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客留言
choushenan@gmail.com

2012年7月24日 星期二

節儉能手


 國語日報「老莊解答青少年的疑惑」專欄2007/7/25
作者:許雅喬

老子說:「治人事天莫若嗇。」


      你真的知道節儉的意涵嗎?其實,節儉並非單指物質上的節制,還包含人的形體及精神上的量入為出和量力而為。但是我們要如何成為節儉能手呢?

   老子說,治理人事及順奉天時最好的方法,莫過於一個「嗇」字。唯有「嗇」,才能早日降服我們的欲念。能降服欲念,就能使我們培養不貪求、不妄為的德性,如此就能進入無所不達的境界。能進入這種境界,就可以治國,管理國家,可見「嗇」的效用是無窮的。

   莊子〈達生〉寓言中說,東野稷善於駕車,服侍魯莊公時,他駕車進退往來像繩子一樣直,左右旋轉也像圓規那麼圓。莊公認為,即使運用工具織成的花紋也不能比這更有條理了。就叫東野稷讓馬像鉤一樣回轉彎曲,而且一百次都要轉一樣的軌跡。

  顏闔看到了,就進見莊公說:「東野稷的馬要失事了。」莊公默不作聲。不久,果然傳回失事的消息。莊公說:「你怎麼知道會失敗呢?」顏闔回答說:「馬已筋疲力竭,還要過度損耗強求,所以必定會失敗。」

     這個故事和奮力舉起臂膀來阻擋車輪的螳螂一樣,不知道自己的力量不能夠勝任,或者明知力量不夠卻還要逞強,以致過度耗損心神和精力,最後恐怕落得悲慘的下場。

   因此,人若要身心健康,在日常的衣、食、住、行方面,就要以「嗇」為座右銘,也就是說,凡事因順自然,愛惜精力,進而珍愛萬物,小自不浪費一張紙、不亂摘花草、不隨意捕捉昆蟲等習慣做起。

   在運用「嗇」的方法時,也不可過或不及,否則就會像莊子〈達生〉寓言提到的故事:田開之說:「魯國有個名叫單豹的人,居住在山巖裡,飲用山泉水,不跟人爭利,活了七十多歲還有嬰兒般的容色。不幸遇到餓虎,卻被撲殺吃掉。另外有個叫張毅的人,凡是富貴人家,垂簾高第的,沒有他不往來的,但他活到四十歲便得內熱病死了。單豹護養精神卻被老虎吃掉形體,張毅供養形體卻遭病侵擾精神,這兩個人都是走極端,沒有找到適宜的方法。」

   據此可知,凡事不要太深入而潛藏,也不要太表露而張揚,就像有些人家財萬貫卻一毛不拔,不僅刻苦自己,也無法澤愛別人;有些人明明舉手之勞就能拯救天下,或助人一臂之力,卻吝嗇而不為;有些人急功近利,因而勞累過度,命歸西天。

    總之,若想在待人處事、應事接物上順心應手,就要養護身心,而這沒有比愛惜精力更重要的。而且我們應該要早作準備,不斷積德,像樹木珍惜吸收的陽光水分一樣,自然就能培蓄能量,厚藏根基,充實生命力,展現出愛物、惜物的動力,這才是根深柢固,長久生存的道理,也才是真正的節儉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