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客留言
choushenan@gmail.com

2012年8月21日 星期二

愛他就要陪他 缺席父親的《歸鄉》難題~吳秀蘭


2008-07-15基督教論壇報

 有人說「父母相愛」是給兒女最好的禮物。家是個避風港,一個完整溫暖的家,給孩子無限的安全感,讓孩子在愛中成長,也懂得去愛人、學習付出。令人遺憾的是,現代社會有許多有形或無形的單親家庭,有些是因為父母離異或一方死亡而成為實質的單親家庭,但有更多的家庭是因為父母沒有參與孩子的成長,而造成心靈上的單親家庭,這種家庭又以父親角色缺席的情況居多。

 常見的情況是父親忙於工作,極少過問孩子的成長,甚至長年不在家,與孩子幾乎沒有相處互動的時間,造成親子之間嚴重的疏離感。《歸鄉》這部影片就是從這個角度來探討親子關係,可以讓現代的父母有一些省思,如何在工作家庭之間取得平衡。

不會表達愛的父親
 整部影片以一個父親長期缺席的家庭為故事主軸,這個家中有兩名正值青春叛逆期的男孩,他們的父親在消失十二年後,突然回家。孩子們對這個突然出現的「長期缺席」的父親既興奮又陌生,為了拉近彼此的距離,父親決定帶著兩兄弟出遠門,邊出差邊旅遊。

 全家一起渡假,原是輕鬆愉快的,這位父親缺乏智慧、耐性,使整個旅程變得緊張、僵持、生悶氣,甚至動輒得咎,引起衝突。最後,父親意外摔死。其實,觀眾可以看得出來,這名父親很努力地想要修補與孩子的關係,但是經過長年的工作與文化訓練,已讓他不會表達自己、壓抑感情到彷彿麻木不仁毫無所感、不會傾聽、不會陪伴、不敢肢體接觸、不會擁抱。

花時間陪伴孩子
 看完這部影片,可以讓父母們有一些省思:
 (1)父母陪伴孩子,而非孩子陪伴父母:陪伴孩子是以孩子的需求為主,而非以父母為主。片中的父親原本說好要帶孩子們去海邊釣魚,臨時卻為了要辦自己的事,叫孩子們自己搭公車去海邊。就像有些父親原本答應孩子去動物園玩,結果牌搭子一通電話來,就改變計畫,孩子會覺得不被重視。

 (2)包容接納:孩子總有賭氣、使性子的時候,可以先安撫他、勸導他,跟他說理,而不是無情地懲罰他。片中父親懲罰孩子餓到下一頓,又趕他下車,讓他在大雨中枯等。出來渡假,氣氛搞成這樣,難怪孩子心中充滿恨意,對著父親大叫:「你敢再來碰我,我就殺了你﹗」孩子鬧脾氣時,父母千萬不要把孩子的氣話放在心上,以免親子關係繼續惡化。

學習擁抱孩子
 (3)肢體接觸:片中的父親與孩子們在荒島上露營過夜,應該是增強親子關係很好的機會,可以三人擠在帳棚談天說地,父親可以摟摟孩子肩膀,有親切的肢體接觸,一定可以化解多年來的陌生感。但這位父親似乎不擅言詞表達,也沒有慈愛的舉動,難怪孩子覺得這人是不是親生父親?同樣的,中國人父母多半保守含蓄,很少口頭稱讚,或親切地擁抱孩子,這些能增進親子感情,並培養孩子自信的親密動作是需要練習的。

 這部劇情片獲得威尼斯影展金獅獎,雖然整部電影的色調是清冷的,氣氛是陰鬱的,結局也是令人哀傷的,但是卻讓人有許多的省思,為人父母者是否在有意或無意間就成了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缺席者?但願每一名父母都踴躍出席孩子們的成長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