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裡冷飯新炒的難關:《獵殺代理人》
2009-10-02 台灣立報
文/ 紅茶人

當某種類型的題材已有部部經典自成公式之後,最難的一件事始終是製造出新的詮釋方式與驚奇,科幻題材的核心始終與人性辨證難分難捨,幾乎沒有一部是例外,而要成為經典或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提出新穎的視野觀點是不可或缺的,而且也能與當下生活層面引起關聯與共鳴!

當某種類型的題材已有部部經典自成公式之後,最難的一件事始終是製造出新的詮釋方式與驚奇,科幻題材的核心始終與人性辨證難分難捨,幾乎沒有一部是例外,而要成為經典或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提出新穎的視野觀點是不可或缺的,而且也能與當下生活層面引起關聯與共鳴!
每部科幻片都有它第一層的前提與邏輯,而《獵殺代理人》則是人類能夠藉由控制機械人躲避掉真實生活會遇到的肉體傷害及任何缺陷,更甚者能過著原本無法過的生活。就電影裡的社會體制描述上,似乎是過於簡化了,而使的看起來有木偶質感的「人們」沒有呈現出機械人取代真實肉體的冰冷壓迫及疏離感,也喪失了電影在體制(被反對以製造衝突與思考空間)塑造上的厚度。

以「機械人取代真實肉體在社會上運作」的主軸下,代理人若單論概念本身是有趣的,但電影裡是否能詰問科技的進步能否為人類帶來理想中的美好生活,則是十分重要的議題。《獵殺代理人》在敘述人類使用代理人的情況時,沒有呈現出具有說服力的優點;裡面的代理人在視覺其實都有人偶感而已;以電影裡設定的年代來說,人類社會真的能那麼快就接受這種生活模式然後自成體制嗎?畢竟「協助生活」跟「完全取代生活」還是兩回事,科技技術發展上有高度潛力,但如果在這第一層的前提下沒有給觀眾很充分的說服力和理由,連帶的也會影響到反對立場在製造衝突時的力道。《獵殺代理人》似乎就是落入這種尷尬裡,只能使用較平板的敘事方式營造反對的論點。在贊成與反對兩方都力道薄弱的當下,所謂的「科技與人性的衝突和辨證」似乎無法衝出經典模式下的巢臼使人驚奇!

以「機械人取代真實肉體在社會上運作」的主軸下,代理人若單論概念本身是有趣的,但電影裡是否能詰問科技的進步能否為人類帶來理想中的美好生活,則是十分重要的議題。《獵殺代理人》在敘述人類使用代理人的情況時,沒有呈現出具有說服力的優點;裡面的代理人在視覺其實都有人偶感而已;以電影裡設定的年代來說,人類社會真的能那麼快就接受這種生活模式然後自成體制嗎?畢竟「協助生活」跟「完全取代生活」還是兩回事,科技技術發展上有高度潛力,但如果在這第一層的前提下沒有給觀眾很充分的說服力和理由,連帶的也會影響到反對立場在製造衝突時的力道。《獵殺代理人》似乎就是落入這種尷尬裡,只能使用較平板的敘事方式營造反對的論點。在贊成與反對兩方都力道薄弱的當下,所謂的「科技與人性的衝突和辨證」似乎無法衝出經典模式下的巢臼使人驚奇!
而電影除了科幻議題外,另一重點則是裡面的懸疑故事與真相的設計,懸疑背後真相則是需要與本身的科幻議題緊緊相扣,才能使的議題與故事本身能互相加乘出張力與強度,這點《獵殺代理人》的詭計真相大致上來說並無偏題,但套句常說的「會不會太好猜了」!另稱讚一下布魯斯威利的演技,沒有一直做出以往的硬漢作風,而有了較柔軟的表現,與電影裡妻子的互動平實感人!其實《獵殺代理人》雖有動作元素卻沒有大量加入動作場面,似乎是有著重故事與議題本身的意圖(畢竟科幻片實在很常被與娛樂片畫上等號),但很可惜的在較為薄弱的議題塑造、保守公式化的劇情設計下,使的電影本身應該還是會淹沒在片海當中!而我還是覺得滄桑的布魯斯威利比較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