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客留言
choushenan@gmail.com

2010年11月19日 星期五

編輯室報告:ECFA後 台灣電影何去何從

2010-11-18 台灣立報   信息來源: 傳播學生鬥陣 作者:陳詩欣
23
        
■陳詩欣
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早收清單進入如火如荼談判階段,上月27日中國宣布取消從台灣進口華語電影配額的限制,僅保留內容審查;台灣方面則維持每年進口10部中國電影的限額。ECFA生效令日益擴大的兩岸電影交流更有保障。
▲2010年殺青的電影《賽德克巴萊》,要進中國播映,將面臨內容審查的種種關卡。圖為劇組搭建的街道場景,置身其中宛如走入時光隧道。(圖/中央社 文/莊旻靜)
樂觀之餘,仍不可忽視同月23日東京影展大陸代表團團長江平「你們的電影不想賣到中國了嗎?」的警語。中國內容審查是一道很大的關卡,題材上反同志、暴力、亂倫、政治、怪力亂神等,甚至其中「眉角」刁難,外人皆無法輕易了解。台灣年度代表作《痞子英雄電影版》、《賽德克巴萊》,登陸叩關也將面臨此道難題。
這是文化代表性與大中華市場的兩難,預算3.5億《痞子英雄電影版》已和中國中影集團談好合作,監製得藝公司創作部總監陳鴻元接受媒體訪問表示,對方願意出資60%,但前提是「劇本得先通過審查」。《艋舺》製作人李烈曾說,當初尋找陸資被要求改劇本,否則很難過關,她和導演仍決定靠自己的力量拚看看,就是不想抹煞作者的原創。

擔心台片力量被吞噬

再來,大陸市場南北品味多元,台灣電影只想著上岸就能吃香嗎?在簽訂ECFA之前,除了合拍片,台灣電影與全世界影片必須競爭50部進口配額(好萊塢即占20部),以台灣名義進口至大陸的只有《海角七號》(2009年)、《聖石傳說》(2001年)和《運轉手之戀》(2000年),可見要受到內地片商青睞相當不容易。此外,具有台灣都市氣息的小品《聽說》、《一頁台北》雖在開放配額後的第一波申請名單中,大陸市場接受程度如何,有待觀察。
「如果台灣電影本身的力量不夠強,會不會被吞噬?」李烈在2009年華語電影製片論壇有感而發,不少香港新導演羨慕台灣導演仍保有自由創作的空間,因為現在香港拍片的方向和尺度都得取決於大陸片商,香港電影人的發言權越來越小。這也是ECFA生效後,台灣電影產業需要仔細思考的課題。
台灣本土市場收益不足是事實,2009年國片票房冠軍《聽說》也難逃賠錢命運,然而,過去以台灣人主導的合拍片來看,《不能說的秘密》、《功夫灌籃》、《刺陵》、《白銀帝國》、《戀愛通告》,題材上侷限於功夫和浪漫愛情片,但可惜是,相較於中國市場上同類型影片,台灣電影論票房或口碑皆稱不上亮麗。
電影產業需要資源、產銷與人才、市場─建立上中下游價值鏈,以及題材多元,才能有健全體質,當沒落多時的台灣電影,面對大中華市場的磁吸效應時,過與不及都難以正面回饋本土電影產業。和台灣遭遇類似的香港電影或許可成為借鏡。

演員題材受限制

擁有東方好萊塢之稱的香港電影,1990年代開始走下坡,2003年跌至谷底,年產量是1990年代初的4分之1,面對資金不足及市場萎縮,官方於2003年試辦「香港和大陸更緊密的經貿安排」(CEPA)開放電影配額,香港影視逐漸起死回生。CEPA落實後,中港合拍計劃由過去每年只有10部左右,躍升至2004年31部及2005年29部。2006年,合拍片占港產片5成,而投資規模超過5百萬港幣以上的中大型製作大多是與內地合拍。然而,香港本土電影票房仍不見起色。
香港學者曾撰文,指出CEPA落實後,中港合拍計劃誠然增加,但香港導演卻面臨兩大問題:一、為了迎合內地市場,演員、題材受限,本港觀眾不見得買單,《夜宴》、《無極》、《天下無賊》等便是例子;二、電影須接受內容審批及由中國電影集團公司引進,可能因為題材問題不獲批准,如《放.逐》、《江湖》等;又或者經過刪剪修正才獲通過,如《長恨歌》、《黑社會》等。可見內地市場開放,本土電影市場並不一定受惠,雖增加一些電影工作者展演的空間,但創作自主性卻受到限制;並且,當香港影人拍的電影不是給香港人看時,反而使香港本土觀眾選擇變少。

期盼保留台灣味

除了題材限制的問題,集結兩岸三地資金、卡司,希望與好萊塢抗衡的「大電影」,如《投名狀》成為華語市場的票房保證後,香港電影公司與導演已經難以全面掌控資金與演員,且合拍投資者為了確保獲利,通常敲定知名導演、編劇與票房明星來合作,使得香港新銳電影人才難以出頭,難逃中港電影密切合作的結構下,人才北上流失的命運。總結來說,香港電影內容侷限、人才流失、以及本港電影票房低落的現象,是香港電影眼前的困境。
回過頭來看台灣,正在上映的《劍雨》,由台灣鬼才導演蘇照彬執導、好萊塢大導演吳宇森監製、結合兩岸三地知名演員,懸疑武俠的創新風格,在對岸上映獲得佳績。蟄伏中國已久的台灣導演陳國富,去年帶領中國電影公司華誼大片《風聲》班底來台宣傳,好不風光。可見,瞄準大中華市場這個最大公約數,有時到底是哪國出品已分不清楚,也不重要。無論是導演、演員或編劇,在大中華市場彈性流動,憑藉個人力量累積資本獨得光環。
逐漸復甦的台灣新電影面對大中華市場,能保有台灣元素及獨立自主性,是我們的期待,電影業與政府不應視擴大市場為萬靈丹,必須提升內容創意與製作能力,反轉「台灣味」為特色與優勢,讓人才根植台灣。否則,大中華市場這頭肥羊在投資者的縱橫帷幄下被吃乾抹淨,然而台灣電影與電影人卻只能在饒富興味的江湖上沉沉浮浮,身不由己。
(傳播學生鬥陣責任編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