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客留言
choushenan@gmail.com

2012年7月18日 星期三

文學的世界已經變了?

陳映真∕主講 宇文正∕紀錄整理


這次「書寫文學新勢力」系列演講活動,由長期持續對台灣當代文學付予關注的聯合報副刊和文建會合作舉辦,目的在鼓勵年輕一代對於文學的創作和鑑賞。 

這立意是很讓人感動的。由於這兩三年,我連續擔任《聯合報》及《聯合文學》的文學獎評審,有機會接觸到經過幾度挑選、可以說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年輕一代的文學作品,我感觸很深,覺得文學的世界已經變了。於是開始思考,是什麼條件、什麼樣的原因造成這樣的變化?現在,我試圖從幾個方面來審視我們新世代的文學。 


*新世代文學青年的社會背景 

我所定義的「新世代」有一個寬鬆的標準,指的大約是一九七五年到一九七○年出生,也就是現在二十五到三十歲前後上下的這一個世代。然後我們據此來看看他們誕生、成長所依托的台灣的社會和生活。 

簡單回顧台灣戰後經濟的發展。一九六三年,台灣的工業產值才真正超越了農業產值,這是工業化的一個重要指標。一九六三年以後,台灣的經濟高額、高速成長,成為一個直線陡坡的圖形。這種情況到一九七四年達到了高峰。同一年因為世界性的石油危機,台灣戰後資本主義發展遭逢第一次的挫折,向上的直線有了頓挫,變成鋸齒狀發展,可是方向還是向上的。 

到一九八○年代,台灣的資本主義企業體走向巨大化、獨佔化、集團化,進入相當發達的獨佔資本主義時代。台灣終於成為一個高度成長、飽食、富裕的社會。而這個社會便進入「大眾消費」(mass consumption)的時代。 

所謂「大眾消費」,有一個先決條件:大量生產。在高度發展的大規模現代機械化工業生產方式下,人生產出遠超乎人類自然需要的商品。資本家亟需把這些堆積如山的商品賣出去,如此,隱藏在商品裡的利潤才能以貨幣的形式實現,成為資本家所有。但今日大量生產體制生產的商品已經遠超過人們自然的需要,要怎麼賣出去以實現其利潤呢?於是有了所謂的行銷。他必須以行銷的方式來鼓動、操縱、製造出遠遠超過人類自然的欲望,去消費超過現實需要的商品。 

人類在進入文明後很長一段時間,把欲望視為危險的事。向來各民族的宗教、道德戒律都告訴我們:欲望是危險的野馬,應該用韁繩把它勒住,絕對不允許放縱。 

這樣的文明到了大眾消費社會裡完全瓦解消費的動力是無節制的欲望。於是人類的欲望,從道德、宗教的戒律裡解放出來。不知不覺,官能滿足的正當化,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特色。久之,就產生一種對於滿足、舒適、青春、美貌、富有、享樂的宗教性的崇拜。追求各種各樣的滿足,成為我們日常生活重要的目標和內容和無法斷絕的需求。商品擁有的數量與品質成為衡量一個人的價值的標準,但人類有很長一段時間不是用這樣的標準來衡量人的。 

大眾消費社會還有一個特徵,就是他人的消失。在消費生活裡,人只和他所欲求的商品有密切的連動關係,其他的人逐漸不存在了。在消費社會中,人生活在一個永恆的循環裡,即對於商品的欲求逐漸強烈到變成一種對商品的飢餓感,必須想方設法獲得它,求取欲望的滿足。當欲求滿足之後,人會有一個倦怠期,但倦怠的時間很短,立刻又被新的對於商品的欲望所撩撥,然後又發展成對另外一個商品的飢餓、滿足、倦怠……。如此,人生在無限循環的商品追逐中,不知不覺過掉了半輩子!於是生命沒有了商品消費之外的目標、理想和意義,人生變成一個甜美而漫長、空虛、無聊的刑期。 

人類的精神變得空虛、無聊、煩悶、沒有目標,於是只能從縱容欲望、追逐新的消費來打發這種無聊、無意義、無理想的生命狀態。這樣的新人種,社會學家稱之為「消費人」(homo consumon)。這種人種一生的目的就是追逐消費。「消費人」的養成不是從工作賺錢才開始,而是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了。他們從小就受商品廣告的影響,學會了錢跟商品的關係,學會對於商品的需求與飢餓。所謂的文學「新世代」就在這樣的社會裡成長。 


*新世代文學青年的家庭 

新世代文學青年的成長歷程也跟過去很不一樣。向來的大家庭已經解體了,分散成許多的核心家庭。而因為消費商品費用很大,大部分的家庭都是雙薪家庭,小孩出生以後交給保母或托兒所帶,父母都在工作。 

這個小孩成長的過程中,跟親族的關係,甚至跟父母親的關係都跟過去不同。他們了解父母外出工作照顧不了兒女的歉疚感,懂得以此威脅,威脅什麼呢?向父母訛榨兒童的商品……。 

很多人都過著腳不著地的童年,住的是公寓、走的是水泥路;懂事以後,就被各種持久性與非持久性的消費財所包圍,從小就生活在商品所堆砌的世界裡。 

比較富裕的家庭,許多孩子都有自己的房間。一下課把房門一關,就是自己的天地。房間裡電話、音響、電腦、甚至電視一應俱全。他很小的時候就可以跟其他人分隔開來,杜絕與社會、與他人的交往,自己成長、自己去找資訊,尋找各種各樣生活的需要。也因此這一代過早地理解貨幣與商品的關係。他們在年齡很小的時候就成為各廠商各種行銷計畫所進攻的目標,成為消費社會裡一代又一代消費人的預備軍,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攀比消費力,很早就有流行商品的意識。 

還有一點是青少年消費力提高,前不久有一個統計,台灣青少年的消費力在亞洲是非常突出的。因此青少年的服飾、餐廳、Pub盛行。以Pub為青少年生活生態的中心,變成一個很顯眼的現象。我最近看到關於大陸新一代文學的討論,讓我非常震驚的是,他們也有這個現象,他們的青年也寫以「酒吧」為生態中心的文藝作品。他們趕得真快!所以這個現象是有意義的,不是偶然的情況。類似Pub這樣的環境成為年輕人生活重要的生態,又比如對機車、Call機之類的商品的饑餓與追求,充盈於年輕人的生活。 

於是年輕一代對於官能、欲望特別早熟,在身心還沒有充分發展的時候,就因為這些消費主義、消費文明促使他們過早地發育,過早地感受到官能的饑餓。十幾年前辦《人間雜誌》時,我們就發現當時大學生裡,婚前同居的情況頗為顯著。我不是從道德上來看,而是發現,當一個男孩跟女孩共同生活時,他們就從同儕的社會退了出來,互相廝守,沉浸在愛慾中,對功課、研究、思索和同儕社會活動的影響就更不必說。 

一個人應該有更立體的向度,可是這樣的過早的消費生活、消費環境所培養的年輕一代,不免變成了向度單薄,甚至是單向度的人! 


*新世代文學青年的教育 

談新世代文學青年的教育,人們立刻就會想到升學主義。從小,升學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面臨升學考試時,父母有求必應,如果考得不好,災難也很大,一定要上名校。因為教育也成為一種商品,對父母來說,逼兒女考上名校,就好像為他自己選擇一個名牌商品一樣。在這種教育商品化的驅策下,就產生整整一代人教育上的重大缺陷。 

這樣的教育制度,特別是電腦閱卷制度,形成知識的零碎化。學生可能擁有很豐富、零零碎碎互不關連的常識,互不關連的標準答案,可是這些答案卻無法成為一種知識體系,或成為可以指導他的人生的一種完整認識或思想。 

在這樣的制度下,人的創意都受到很深刻的傷害。 

另外,在升學主義的填鴉教育下,我們從小沒有培養出自己調查研究、找資料、思索資料之間的聯繫的習慣。 

於是學生不會自己尋求、解決問題,或者提出新的看法。可以說,我們的教育系統是一種浪費的體制。尤其對於中等資質以下的學生來說,升學制度更是無盡的苦刑,而苦刑的結果是使他們愈來愈愚笨。 

大學教育原本應該是新階段的學習的開始,可是我們的大學往往成為過去教育之苦的一個解放場所,考上了大學,意味著荒嬉的開始。 

再看文學教育。我們的文學教育有許多破綻。第一是語文教育的師資問題。在長期失敗的語文教育體制下,語文老師本身也是失敗的語文教育再生產過程中的產物。 

所以不少老師對文學、漢語各方面並不是那麼有興趣,更不必說研究,怎麼能把漢語的審美、歷史、思想充分地教給學生? 

最近十年來本土化的風氣,產生對中國語文、文化的排拒、厭惡、冷漠,這對漢語的教育有很大的影響。當然,推廣台灣話教育也沒有什麼不好。台灣話即閩南話,這是中古漢語,要教台灣話,絕不簡單,你得對中古的漢語有深刻的素養。沒有對中古漢語的學養,寫出來的「台灣話」,只能自曝其粗礪不文,對漢語教育,破壞尤巨。 

一般來說,我們的語文教師文學的素養,也不是很充足。有的教師偏重在古典文學,他對於台灣現當代文學、世界文學的涉獵就比較少。而最近幾年來,台灣的現當代文學成一世之顯學,認為全世界只剩下台灣文學,台灣文學最優秀!坦白說,台灣文學從一九二粼年代到現在也不過八十年,如果只會關起門來當光桿皇帝,只對台灣二三十個作家品頭論足,大陸現當代文學、世界現當代文學都可以不算,這樣的教學心態,我想是對台灣文學很深的一種斲傷,是把自己矮小化、局限化了! 

文學教育、文學研究裡的這種唯鄉土論、唯台灣論,對於台灣新生一代的文學、語文教育也是一種嚴重的損傷。 

還有一個革命性的問題,關於電視、錄影帶和電腦。這些發明使人類表達的媒介產生了劃時代的變化。我們開始從以語言、文字的媒介表述的時代,變成以圖像表述的時代。然而文學中有一些內心獨白的部分,是影像無法表現的,這內在、抽象的描寫反而往往是文學裡非常重要可貴的部分。過去透過語言的思維取得形象的思維;而現在是直接從圖像去思維,這兩者中間差別很大。在語言的思維裡,每一個字,特別是中文,都有它的哲學、歷史、文化的內容,這是在圖像文明中長大的一代所無法掌握的。 

【2000/04/10/聯合報】

介紹了新世代文藝青年所成長的社會、家庭、教育背景之後,對於我們今日所看到的新世代文學現象就比較容易理解。 

第一個現象是語言的貧乏,因為新世代文學青年基本上不太讀作品,這是我在讀一篇篇文學獎的入圍作品時很鮮明的感覺。在我們的時代,當我剛開始寫作時,在我心中,促使我提筆寫作,有一些典型、模仿的對象。比如三0年代的小說,魯迅、一些日本文學、翻成中文的蘇俄小說……等等就跑到我的腦子裡來,我開始有意無意地模仿。怎麼樣寫一個人?怎麼樣發展情節?這些並沒有任何文學課的老師教我,唯一的老師,是我讀過的小說。可是現在的年輕人不是沒有讀過、就是很少讀過,他們多半是從影像來接近故事。所以新一代的文學,畫面都特別清楚,類似分鏡分場的電影劇本,可是發展下去,就不知道怎麼回事,語文敘述的辭彙相當貧乏。 

至於結構,因為沒有從具體的閱讀來理解小說藝術,所以作品往往沒有結構可言,而且這是我讀新一代小說感覺到最大的特色。把作品中間抽掉三段,你不覺得這個故事有什麼損傷,或者再多寫兩三千字往後面一湊,也是一樣。不但沒有結構上的邏輯,小說的布局、從小矛盾發展到大的矛盾,到矛盾的解決、統一,這些在新世代的小說裡也是看不到的。 

小說中還有個重要元素是人物。我們很難在這一代人的小說中看到一個立體的人物形象從這些新世代作品裡出現。看到的人物普遍有個特點,就是作者的自我。在消費世界裡,人與商品的關係是最密切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則淡薄,或者稀少了。新的生活方式使他們不能理解他人,與他人溝通、相與。於是新世代不太能夠去模擬別人、觀察別人。他們只能寫自己,自己的身體、欲望、感官、渴望,而對於別的人、別的階層、別的集團、別的住宅區的人完全陌生,也不會想去寫。生活內容狹小化,沒有觀察他人的體驗,作品中充滿了自我中心的恁恣。 

在對話方面,因為生活的貧乏、與人接觸的貧乏,作品的對話就非常貧困,寫不出真正能表現一個人的性格、性別、宗教信仰、階級、貧富、省籍的對話,大部分的「對話」彷彿都是自己跟自己說話。 

當然作品表現出來的思想之空泛就不必論了,虛無主義,生命失去了目標,看不到對生命意義的探索,充滿了幸福中毒症。有一個作者我還記得,他花了很長的篇幅在小說裡寫與情節無大關係的某一種機車,什麼牌子、什麼性能,說了半天。我只知道他對於那個車很著迷。 

另外一點我必須提及,即外來理論的影響,而這一點恐怕媒體、學校教育都要負一點責任。譬如寫情欲、身體、器官、同性戀……,我不是說這些主題不能寫,問題是一窩蜂,到了我們評審看了都會害怕的地步!又或者半生不熟的後現代啊,後殖民啊,反對「大論述」、「拼貼」技法,言必稱同性戀,言必稱身體自主,一知半解,我想是受到課堂、媒體的影響,甚至受到評審的影響!每次評審,似此作品,氾濫成災,形成嚴重公害。或謂這是新潮流,新傾向。但就文藝而言,光是文論,不能取代作品,除非有一天出現了動人、深刻、受到公認的傑作,眼前的效顰,不會有什麼價值。 

這些現象,究竟傳達的是一種「新世代的文學」?還是文學的消亡?文學到底是在向上、向更廣闊的領域發展?還是正逐漸地萎殆?這問題最近常常困擾著我。 

當然,這樣的文學現象,是新世代特殊的社會、家庭、教育的產物。這是很自然的一個結果,可是合不合理?這是不是好的現象?有一位朋友對我說:現在年輕人就是過這種生活,他們的思想感情就是如此,否則你要他們寫什麼?表面看,這說法似乎也有道理。但有原因的事,不見得是合理的、正確的。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的實體作了科學的分析,從而也科學地揭發了資本主義內在的矛盾,最終發展出批判、揚棄資本主義的結論。 

這就延伸到文學的哲學問題:文學是什麼?文學為什麼?文學為誰?我認為文學藝術至少有三個功能。 

第一是讓我們認識生活的本質。而這種認識與社會科學的認識不一樣。文學中所表現的生活,如托爾斯泰所表現的彼德堡,貴族、農奴的生活,以及莎士比亞所表現伊莉莎白時代的英國那又野蠻又浪漫的時代,這些都不是社會科學所能盡其言的。然而我們新世代的文學特點,只寫生活的表皮,寫不出生活深層的本質。他們的作品也許不經意地表現出在現代消費社會裡生活的無聊苦悶,可是,這是現象不是本質,作品沒有辦法告訴我們生活的本質是什麼。 

文學第二個功能,當我們認識了人、生活的本質以後,就能夠批評生活。人應該怎麼活?人這樣活著可以嗎?我們的生活這樣下去對嗎?愛情是這樣的嗎?……提出類似這樣的問題。 

文學的第三個功能,審美的作用,作家把一個人的感情用那麼美好的審美形象表現出來。坦白說,這些功能在我們年輕一代的文學裡幾乎都看不到。

此外,創造性不夠。因為新世代的生活比較粗淺,閱讀的作品又少,他們的思維、感情都比較狹隘,而且自我中心。於是在這批年輕人的作品中,很少有創造出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沒有人物、沒有讓人難忘的情節、沒有令人讚賞的結構,而是一大堆對於生活的複製,不斷地說明一代人對於商品的欲望、飢餓與滿足。讀起來很心痛,可是實在受不了。 

文學最初的單元是語文,可是我們這個新的世代,恰恰就表現出語文的荒廢與語文的死亡,則文學的前途可想而知。我們培養了一整個世代對漢語完全沒有審美能力、沒有足夠的漢語知識和素養的一代人;我們培養了一整世代漢語的野蠻人!大家用來用去就那麼幾句話,錯別字連篇。圖像的思維更代替了語言文字的思維,圖像的表述也取代了語言文字的表述。 

關於前面所說,文學很重要的一個質素是對生活的批評,我想用文學思想史的角度來闡述。 

人類進入資本主義時代以後,社會上有「資產階級」登台。這些新興資產階級透過商船、航路的發現、貿易,發現了一個全新的世界,這是過去封建時代的人所沒有辦法想像的世界。因此,這些新興資產階級對於新的發現充滿了熱情、驚奇、幻想。人從過去的封建身分制度得到解放,開始覺醒,個人的感情、感傷、愛欲都得到解放,這就產生浪漫主義的思潮。於是有英國湖邊詩人,歌頌大自然,歌唱個人的愛戀、個人對於生活、人、大自然的感情……這些都是浪漫主義文學的特色。但是浪漫主義並沒有全面承認、歌頌新生的資本主義文明。浪漫派詩人退縮到大自然、湖邊,表達對於工業化城市生活和痛苦的厭惡、批評或者是逃避。 

資本主義從自由競爭階段發展到獨佔資本主義階段,新興的工業城市愈來愈擁擠,裡面的貧民窟、社會問題愈來愈嚴重,再加上科學精神、科學技術的發展,這時產生了一個新的創作方法,即寫實主義。他們對於現實,以科學的方式去觀察、逼視新的社會為人類帶來的命運,特別是對於被社會壓制的底層人物的同情與關懷。如托爾斯泰對於農奴的關心,及西歐現實主義大師對於社會底層、人的處境的描述。甚至有一些現實主義作家走上革命。 

現實主義的極端化就是自然主義。自然主義相信生活、生命受到科學規律(遺傳、社會學)的宰制,人無法改變命運,已經比較沒有革命的熱情了,但是變得非常的宿命,認為人是逃不過因果律的,在強大社會力量的操持下,人只有走向悲劇一途。自然主義作家只能像一個做實驗的人,仔細觀察、描寫生活的切片,卻沒有意願要改變這個現狀,人生是絕望的。而這絕望感,也是對資本制生活的批判。 

而無論如何,他們對於所處的資本制社會體制、社會形態都不是完全的接納或歌頌,他們的作品都帶有批判與控訴的意味。 

到了二次大戰前後,國家獨佔資本主義時代開始,就有了現代主義。現代主義也是從高度發展的資本主義現代工業的一種退縮。現代主義特別主張人的個性,千方百計要突出自己的獨特性與創意,這個突出的本身就是抵抗高度工業化社會所帶來對人的平均化與異化。當然,現代主義也表現了退縮,像浪漫主義一樣,對群眾、社會有很深的厭惡,退到內面的世界,也耽溺在欲望和麻醉藥品所造成的世界,描寫性欲和感官的倒錯等等。 

到了六0年代以後,所謂晚期資本主義時代,資本主義的發展規模超越了國境,也超越了各個民族國家所能控制的範圍,於是帶來高度、廣泛、世界性的商品化。在這全球性商品化的過程中,後現代主義是唯一的文藝思想,表現為對世界資本主義體制的順從、隨流。譬如後現代主義不相信創意,因為在高度商品生產的社會裡,每一個商品都一樣,創意已經不重要。藝術文學裡,人物已經消失不見,也沒有情節。我剛剛談的年輕一代小說的特質,多多少少也受到這種外來理論的影響,認為現在是後現代的時代,卻不考慮我們現在經濟發展的階段是不是跟後現代主義所從生的經濟發展的階段完全一致。 

從現代文藝思想史看來,文藝是反抗資本制生產下人的異化、物化、商品化的精神紀錄,而不是欣然接受資本主義工業化的「甜美」果實。文學是對於生活、現實的認識及對生活的批評,缺乏認識就沒有批評,缺少批評就沒有文學。 

隨著資本主義高度發展相應的文學藝術看起來,文學是不是有明天?這是我心裡面的一個問題。我彷彿感覺到文學、藝術正隨著人類經濟的發展而不斷掙扎,不斷地走向死亡。(中) 

【2000/04/11/聯合報】
_________________
*文學的生機 

而新世代的文學似乎在預告,或者說預言文學甚至藝術的終結。這麼說,又似乎太悲觀了。到底它的生機在哪裡呢? 

遠在一百多年以前,馬克思就說過,隨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不斷的發展,人的精神面貌、文化和精神成就會愈來愈墮落和庸俗。物質、金錢的關係取代了過去長年以來,一切神聖、不可交易的關係。資本主義的發展,是精神與文明、文化,包括文學藝術的商品化、物化、異化和消亡。 

而人類的文藝思潮史也告訴我們,資本主義登場以後,每一個資本主義發展階段的文學藝術,都是對那個階段資本主義社會的一種批評、反思。 

我想,新世代的文學有兩條道路:一是順從這個潮流;或者,選擇自覺地去認識生活,從而去批評生活?我感到心疼的是,我看到年輕的一代,對生活、對審美、對文學藝術、對理想,過早地喪失熱情。要捨棄熱情和理想起碼要到三十五歲、四十歲以後啊!我們過早喪失了這一盞燈火,在我們手上已經看不到這種火花,而沒有這種火花,就不可能有文學! 

那麼該怎麼辦呢?我有幾個建議供年輕世代參考。 

第一,我鼓勵大家從事對生活調查研究。這是我過去辦《人間雜誌》得到的經驗。當時那些文藝青年,在深入採訪、體驗之後,他們的文章愈寫愈好。這是因為深入到生活的現場對他的衝擊,使他不斷地想要更好、更生動、更準確地表達他在現場的感受和激動。我想寫文章不是技巧的問題,而是內心有沒有一種強烈的思想和情感需要寫出來?這是最重要的。因此我鼓勵大家向外走,到生活的現場去看、去聞被污染的水的味道、跟田裡的老阿伯聊聊天,去理解問題,如此才能衝破消費社會商品圍牆裡虛構的幸福生活。越此圍牆,你就看到了人、看到生活、看到社會、看到歷史。這將成為思維或是創作很重要的泉源。 

第二,也許你對具體的創作沒有特別的經驗或興趣,可是有一件事情許多人都可以做:報導。以你在現場的感受,把看到的一切用文字、攝影記錄下來。我個人覺得高度發展的資本主義時代裡,像美國、日本其實也已經沒有變成話題的文學作品了,可是幾乎每個知識分子、關心時代的人,書架上都會有一套他們那個社會裡著名的報導作家的書。那是高度發達資本社會中唯一的、有力量、真正給人衝擊、思考的作品。 

此外,要全心全意地學習我們自己民族語言的寶庫。那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寶庫,絕對不像一些人所說的是「外國文學」、沒什麼好讀。有人在外國獲得一個獎,就可以大言不慚地全面否定中國文學,那是一種很大的輕慢!我們民族有非常了不起的文學、語言、文字和藝術的遺產,你們一定要去親近這個遺產,並從中獲取營養。一個民族文學的傳承必然是從自己民族的文學裡孕育出來的。當然,對世界名著也應該遍讀。 

現在有一種理論,看見蘇聯、東歐社會主義垮台以後,有一個勝利的歡聲,認為資本主義已經取得了歷史性最後的勝利,社會主義垮了,歷史停止了,意識形態的時代已經結束!我想這樣的說法未免過於樂觀。但我想說的是,我們至少在年輕的時候要有一種態度,對主流的支配性的意識形態、主流的政治、主流的文學觀抱持一種懷疑、對抗、批判的態度,不能隨波而去。必須認真思考眼前的生命合不合理?到底我們的現況是什麼?思考人的命運、人的價值、人的尊嚴、生活的原則以及人所應該抱有的終極關懷。至少在年輕的時候不要太早放棄這些,如果放棄這些,不但沒有文學,所有的文明都只剩下官能、欲望和物質,那是一個荒蕪的人間廢墟啊! 

【2000/04/12/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