咄咄集:霸凌滿台灣
- 2010-12-22 台灣立報 作者:吳忠泰
54
■吳忠泰
突然之間我們身邊,充斥著各種霸凌的新聞,攻佔媒體版面,連談話性節目都興緻勃勃的製作專輯。主持及與談人高亢的語氣讓人感受到問題的嚴重性,有些老師跟我說:這下子校園問題受到青睞之後,總也是個契機吧!
突然之間我們身邊,充斥著各種霸凌的新聞,攻佔媒體版面,連談話性節目都興緻勃勃的製作專輯。主持及與談人高亢的語氣讓人感受到問題的嚴重性,有些老師跟我說:這下子校園問題受到青睞之後,總也是個契機吧!
其實這是台灣媒體業的手法而已,只因肢體霸凌是血腥,是年輕的血腥,和年輕的肉體一樣值得報導。對媒體高層而言,教育新聞放在社會版,有情節,角色分明,實在生動無比。媒體不會有興趣去報導老師怎麼把孩子的偏食改過來;媒體要的是賣點、新聞點,小老師小市民真正的吶喊,是不會進入媒體的。
霸凌是社會動力問題,縮影在校園內就是小圈圈去欺負可被欺負者:你可以因為太出色而被嫉妒排擠孤立(關係霸凌);你可能因為拖累大家而被嫌棄(言語霸凌);你可能因為成為情敵而被視為教訓目標(肢體霸凌)。過去在紙條上的,現在在手機上、在網路上。過去的教育其實有著更多的欺負,更讓很多人對校園懷怨終生;校長處理不好是一回事,但怎麼可以說是一個校長可以讓烽火漫天?是不是簡化了問題?
加害者通常是愛的缺乏者,或者無法擁有家庭教化功能。類型不多,人數也不多,老師要做的是有能力早日察覺高危險群,除了新生法律教育及一級預防處理與之外,接下去應該是社工與心理師接手。通報代表示警,就如人體發燒,出現案例的班級導師需要被支持,而不是活該倒楣──我國所謂導師責任制,把系統化的輔導管教變成教師個人行為,哪個學校出事就幸災樂禍(招生少了對手),甚至各設門檻自保力求病菌不入家門,這些,媒體有興趣嗎?
媒體願不願意藉這次機會釐清學校的核心或優先任務呢?到底是特色學校重要,還是安心學校重要?到底是升學率重要,還是孩子的免於恐懼重要?媒體是這樣的──每次基測成績公佈,某報一定要把版面做到6到8版,明明前幾天還在支持免試入學!媒體沒有錯亂嗎?北北基聯測衝擊台灣教育秩序,仗恃著過去幾十年中央給台北市的財源獨厚,硬是要幹,主事者不是榮升部長就是出任五都局長,這段發展顯示的是:拳頭大才是硬道理,從來不需要講文明。連某縣市教育首長異動前夕,都可以業配弄出消費霸凌自誇能耐的新聞,你說媒體想貢獻給社會什麼?
當兩大黨在兩票制的國會改選中用盡手法封殺小黨生存空間,兩大黨是用穿西裝的方式進行霸凌。當公共政策因為政府部門的置入性行銷而是非顛倒時,我們看到不肖媒體加入霸凌社運的那一邊。
我們,都是罪孽深重的。
(全國教師會秘書長)
(全國教師會秘書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