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2-06基督教論壇報
2008年10月底在台灣上映的電影「撕裂記憶體」,描述一位死刑犯遭注射毒液執行後, 到了另一個世界, 分不清是「死後的世界」或是「死而復生」?「撕裂記憶體」原文The Lazarus Project-「拉撒路計畫」。確實,多少跟聖經人物「拉撒路」有關。
很巧,澳洲歌德搖滾之王Nick Cave(尼克.凱夫)2008專輯「揭開拉撒路之謎」(Dig, Lazarus, Dig!!! ),靈感也來自拉撒路。Nick Cave說小時候聽到拉撒路因耶穌死而復生的故事,只覺得「毛骨悚然」?他很好奇親身見證神蹟的Lazarus,心底究竟做何感想?Nick Cave一路以來經常引用(扭曲?)聖經典故,這回又是一貫地戲謔嘲弄,探討爭議,摸索抽象。 ?
拉撒路現象
根據聖經記載,拉撒路死後第四天,耶穌一聲「拉撒路,出來!」拉撒路就復活了。
「拉撒路」不僅是人名,也成為「死而復活」的代名詞。 這部「撕裂記憶體」的「拉撒路計畫」也是在講「死而復生」嗎? 醫學上,「死而復生」稱為「拉撒路現象」(Lazarus Phenomenon)。消失許久的生物,如「老撾岩鼠」、「腔棘魚」、「恐蜥」突然再發現,生物學稱為「拉撒路效應」(Lazarus Effect)。
2005年,有一部關於非洲愛滋病童的紀錄片,就叫the Lazarus Effect,希望再度喚起世人對非洲愛滋病童的關懷,盼望拉撒路「死而復活」的「神蹟」也能發生在這千千萬萬的非洲愛滋病童身上。
2004年,有一部電影叫Lazarus Phenomenon(拉撒路現象),從醫學角度,從經歷死亡的生存者的故事,來探索「死而復活」。人死後有可能再復活嗎?死後還有生命嗎?片中也觸及了「堅信承諾、呼喊上帝」與「寬恕」的主題,是醫學與信仰探討的電影。
新造的我
澳門有個「拉撒路青少年中心」,特別關懷青少年,盼望青少年「起死回生」,過去的老我「死」了,「復活」的是「新造的我」。
波士頓有一個專門幫助窮苦病痛無家者的機構叫「Lazarus House」,除了拉撒路「死而復活」的典故,可能也取材聖經上另一段「拉撒路與財主」的典故,盼望在世的貧苦人們也能像聖經中「討飯的拉撒路」,死後躺在亞伯拉罕的懷裡。
線上遊戲有一款叫《創世記 5:拉撒路》,也是引用「拉撒路死而復生」的典故:藉由《末日危城》的遊戲模組,讓舊款已經死亡的RPG經典《創世記5》獲得重生。
從電影發問
1998年,有一個Lazarus Project,這是開始於加州Roseville地區的幫助無家者公益計畫,長年來已經發展成全美最大的無家者支援組織。
2008年,電影「撕裂記憶體」的「拉撒路計畫」是個怎樣的計畫?生物死而復活的科學實驗?給死刑犯重生的機會?幫助壞人改過自新的計畫?政府單位社會安全局的「起死回生」計畫?精神醫學研究中心的「人格重建」計畫?
導演是要幹嘛?是要勸世為善?還是控訴國家機器泯滅人性?真愛至上?順從上帝掌權?
片中丟出了許多問題?出現了天使?出現了先知?一邊看一邊猜?天使來保護你?先知帶來上帝的警告?牧師的關懷是出於對上帝純真的信仰?仰或自以為義的掌控慾?為何會犯錯?自己也不知道?如何彌補?一邊看一邊猜?那個天使真的是天使?心理醫師的關懷其實是配合整個計畫在演戲?鄰居是不是真的?小狗是不是真的?報紙是不是真的?
自己是活著還是死了?活在哪裡?死後的世界?另一個世界?第二個生命?這是「重新來過」的生命嗎?我的過去呢?被撕裂了?被斬斷了?
得救的小路
寫到這邊,好像已經用了上百個? 確實,一邊看電影一邊自然而然地自己對自己一直發問了。
這個電影突而來個不可思議的故事讓觀影人摸不著邊,突然又快速轉入一條好似人人都曾走過的小路。看著主角一直產生疑惑,,觀影人除了對劇情產生疑惑, 也對自己的人生產生疑惑了。
「撕裂記憶體」恐怕不單單僅是個片商宣稱的「《鷹眼》編劇約翰.格林執導的超現實黑色驚悚劇」;這還是個檢視生命、反省信仰、思考上帝與我的功課。
我們自己要對自己執行「拉撒路計畫」, 好讓我們可以「死裡復活」。也要幫別人來「拉撒路」一下,幫助人起死回生、重生得救。
很巧,澳洲歌德搖滾之王Nick Cave(尼克.凱夫)2008專輯「揭開拉撒路之謎」(Dig, Lazarus, Dig!!! ),靈感也來自拉撒路。Nick Cave說小時候聽到拉撒路因耶穌死而復生的故事,只覺得「毛骨悚然」?他很好奇親身見證神蹟的Lazarus,心底究竟做何感想?Nick Cave一路以來經常引用(扭曲?)聖經典故,這回又是一貫地戲謔嘲弄,探討爭議,摸索抽象。 ?
拉撒路現象
根據聖經記載,拉撒路死後第四天,耶穌一聲「拉撒路,出來!」拉撒路就復活了。
「拉撒路」不僅是人名,也成為「死而復活」的代名詞。 這部「撕裂記憶體」的「拉撒路計畫」也是在講「死而復生」嗎? 醫學上,「死而復生」稱為「拉撒路現象」(Lazarus Phenomenon)。消失許久的生物,如「老撾岩鼠」、「腔棘魚」、「恐蜥」突然再發現,生物學稱為「拉撒路效應」(Lazarus Effect)。
2005年,有一部關於非洲愛滋病童的紀錄片,就叫the Lazarus Effect,希望再度喚起世人對非洲愛滋病童的關懷,盼望拉撒路「死而復活」的「神蹟」也能發生在這千千萬萬的非洲愛滋病童身上。
2004年,有一部電影叫Lazarus Phenomenon(拉撒路現象),從醫學角度,從經歷死亡的生存者的故事,來探索「死而復活」。人死後有可能再復活嗎?死後還有生命嗎?片中也觸及了「堅信承諾、呼喊上帝」與「寬恕」的主題,是醫學與信仰探討的電影。
新造的我
澳門有個「拉撒路青少年中心」,特別關懷青少年,盼望青少年「起死回生」,過去的老我「死」了,「復活」的是「新造的我」。
波士頓有一個專門幫助窮苦病痛無家者的機構叫「Lazarus House」,除了拉撒路「死而復活」的典故,可能也取材聖經上另一段「拉撒路與財主」的典故,盼望在世的貧苦人們也能像聖經中「討飯的拉撒路」,死後躺在亞伯拉罕的懷裡。
線上遊戲有一款叫《創世記 5:拉撒路》,也是引用「拉撒路死而復生」的典故:藉由《末日危城》的遊戲模組,讓舊款已經死亡的RPG經典《創世記5》獲得重生。
從電影發問
1998年,有一個Lazarus Project,這是開始於加州Roseville地區的幫助無家者公益計畫,長年來已經發展成全美最大的無家者支援組織。
2008年,電影「撕裂記憶體」的「拉撒路計畫」是個怎樣的計畫?生物死而復活的科學實驗?給死刑犯重生的機會?幫助壞人改過自新的計畫?政府單位社會安全局的「起死回生」計畫?精神醫學研究中心的「人格重建」計畫?
導演是要幹嘛?是要勸世為善?還是控訴國家機器泯滅人性?真愛至上?順從上帝掌權?
片中丟出了許多問題?出現了天使?出現了先知?一邊看一邊猜?天使來保護你?先知帶來上帝的警告?牧師的關懷是出於對上帝純真的信仰?仰或自以為義的掌控慾?為何會犯錯?自己也不知道?如何彌補?一邊看一邊猜?那個天使真的是天使?心理醫師的關懷其實是配合整個計畫在演戲?鄰居是不是真的?小狗是不是真的?報紙是不是真的?
自己是活著還是死了?活在哪裡?死後的世界?另一個世界?第二個生命?這是「重新來過」的生命嗎?我的過去呢?被撕裂了?被斬斷了?
得救的小路
寫到這邊,好像已經用了上百個? 確實,一邊看電影一邊自然而然地自己對自己一直發問了。
這個電影突而來個不可思議的故事讓觀影人摸不著邊,突然又快速轉入一條好似人人都曾走過的小路。看著主角一直產生疑惑,,觀影人除了對劇情產生疑惑, 也對自己的人生產生疑惑了。
「撕裂記憶體」恐怕不單單僅是個片商宣稱的「《鷹眼》編劇約翰.格林執導的超現實黑色驚悚劇」;這還是個檢視生命、反省信仰、思考上帝與我的功課。
我們自己要對自己執行「拉撒路計畫」, 好讓我們可以「死裡復活」。也要幫別人來「拉撒路」一下,幫助人起死回生、重生得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