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客留言
choushenan@gmail.com

2012年7月23日 星期一

初代教會的解經(9)安提阿學派與預表解經法


2006-10-14基督教論壇報

【作者:蔡麗貞】   
第四世紀時,亞歷山太學派遭遇到一個對抗勢力,即安提阿學派。代表的神學家有戴阿多若(Diodore of Tarsus,約330-390);摩普綏提亞的狄奧多若(Theodore of Mopsuestia,350-428);狄奧多勒(Theodoret,約393-460)。安提阿學派提出預表解經法(Typological Interpretation)來對抗靈意解經。

 所謂預表解經法,就是給予舊約經文一個屬靈層面的解釋,主要是在說明舊約與新約的關係。它的原則是:舊約的事件、人物是新約的事件、人物之預表。亦即:舊約的事件是預告新約的事件;舊約的人物是預表新約的人物。

 Type是預告、預示的意思,預表解經法在聖經裡屢見不鮮。

亞當預表耶穌
 例如:「亞當」預表耶穌基督。「經上也是這樣記著說:『首先的人亞當成了有靈的活人』;末後的亞當成了叫人活的靈。」(林前十五章45節)「亞當乃是那以後要來之人的預像。只是過犯不如恩賜,若因一人的過犯,眾人都死了,何況神的恩典,與那因耶穌基督一人恩典中的賞賜,豈不更加倍的臨到眾人嗎?…若因一人的過犯,死就因這一人作了王,何況那些受洪恩又蒙所賜之義的,豈不更要因耶穌基督一人在生命中作王嗎? 如此說來,因一次的過犯,眾人都被定罪;照樣,因一次的義行,眾人也就被稱義得生命了。 因一人的悖逆,眾人成為罪人;照樣,因一人的順從,眾人也成為義了。 」(羅馬書五章14-19節)。

 舊約獻祭時所獻的「羔羊」是預表耶穌基督。施洗約翰看見耶穌基督時,第一個反應就說:「看哪!神的羔羊,除去(或作:背負)世人罪孽的」(約翰福音二章29節),因為聖經如此解釋,所以我們可以篤定地說,舊約時代獻祭的羔羊是預表耶穌基督的救贖。

第二次出埃及
 預表解經法有時不一定是處理舊約與新約的對應關係,舊約本身就可以單獨示範預表解經法。例如以賽亞書四十三章16至17節:「耶和華在滄海中開道,在大水中開路;使車輛、馬匹、軍兵、勇士,都出來,一同躺下不再起來,他們滅沒好像熄滅的燈火」,以賽亞書是針對將來被擄的以色列人即將從巴比倫回到故居,但是沿途所經過的是陸路,並不需經過大海。

 按照以賽亞的用法,出埃及記是預表出巴比倫,也就是說,出巴比倫是第二次出埃及。所以預表解經法在舊約本身已經使用,過去的一個事件可以預告、預表將來的事件。

預表非靈意解經
 預表解經與靈意解經有何區別?預表解經難道就沒有危險嗎?預表解經與靈意解經都是在解釋舊約與新約之間的對應關係。

 很多牧師、講道者表面上宣稱是用預表解經,實際上手法與靈意解經同出一轍。例如,解釋會幕裡各種物件的樣式、顏色、製作方法時,經常是沒有經文的證據,卻仍能推論出許多屬靈的教訓,這與靈意解經豈不是異曲同工?究竟兩者之間有何差異?

 首先,安提阿學派在使用預表解經法時,都肯定字面的意義及歷史的真實性與價值。安提阿學派認為使徒在使用這些預表時,視這些歷史事實是真實發生過的。

 其次是經文的證據,無論是預表法或是靈意法,最安全、最合宜的規範就是要尋找經文的證據,看看在舊約或新約中是否已經明白地表示、解釋過,否則仍會受想像力的支配。要善用預表解經法的條件當然是要熟悉聖經。

有同樣的陷阱
 預表解經法也有其危險性,若隨心所欲的使用預表法,就會墮入與靈意解經同樣的陷阱、誘惑裡,每當碰到難解的經文,手邊沒有參考書可以諮詢,或沒時間去找資料、研究背景時,只要腦筋急轉彎,靈機一動就可以大作文章。

 靈意解經有充分發揮的想像空間,只要帶出來的是不違背聖經的信息,就可以諸法皆空、自由自在地大玩文字猜謎遊戲。

 解經學的老前輩陳終道牧師說:「所有的預表,只能根據聖經本身的解釋,除了聖經已解明的預表外,或聖經自己按靈意引用舊約經文所顯明的意義外,我們不能憑人的想像講解預表。」
解經練習
 讀者可以自行練習下列的預表解經法,答案就在附帶的經文中:
1. 以色列人在曠野中吃的「嗎哪」(出埃及記十六章31節;約翰福音六章31-33節)
2. 摩西在曠野「舉銅蛇」(民數記廿一章9節;約翰福音三章14節)
3. 至高神的祭司至高神的祭司(創世記十四章18節;希伯來書七章15-17節)
4. 舊約的「除酵節」(利未記廿三章5-6節;哥林多前書五章7-8節)
5. 舊約先知以利亞(瑪拉基書四章5節;馬太 福音十一章14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