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6-09基督教論壇報
【作者:蔡麗貞】
接下來談談英國廿世紀大提琴家賈桂琳杜普蕾(Jacquline Du Pre)與姊姊競爭才藝與爭奪丈夫的角逐戰。
上次介紹電影《無情荒地有琴天》(Hilary and Jackie),就是賈桂琳杜普蕾的傳記,劇情是根據杜普蕾的姊姊與弟弟所合寫的書(A Genius in a Family)。
這部電影遭到很多認識杜普蕾的音樂家包括傅聰、小提琴家帕爾曼(Perlman)等的抵制、批判,認為電影的主角不是他們所認識的杜普蕾。
我自己認為劇情的真實性與參考價值很高,暫且不管歷史真相如何,我只是引用故事作為例證。
音樂神童杜普蕾
賈桂琳杜普蕾1945年出生英國牛津,從小表現出音樂神童的才華,五歲被送到倫敦拜師學藝,七歲第一次公開演奏,十歲得獎,被大師級的音樂家稱讚為當代大提琴家,以後更是多次在國際獲獎,曾獲得名家致贈名貴的大提琴。
1967年賈桂琳在耶路撒冷與以色列籍的鋼琴家兼指揮家巴倫波結婚,轟動樂壇,從此夫唱婦隨,成為樂壇一大美談。
匈牙利大提琴家史塔克有次乘車聽見廣播賈桂琳提琴,便問人說是誰在演奏,旁人回答說是賈桂琳杜普蕾,史塔克說像這樣的演奏,她肯定活不長久。果然1987年賈桂琳因肌肉硬化病逝,得年42歲。
馬友友曾經在英國接受臥病的賈桂琳指導,並且得到賈桂琳所用過的那把名家致贈的大提琴。
賈桂琳小時候的音樂才華本來沒有姊姊出色,為了能夠跟著姊姊四處公開演奏,賈桂琳努力學琴,姊姊希拉蕊也堅持:如果妹妹不能出席,她就不演奏。
很快賈桂琳的才藝就超過姊姊,當賈桂琳獲得更多的獎盃與掌聲時,換成姊姊開始有些失落、嫉妒。
甘於平凡快樂
但是姊姊很快就調適過來,接受仰慕者的追求,步入婚姻,安心地作家庭主婦,在鄉下生兒育女、養雞,過著平凡、快樂的日子。
最初賈桂琳反對姊姊戀愛、結婚,認為放下繽紛奪目的演奏生命去當鄉下佬是傻瓜。姊姊回答說:天才沒有什麼特別,離開琴,你將一無依恃(倚靠),除了拉琴,你還能作甚麼?
很多天才被訓練成怪物,除了專業之外,謀生能力其實很差,就像賈桂琳,連內衣都不會洗,常常在國外將內衣寄回英國給家人洗。
姊妹兩人分道揚鑣,賈桂琳繼續在世界各地巡迴演出,她是樂壇的寵兒,她所演奏的艾爾加的大提琴協奏曲尤其讓英國人著迷、瘋狂。
賈桂琳長年的巡迴演奏使她的性情孤僻,她覺得別人捧她是衝著她的才藝來的,她感覺沒有人真正愛她。
如此姊妹情深?
後來賈桂琳的手臂開始出現顫抖現象,需要用藥物控制,有日突然不告而別,離開夫婿,到農莊投靠姊姊。
後來竟變本加厲地要求分享姊姊的丈夫,乍聽之下似乎是無理取鬧,姊姊當然無法接受。
但是賈桂琳的行徑怪異,甚至哭鬧、自殘,在冰天雪地的冬天,在野外脫光衣服,拿荊棘割自己的身體,姊姊在多番的掙扎下竟然讓步,她的丈夫原先也覺得不可思議,但是因著太太的堅持、要求,後來也願意配合,滿足賈桂琳的性需要。
舊約時代的女人難為,為了得到自己的後代,不惜將丈夫出讓給其他的女人。在鼓吹一夫一妻制的今日,二人成為一體的親密的性行為竟然能夠與分享給配偶之外的人,身為女人的我更是難以體會,無法認同利亞、拉結的心態,也難以理解希拉蕊與賈桂琳的行徑。儘管從小姊妹情深、形影不離、凡物共享,但是人生有些東西是無法出讓、無法分享的。
真正的安全感
其實姊姊希拉蕊從小也是才華橫溢,她吹奏的樂器是長笛,屢被稱讚,到後來光彩全被妹妹奪走,想來也是走得很艱辛。妹妹雖然在音樂上顯露出不凡的才華,不過箇中滋味,卻是局外人難以體會的。
或許私底下,兩位姊妹都彼此羨慕過對方的生活吧!其實賈桂琳所要的只不過是有人打從心裡愛她,不是因為她的才華,而是愛她這個人本身。
所以,她很羨慕姊姊,甚至嫉妒,因為姊姊得到了她最想要的「平凡的幸福」。姊姊勝過嫉妒是因為她接受了自己的沒有,也接受了妹妹的有,因此姊姊能充分享受自己的有。
要勝過嫉恨就必須接受了自己的沒有,也接受了對手的有,才能充分享受自己的有。在上帝眼中,我們不是因為自己有什麼而被接納,而是即使我們赤貧如洗、一無所有,上帝卻仍愛我們、寶貝我們,這才是真正的安全感。
上次介紹電影《無情荒地有琴天》(Hilary and Jackie),就是賈桂琳杜普蕾的傳記,劇情是根據杜普蕾的姊姊與弟弟所合寫的書(A Genius in a Family)。
這部電影遭到很多認識杜普蕾的音樂家包括傅聰、小提琴家帕爾曼(Perlman)等的抵制、批判,認為電影的主角不是他們所認識的杜普蕾。
我自己認為劇情的真實性與參考價值很高,暫且不管歷史真相如何,我只是引用故事作為例證。
音樂神童杜普蕾
賈桂琳杜普蕾1945年出生英國牛津,從小表現出音樂神童的才華,五歲被送到倫敦拜師學藝,七歲第一次公開演奏,十歲得獎,被大師級的音樂家稱讚為當代大提琴家,以後更是多次在國際獲獎,曾獲得名家致贈名貴的大提琴。
1967年賈桂琳在耶路撒冷與以色列籍的鋼琴家兼指揮家巴倫波結婚,轟動樂壇,從此夫唱婦隨,成為樂壇一大美談。
匈牙利大提琴家史塔克有次乘車聽見廣播賈桂琳提琴,便問人說是誰在演奏,旁人回答說是賈桂琳杜普蕾,史塔克說像這樣的演奏,她肯定活不長久。果然1987年賈桂琳因肌肉硬化病逝,得年42歲。
馬友友曾經在英國接受臥病的賈桂琳指導,並且得到賈桂琳所用過的那把名家致贈的大提琴。
賈桂琳小時候的音樂才華本來沒有姊姊出色,為了能夠跟著姊姊四處公開演奏,賈桂琳努力學琴,姊姊希拉蕊也堅持:如果妹妹不能出席,她就不演奏。
很快賈桂琳的才藝就超過姊姊,當賈桂琳獲得更多的獎盃與掌聲時,換成姊姊開始有些失落、嫉妒。
甘於平凡快樂
但是姊姊很快就調適過來,接受仰慕者的追求,步入婚姻,安心地作家庭主婦,在鄉下生兒育女、養雞,過著平凡、快樂的日子。
最初賈桂琳反對姊姊戀愛、結婚,認為放下繽紛奪目的演奏生命去當鄉下佬是傻瓜。姊姊回答說:天才沒有什麼特別,離開琴,你將一無依恃(倚靠),除了拉琴,你還能作甚麼?
很多天才被訓練成怪物,除了專業之外,謀生能力其實很差,就像賈桂琳,連內衣都不會洗,常常在國外將內衣寄回英國給家人洗。
姊妹兩人分道揚鑣,賈桂琳繼續在世界各地巡迴演出,她是樂壇的寵兒,她所演奏的艾爾加的大提琴協奏曲尤其讓英國人著迷、瘋狂。
賈桂琳長年的巡迴演奏使她的性情孤僻,她覺得別人捧她是衝著她的才藝來的,她感覺沒有人真正愛她。
如此姊妹情深?
後來賈桂琳的手臂開始出現顫抖現象,需要用藥物控制,有日突然不告而別,離開夫婿,到農莊投靠姊姊。
後來竟變本加厲地要求分享姊姊的丈夫,乍聽之下似乎是無理取鬧,姊姊當然無法接受。
但是賈桂琳的行徑怪異,甚至哭鬧、自殘,在冰天雪地的冬天,在野外脫光衣服,拿荊棘割自己的身體,姊姊在多番的掙扎下竟然讓步,她的丈夫原先也覺得不可思議,但是因著太太的堅持、要求,後來也願意配合,滿足賈桂琳的性需要。
舊約時代的女人難為,為了得到自己的後代,不惜將丈夫出讓給其他的女人。在鼓吹一夫一妻制的今日,二人成為一體的親密的性行為竟然能夠與分享給配偶之外的人,身為女人的我更是難以體會,無法認同利亞、拉結的心態,也難以理解希拉蕊與賈桂琳的行徑。儘管從小姊妹情深、形影不離、凡物共享,但是人生有些東西是無法出讓、無法分享的。
真正的安全感
其實姊姊希拉蕊從小也是才華橫溢,她吹奏的樂器是長笛,屢被稱讚,到後來光彩全被妹妹奪走,想來也是走得很艱辛。妹妹雖然在音樂上顯露出不凡的才華,不過箇中滋味,卻是局外人難以體會的。
或許私底下,兩位姊妹都彼此羨慕過對方的生活吧!其實賈桂琳所要的只不過是有人打從心裡愛她,不是因為她的才華,而是愛她這個人本身。
所以,她很羨慕姊姊,甚至嫉妒,因為姊姊得到了她最想要的「平凡的幸福」。姊姊勝過嫉妒是因為她接受了自己的沒有,也接受了妹妹的有,因此姊姊能充分享受自己的有。
要勝過嫉恨就必須接受了自己的沒有,也接受了對手的有,才能充分享受自己的有。在上帝眼中,我們不是因為自己有什麼而被接納,而是即使我們赤貧如洗、一無所有,上帝卻仍愛我們、寶貝我們,這才是真正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