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日報「老莊解答青少年的疑惑」專欄
作者:許雅喬
(本專欄未刊登之餘篇)
老子說:「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你覺得什麼樣的勝利才是真正的勝利?是否一定要靠爭奪?即使不是,還是免不了透過耍詐和勾心鬥角?若說「不爭」反而天下無敵,你認為有可能嗎?
老子說,屈曲反而能周全,繞彎反而能伸直,虛空反而能滿盈,老舊反而能新生,少取反而能多得,貪多反而迷惑。所以聖人秉持這些道理,作為處理天下萬物的準則。那就是─不自以為有所見識,反而能顯現智慧;不自以為是真理,反而能彰顯真理。不自誇成就,反而被肯定;不驕矜才能,反而能發展。這都是因為不跟人爭,所以天下沒有人和他爭。可見古人所謂的「委曲可以求全」的話,是實實在在的名言,如果能實踐,必能天下無敵。
一般人卻認為與別人爭才能達到目的,但老子曉諭世人,不爭更能達到目的,因為若片面的誇大爭的優點,而不思考爭的相反面─不爭,就無法進一步觀察事物的深層意義,就像不了解曲則全的道理一樣。所以老子提出「不爭」的觀點,乃是要我們思考正面和負面兩方的關係,因為爭則不能勝,不爭才能勝。
莊子在〈逍遙遊〉的寓言說,堯打算把天下讓給許由,說:「太陽和月亮都已經出來了,可是小小的燭火還不熄滅,它要和日月爭光,不是很困難嗎?及時雨已經下降了,還要不停地用人工灌溉,對於滋潤秧苗不是徒勞無功嗎?先生如果成了君王,一定會把天下治理得很好,而我還佔著君位,實在慚愧,請允許我把天下交給你。」
許由說:「你治理天下,天下已經治理得很好了,而我卻要來代替你,那我是為著名聲嗎?『名』和『實』是微不足道的東西,我將去追求這些東西嗎?鷦鷯在森林中築巢,所佔不過是一棵樹枝,偃鼠到大河邊喝水,不過是喝滿肚子。算了吧,先生!你還是打消念頭回去吧,治理天下對我來說沒有什麼用處啊!你要知道,廚師即使不下廚,祭祀的主持人也不會越俎代庖的。」
這個寓言說明,人若能像許由透過功夫修養德性,勘破外在的功名利祿、權勢尊貴等束縛,自然就能不爭,別人也不會來與他爭,因而跳脫爭奪的紛爭,不會被人妒嫉和暗算,並且因為不爭的美德,反而獲得眾人的愛戴與擁護,成就更大的事功。
這種人才是真正的天下無敵,因為他的德性像水一樣滋潤萬物而不和萬物相爭。他謙虛善良;待人真誠;話不多卻能遵守信用;處理事務,善於發揮才能;行動進退,善於掌握時機。就是這些德性,才真正使他能純然至善,而毫無一點禍患與仇家。所以雖然不和萬物相爭,卻是永遠的勝利者,這才是真正的天下無敵。
無論如何,一爭就留下形跡,別人反而能從這些形跡中想法子加害與您,而且勢必引起別人的怨懟,因此若我們能不爭著「自見」、「自是」、「自伐」、「自矜」,而爭著「不自見」、「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也就是人人爭著做道德的事,而不爭著做不道德的事,那麼,天下自然太平,人人相安無事而安居樂業,如此一來,不爭豈非「天下莫能與之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