體。

政治歸政治 宗教歸宗教?
 同樣的宗教團體也不能進到國家體制中擴充自身勢力,但是宗教與政治都是屬於社會的一部份,兩者間必然有一些重疊或對立。身為公民,不論他是某宗教團體的成員,一定會面對關懷政治的議題。我用「藝術」這兩個字,就是希望教會以比較輕鬆、平常的心情去看待,就如我們關懷其他社會議題一樣。

 兩千年的教會歷史中,教會在關懷社會這個議題上學習不少功課,每個時代的教會按照自己的神學路線,在與社會互動時,採取最適合自己教會生態的模式。

 二十世紀神學家尼布爾的名著《基督與文化》,提供幾個福音與文化關係的模式,或說,歷史中教會與社會的互動、教會對文化的態度可分成五種模式:反文化、順應文化、超越文化、相反相成、改造文化。每個模式各有其優、缺點。

 或曰:「福音本身就是一種文化」,這句話我既不否認,也不完全贊同,它的確反映了福音與文化之間密切又具張力的弔詭關係。

 每一個模式都有代表的教會團體或人物。每一個代表的團體或人物不全然只屬於一個模式,可能兩、三個模式的結合,甚至是完全相反的模式。

 這五種模式都有聖經經文做根據,有時相同的模式不代表神學相同。如加爾文與約翰衛斯理皆屬於第五派(文化改造派),但是加爾文注重神在世界文化中的掌權,約翰衛斯理則強調教會在文化中的責任。有時,代表人物的理論也許不錯,但是他在世時因緣際會,以致所採取的實踐行動卻顯得極端或捉襟見肘。

一、反文化模式(修道主義興起對抗腐化)
 此派是屬於兩極化的二分法,將世界與教會(基督)對立,不但反對世界文化,也反對教會組織(如暴力剷除異己的異端裁判所),拒絕參與文化活動,認為那是與基督的溫柔、謙卑的生命衝突。

世界與上帝 只擇其一
 「因為十字架的道理,在那滅亡的人為愚拙;在我們得救的人,卻為神的大能。 …世人憑自己的智慧,既不認識神,神就樂意用人所當作愚拙的道理,拯救那些信的人;這就是神的智慧了」(哥林多前書一章18~21節)。「不要愛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愛世界,愛父的心就不在他裡面了」(約翰壹書二章15節)。

 修道主義在中世紀大為風行,是因為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的國教化以後,教會不免世俗化,神職人員也漸腐化,大批的異教徒湧進了教會,信徒的品質低落。一班有志之士,想跟世俗的宗教劃清界線,出世的思想漸提升。修道院成為當時對抗腐化教會制度的一種理想型態。

反文化模式之缺點
 1.教會無法自絕於社會之外。

 修道主義的第一個缺點是錯誤的聖潔觀,認為這個世界既然墮落,為了避免被污染,唯一途徑就是遁世,切斷罪惡的機會。這是出世的個人主義,只想獨善其身,明哲保身,逃避社會責任。經過改善以後的修道主義已經肩負起社會服務、福音廣傳的責任。但是基本上修道主義在對社會責任上的態度是比較消極的。

 福音的核心雖有排他性,但是福音卻又是透過文化(希伯來文化、希臘文化)宣揚。人無法自絕或孤立於文化之外。當福音傳到一地時,教會需借助文化的用語與思想;翻譯聖經也需面對文化轉換層面;而且當地基督徒已經是文化的產物,就算這些基督徒不屬乎文化,文化也已經是他生活的一部份,他頂多只能在神的權威之下修正或選擇若干文化。

 何況當教會逐漸形成自己的組織後,也有自己的文化,如何維持、管理、懲戒,都須制度,甚至借用原先文化的管理方式,而教會文化也有罪惡。

罪不在文化,而在人性
 其實罪不在文化中,而在人性中。基督徒與世俗的差別,只不過在於基督徒較能意識到罪的存在,較認清、接受罪彌漫各處的可怕事實,因而對人性的失望、對人性的悲觀,轉而仰望神的幫助。

 2.把社會關懷、文化活動拱手讓給外邦人經營。

 太強調個人,對社會缺乏責任感,信仰呈現內向化的發展,信仰純粹是個人性的抉擇。中國教會受王明道影響甚深,對社會關懷、政治參與很忌諱,常以社會福音的大帽子來壓人,再加上聚會所系統的教會所教導的三元論之影響,反對理智、悟性的思考、分析層面活動,認為感情、意志都是屬魂的,是較不屬神管轄的自我擴張,因此與社會文化的互動也不具意義,漸漸輕易地把社會關懷、文化活動,拱手讓給世界人士去經營。如此一來,我們的教會就更名正言順地成為異教文明地盤。

 王明道年輕時即立志做約翰衛斯理,想透過宗教復興引發社會改革。然而王明道在擔任青年會會長的實際經驗,看見基督徒在教會圈內沽名釣譽,原本要求改革社會的學生運動,竟成了搗亂社會的力量,使他澈悟改革社會之先,必須先改造自己。

 王明道引用但以理書第二章「非人手鑿出的石頭」打碎地上的列國,斷言現世社會與天國之間沒有連續性。個人除罪重生,才是改革社會正本清源的辦法。「福音不是為改良社會,但社會卻因著有人信從了福音便得了利益」。

 俄羅斯的基督徒文學家托爾斯泰原為貴族,繼承龐大遺產,中年退隱到修道院,把錢財交給妻子,妻子卻不善於理財,被不誠實的管家搞得財產虛耗,甚至有農奴被虐待、活埋沙穴中致死。

福音的核心是反文化
 托爾斯泰的女兒描述道:「我罕見家父如此狼狽、憤怒,他對家母說,不可能發生此事,絕不可能,妳若要財產,就必須善加管理,否則就要完全拋棄。」這話暴露基督徒進退維谷的窘態:一方面不屑文化,卻又不能離捨它。

反文化模式之優點
 1.福音的核心是反文化的。
 抓住福音的核心精神:十字架的道理,在滅亡的人為愚拙,在得救的人,卻是神的大能。我個人堅持,福音的核心內容基本是「反文化」的,基督福音進入每個文化都會格格不入,而棄絕世界的價值觀,也是每一位基督徒必經的過程。當人對文明失望時,才會積極渴求天國降臨。愈是接近福音的核心,愈是反文化。

 以神為中心的思想,在每種文化都會格格不入,福音初傳到各國時都曾引起反感排斥。

 英國文學家魯益師(C. S. Lewis)說:「對現世貢獻最大的基督徒,常是最渴望來世的基督徒。專注天家,你就能掌握地球;專注世界,你與天地俱失」,當人對文明失望時,才會積極渴求天國降臨。值得留意的是:過去我們都認為,反文化的修道主義拋棄社會責任,但其實修道院曾是最有效率的宣教團體(Bosch,《更新變化的宣教》,頁324)。

 今天社會道德解體的現象,不是因為教會未勇敢發言抗爭、影響政府立法,而是因為教會未努力傳福音。教會最好還是忠心扮演神賦予她的角色,好好宣講主的道,領人歸主。信主的人多了,社會風氣自然改善。教會應學效保羅,專心傳道,主的道興旺了,廟宇的香火也會自動斷絕(使徒行傳十九章)。

 但也有人認為修道主義對承擔眾多責任(家庭、社會、教會等等)的現代人而言,是太奢侈的生活方式。

 2.為腐敗社會的清流。
 修道士透視寄居、客旅的人生觀,拿得起、放得下,淡泊名利,簡樸生活,知足常樂,不將安全感寄託在看得見的財物、名利地位、熟悉的環境與工作上。

憎恨之處播下神的愛
 法蘭西斯的禱告詞令人動容,成為許多人的座右銘(甚至曾被台灣政治人物引用):「使我作你和平之子,在憎恨之處播下你的愛,在傷痕之處播下你的寬恕,在懷疑之處播下信心,在絕望之處播下你的盼望,在幽暗之處播下你的光明,在憂愁之處播下了歡愉。哦,主啊!求你使我少為自己求;少求受安慰,但求安慰人;少求被了解,但求了解人;少求愛,但求全心付出愛」。/中華福音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