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教育系列1:一樣的太陽 不一樣的學習滋味(中)
- 2010-12-27 台灣立報 作者:呂淑姮
5
【記者呂淑姮專題報導】時間來到40年代。42年次的台北縣眷村文化協會理事長王繼新說,國小時期念了3個小學,都在台北縣市。上下課要經過台北大橋,如果步行大約要30分鐘時間。「當時的台北橋還有橋孔,上下學時碰到騎三輪板車載貨的伯伯,就幫忙推車推上坡一段,他們也會載我們過橋。」
王繼新說,以前爸媽也不會特別告誡孩子別接近陌生人,人與人間沒那麼多花樣。當時的小朋友普遍穿黑色鞋子上下課,有雙白球鞋穿就很得意了,班上最有錢的同學,則是可以在不穿制服的日子穿馬靴到學校。
「國小老師不打人,但補習風氣開始盛行了。」王繼新回憶,即使小學生很皮,碰到的國小老師們很少動用體罰;但放學後沒到老師家補習的孩子,感覺像是被班上排擠。
到了初中時期,老師們拚學業成績、家長又對學校信賴,體罰也就是家常便飯了。王繼新說,老師用藤條打人不稀奇,最恐怖的是把藤條拿去泡水使其腫脹、再拿來抽打學生:「『效果』更好。」但他說,除了體罰太過,教師教學還是很用心。
王繼新特別提到,民國4年出生的父親是在軍閥部隊裡成長的,13、4歲的年紀就開始當兵,知識學習也在軍隊中養成。
最愛「嚼不爛」的零嘴
中華民國各級學校家長協會理事長李秀貞是47年次,提到小學時期:「真的很懷念當時的社會氛圍。」李秀貞就讀台北市武功國小、住公館附近,每天要花半小時走路上下課。路上都是田野樹林、小公園、小廟,來來回回走久了,這條路上的叔伯阿姨們也都認識她。
「小時候家境不是很好,有時候早上經過山東饅頭店,老闆伯伯還會分一點給我。」李秀貞說,以前社會那種互助合作與敦親睦鄰的感覺,現在已經看不到了,人與人之間很提防彼此。她也說,當時民生環境不算好,很少有同學的便當裡面天天都有肉,幾乎都是白飯、青菜、豆腐干、醃製物,大家互相看來看去都差不多。
也因為如此,當時的零嘴都主打「嚼久嚼不爛」,豆腐干片、薄片車輪狀豆腐皮、泡肉桂汁的植物鬚根;還有學校福利社賣的白雪公主泡泡糖。這些都要小朋友努力存下偶爾得來的1、2毛錢才買得起。李秀貞笑說,好朋友才捨得分著吃,大家一路走回家,一起到田邊玩、一邊吃零嘴。
■看著塑膠罐裡的零嘴流口水,捏著手心裡的銅板嘆口氣。回家的路上和同學手牽手咬芒果乾、吹泡泡糖;這種五顏六色的小雜貨,漸漸地只出現在風景區中。(圖文/呂淑姮)
「後來,台北的孩子漸漸就沒有天然的寓教於樂場所。」李秀貞說。她的雙親來自閩、客家庭,暑假時總會回到外婆的農家幫忙。等到李秀貞也有了小孩,有次帶著孩子班上的學生一起到外婆所在的客家庄參訪,有學生對著茶花喊:「檳榔!」
「外婆用客家話私下對我說:『台北的小孩好可憐,茶花和檳榔都沒看過。』」李秀貞說,早年,孩子們會從土地上自然而然學習到很多知識:如何有效運用資源、不能浪費,這並不需要特別規畫一堂鄉土教學,只要在每天放學途中跟同伴一起玩扮家家酒、腳踏土地就可以慢慢理解。
部落孩子從小學獨立
50年次、泰雅族織布工藝家秀荷.蘇宴的童年生活,是在部落成長,這是屬於不同族群的故事。她說,當時家家戶戶父母親的工作型態,普遍都是一出門就要2、3天後才會回家,要上山到果園或林班工作。部落長輩雖然會互相照顧,但孩子都是從很小開始,就要學會獨立。
部落中通常有小學,所以走路上學不成問題。但到了國中時期,因為部落沒有國中可念,通勤不便,所以絕大多數的原住民學生都要開始住校生活,這是漢人學生很難體會的感受。
秀荷.蘇宴說,小學時期過得很有趣,當時制服是白上衣、藍裙子,戴黃色帽子:「捨不得穿鞋子,就綁在身上,到學校再穿給老師檢查。」她說,部落裡的天然環境就是孩子最好的遊樂場,沒人在特地「學」游泳的,跳下溪水玩幾圈、被大孩子捉弄,過不了多久自然就會。
當時部落裡唯一的雜貨店是客家人開的,小朋友想吃什麼也不是用錢買,而是以物易物。秀荷.蘇宴回憶,當時一種日本糖果小孩都很愛吃,10顆的交易價格,大約是裝滿3個鳳梨罐頭的白米:「現在想起來還滿貴的喔!」她笑。
音樂人的卡帶童年
客家音樂人林生祥生在6年級的開始,念過2個小學,高年級階段就開始騎腳踏車上課了。他說,受日式教育的祖父規定,早上起床吃過早餐後,要先打掃庭院再出門上學,當然也就不可能到處遊玩。放學後,大家排路隊回家,社區中就是同學們的玩樂場所,大家走過河面的竹子橋、摘木麻黃猜樹葉公母、打彈珠玩橡皮筋,或者捉弄女同學。
在美濃客家庄,當時的老師幾乎都會講客家話,體罰也是常有的事:「最誇張的是把女學生的裙子掀起來打屁股。」因為老師覺得隔著裙子打不到肉。林生祥說,當時家長都很尊敬老師,但打罵教育未必有用。
「那時候港劇開始流行,還有林慧萍、羅大佑、丘丘合唱團。聽到喜歡的音樂,會拿著錄音機對著電視錄下來。」林生祥說,那些卡帶早已經不再了,但回憶不會遺忘。(待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