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客留言
choushenan@gmail.com

2012年8月20日 星期一


《當代基督徒與次文化的對話4》出現少時就消失的快閃族

2012-08-09 | 王文基(宣道會天母堂主任牧師)

所謂的「快閃族」原本是指一群互不相識的人,透過網際網路或手提電話簡訊相約在指定時間和地點集合,然後一起做出一些特定的動作(例如:拍手掌、叫口號…等,一般是不犯法卻很引人注意的動作),又在短時間內若無其事般急速消失。
 
這種行為被稱為「快閃行動」,也可視為一種短暫的行為藝術。中文名稱作「快閃」,乃源於粵語和閩南語,「閃」在粵語和閩南語中有躲開或讓開的意思。
 
快閃族最早起源於2003年五月美國紐約,後來擴展至歐洲、亞洲等地。開先河的是美國紐約文化工作者比爾,他形容參加者都是「莫名其妙的一夥」,當他召集了五百餘人,在紐約時代廣場的玩具反斗城中,朝拜一條機械恐龍,五分鐘後眾人突然迅速離去,「快閃族」因此而聞名於世。
 
但他不承認是領袖,也不認為「快閃黨」可席捲全球,因為整個意念由嬉戲開始,有的是純為搞笑,也有的被視為社會行動或政治活動。基本上,次文化中的快閃族活動在這幾年來已大多式微了。
 
但社會學者從「快閃族」現象中分析後認為,下一波社會革命有幾個重點:一、自願合作的新關係;二、信任是一切合作的基礎;三、更多選擇和更多責任的時代。
 
我認為基督徒從這趨勢中也能得到一些啟發:
首先,教會看重的團契生活未來也可以建立在另類的自願合作的新關係,不必一定由牧者去區隔各團契的組成份子(姊妹、弟兄、社青、青少年…等),可以放手讓信徒自由組織不同或混合組員的團契。
 
其次,教會作為一個非營利組織,它講究的自然不是「績效」與「穫利」的概念,反而「信任」才是一切信徒合作與合一的真正基礎,這種信任不是某種上司與下屬的關係,而是在平等的屬靈關係上的彼此信任。
 
最後,教會在履行福音使命過程中,可因應更多選擇和更多責任的時代來臨,而鼓勵更多元化的福音策略行動,賦予信徒在更多選擇和更多責任之間求取平衡;不過最實際的就是「快閃族」現象讓我們更應看重長期委身的價值,免得成為快閃族基督徒,出現少時就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