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客留言
choushenan@gmail.com

2012年7月24日 星期二

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國語日報「老莊解答青少年的疑惑」專欄2007/3/28
作者:許雅喬


莊子云:「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你現在失意嗎?對於考不上理想的學校,交不到知心的朋友,或沒有很好的際遇,而感到無可奈何嗎?甚或認為自己長相不佳,頭腦不靈光,也沒有良好的出身背景,覺得這些不如意都是命運的安排嗎?

      誰都知道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但面對失意的事,你是奮勇前進,還是消極以對?經過努力之後,如果還是無法盡如人意,你是否能以「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這句話來安慰自己?


      要了解這句話,首先要分辨清楚什麼是可奈何,什麼是不可奈何,否則容易曲解莊子的原意,把一切委之於命,形成消極悲觀的人生觀。莊子〈德充符〉寓言說,申徒嘉和鄭子產是同學,前者斷了腳,後者是執政大臣,所以鄭子產一向輕視申徒嘉。

     子產說:「你不能跟我走在一起,你把自己看成和我一樣是執政大臣嗎?」


     申徒嘉回說:「你矜誇你的執政而瞧不起人嗎?聽說『鏡子明亮就不落灰塵,落上灰塵就不明亮。常和賢人在一起就沒有過失。』你今天來老師這裡求學問、修習德性,竟然還說出這種話來,不是太過份了嗎?」

       子產說:「你已經殘廢了,還要和堯爭善,你反省一下自己的德性吧!」

      申徒嘉回說:「自己檢討自己的過失,而認為自己很好,不該有斷足的報應的人很多。自己不檢討自己的過失,而以為自己不好,不該存足的人則少之又少。知道事情的無可奈何而能安然處之,視為自然的命運,只有有德者才能做到。就像走進射箭的正中範圍內,有時卻不被射中,這就是命。

      「別人因為兩腳完全而笑我殘廢的很多,我聽了非常生氣,直到做了老師的學生,就忘了這一切。我也不知道是否老師以他的慈善來洗淨我對斷足的介意。總之,我做了老師十九年的學生,他從來沒有覺得我是斷了腳的人,現在你和我共同向老師學習,並以德行相交,卻瞧不起我的形體,豈不是太過分了嗎?」

       可見,申徒嘉才是真正有德行的人,他清楚可奈何的是,想成為什麼樣的人物在於後天的努力,是掌握在自己手上的;像一般人為當總統或太空人很難,其實這都是可奈何的,對此就不應安之若命。

     而足或生命中的生老病死、意外,則是客觀命運的安排,是個人不可奈何的,所以應安之若命。如此才是莊子眼中的「至德者」。否則人人只要將一切不順遂推給命運,就想成為「德之至」,天下間哪有如此便宜的事情。可見讀書不能尋章斷句,有時候下一句才是關鍵。

     無論如何,切勿將偶然的挫折當作必然的命運,進而把所有不幸與失意都歸之於無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也不要過度希望打破自然界定律,而忽略可奈何的部分,以致不圖努力,鬱鬱以終。若要人生少些無可奈何,就要釐清可奈何及不可奈何的分際,可奈何者全力以赴,不可奈何者則自然以對,而安之若命,這就是德行的極點了。