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客留言
choushenan@gmail.com

2012年8月28日 星期二

電影《阿凡達》觀後感 聆聽大地的聲音


2010-01-22基督教論壇報

◎劉議鴻/導演
C.S. Lewis在他所寫的科幻小說裡有這麼一句話:「讓我們祈禱人類不會逃離地球,在其他地方散播邪惡」。這樣的主題意識影響了許多後來的科幻小說與電影,比方今年熱門的大片《阿凡達》也傳達著類似的主題。

如果你同意C.S.Lewis的這句話,那麼讓我們藉由《阿凡達》來看看人類所散播的邪惡是什麼呢?是自私?是驕傲?是詭詐?是殘暴?是貪婪?還是…?

散播邪惡的人類
在電影《阿凡達》裡,人類發現潘朵拉星球擁有豐富的礦產,於是派遣傭兵和科學家前往採集礦物,即使竭力和該星球的納美人接觸、溝通,還創造了人類與納美人的DNA混血「阿凡達」來深入納美人的社會,這一切的作為在電影裡我們看到都是為了讓人類在潘朵拉星球可以生存並順利採礦。

為了自身(一個資本企業)的利益,人類會運用各種手段來達到目的,比方派出間諜、臥底(主角傑克)來了解對方的底細,探察對方的弱點,好取得制勝先機與掌控的優勢,並在必要的時候可以輕易擊倒對方,清除障礙。

如果潘朵拉星球原來是純潔的,那麼人類所帶來的污染是什麼?是自私、貪婪、詭詐和驕傲。人為什麼會驕傲呢?因為自認有知識,自認比較優越,並有所倚靠──倚靠火力強大的武器、倚靠超前先進的科技;倚靠聰明、倚靠所謂的「文明」,還有倚靠「比較努力」。

剝奪外星球資源
聖經上起初神對人的心意:「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治理這地,也要管理海裏的魚、空中的鳥,和地上各樣行動的活物」。(創世記一章28節)。沒錯,神起初對人的心意是要人管理萬物的,不過人墮落、犯罪了,罪進入人裡面,人被污染了。

被污染的人如何能管理萬物呢?我倒認為C.S. Lewis所說的上半句:「祈禱人類不會逃離地球…」頗有深意,人既犯罪背離神,或許是該好好被關在地球,謙卑下來,聽聽神藉由大地、大自然以及其他受造物所發出來的聲音,從中學習功課,重新認識神再說。

人類社會的發展是極為本位的,對待環境、萬物,甚至於同類,經常是用「於我有什麼好處?」當前提,在一個行銷掛帥,市場經濟、標榜消費意識的資本主義社會裡,已將萬物都按照人類的供需與好惡定了標價(價值),一個人擁有或掌握的越多(有價的東西),在這樣的社會裡,或整個世界裡,就會越有力量。

這樣的價值觀絕非聖經的教導,也脫離了「治理」與「管理」的真意。我想這比較像是巴比倫的價值觀,並非神所喜悅的。聖經裡這麼說:「他不喜悅馬的力大,不喜愛人的腿快」。(詩篇一百四十七篇10節)。

此外,神也不喜悅君王為自己增添馬匹,「只是王不可為自己加添馬匹,也不可使百姓回埃及去,為要加添他的馬匹…也不可為自己多積金銀」。(申命記十七章16~17節)
其實神根本就不喜悅祂的百姓立什麼王來治理他們,人執拗如此,神只好同意他們,揀選人來作「王」治理那些喜愛被人治理的人,不過神說這位「君王」登位後最重要的是要學習敬畏耶和華,謹守遵行律法書上的一切言語和律例(參申命記十七章)。

人想扮演神
人類偏行己路,把這個世界搞得距離神起初的心意,恐怕比地球到潘朵拉星還要遠。現在我們論到一個人的價值,是看他擁有什麼、成就了什麼;我們論到君王(治理者)的尊榮,是看他有多少馬匹(戰力)、多少金銀(財富);我們鼓勵最有意義的人生是竭力發揮才幹、能力、聰明,去追求、建造自己的巴別城。我想這都可能是人脫離了神的國度,自己想要扮演神的結果。

不過,神始終掌權,不用擔心。我們可能對神創造萬物起初的心意模糊了,然而神藉著聖經向我們啟示了祂至終要成就的心意──有一王「他必以敬畏耶和華為樂...公義必當他的腰帶;信實必當他脅下的帶子」。另外,神的國度的畫面也透過聖經先放映了一段預告片給我們看──「豺狼必與綿羊羔同居,豹子與山羊羔同臥;少壯獅子與牛犢並肥畜同群;小孩子要牽引牠們。牛必與熊同食;牛犢必與小熊同臥;獅子必吃草,與牛一樣」。

「吃奶的孩子必玩耍在虺蛇的洞口;斷奶的嬰兒必按手在毒蛇的穴上。在我聖山的遍處,這一切都不傷人,不害物;因為認識耶和華的知識要充滿遍地,好像水充滿洋海一般」。(以賽亞書十一章3,5,6~9節)。

這是神的聖山,不是3D虛擬的外星球。等候主再來的人,帶著上面的異象,充滿盼望地暫時待在邪惡的巴比倫。

等候主再來
我們回頭談《阿凡達》這部電影。其實前文所談的那些主題意識都不是這部電影造成轟動的主因,不是嗎?很多人都說這部片若不是因為影像特效呈現出來的想像世界美輪美奐、令人嘆為觀止,劇情很無聊的。

1997年導演詹姆斯科麥隆砸下一億又一億美金,拍攝了一部被喻為反資本主義的電影《鐵達尼號》,結果這部片成為美國影史上最賣座的電影,據說賣了18億美金,科麥隆在奧斯卡領獎台上稱自己為King of the world。

12年後科麥隆用電影史上最高的成本(據說超過3.5億美金)打造了《阿凡達》,同樣的也是標榜著反資本主義的主題,企圖再次席捲世界,其中最耐人尋味的是,3D螢幕上演的是批判資本主義,而這每一格畫面卻都得要仗賴資本主義的重金才能打造而成。

更稀奇的是,可以一面崇尚回歸原始、自然,一面卻全然在倚靠金銀和賣弄科技。我想這種事恐怕也只有地球人才做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